小型农业机械在山区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016-05-15 02:54冯海荣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21期
关键词:山区农业农业机械山区

冯海荣

(子长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陕西延安 717300)

小型农业机械在山区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冯海荣

(子长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陕西延安 717300)

小型农业机械在山区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提高山区农业产能,充分发掘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小型农业机械在山区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必要性,并为提高其在山区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率提出建议。

小型农业机械 山区农业 农村经济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结构中,农业依然是经济发展中的短板,“三农”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低产能的粮食种植是农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山区地区地形复杂,丘陵山区种植面积大却分散,大型机械化农业操作显然不切实际。因此,小型农业机械化生产已经成为山区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年来,为了发展山区农业,我国在小型机械研发创新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研究出很多适合我国山地、丘陵地区的新产品,帮助提高山区农民种植粮食作物的效率,也提高了粮食产量,为我国农业生产整体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贡献。

1 小型农业机械在山区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必要性

1.1 山区地形条件不适用大机械生产

我国多山地和丘陵地形,而南方的山地和丘陵地区生长着我国非常重要的粮油等经济作物,是我国经济能够稳定发展的坚实后盾。然而,由于地势条件非常复杂,小农承包的农业生产形式,阻碍着大型机械的使用,导致种植效率非常低。因此,使用小型机械进行农业生产是提高我国山区经济作物产量,提高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重要一步。

1.2 解决山区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很多在山区生活的人选择外出就业打工,导致山区农业生产中劳动力严重不足。目前,很多地区的劳动力以女性和老年人为主,且人们种植粮食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买卖,而是为了保障基本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应用小型机械进行操作,能够弥补山区农村劳动力不足的情况,还能够提高种植效率,提高山区农业的生产质量。

1.3 小型农业机械品种上存在缺陷

山区农业生产中,应用小型农业机械是地形、地势等自然条件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人口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我国不断研发出新型的小型农业机械的同时,其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1)小型农业机械品种上依然存在缺陷。山区水稻种植的小型机械不断增多,而种植其它经济作物的小型机械品种稀少,在一些山区,农民依然需要人工进行操作。(2)种植环节的小型机械不断增多,而收获阶段的小型机械则不足。例如,棉花收获机械仍属空白,玉米收获机械仍处于起步阶段,这对小型农业机械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提高小型农业机械在山区农业生产中应用效率的途径

2.1 大力改造适合山区农业发展的新型小型机械化设施

我国山区地形复杂,很多小型机械化设备属于标准化生产,并没有完全考虑到不同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地势情况,导致很多地方虽然有能够使用机械的地理条件,却没有配套的小型机械化设备可以使用。因此,提高小型机械化设备在山区农业中应用的关键,就是大力研发更适合山区农业发展的小型农业机械,并根据山区不同粮食作物的生长条件和山区地势地形2个方面的因素进行研发,早日实现不同种植作物使用小型农业机械共同种植丰收的目标,提高小型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使用效率。

2.2 树立小型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大户典型

在山区农业生产中,推广小型农业机械是提高小型农业机械使用率,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的重要前提。为了能够提高山区农民使用小型机械的决心,推广小型机械,应在地区内设置农机服务的大户,主要从事小型农业机械生产、作业和经营,并接受乡镇和各级农机主管部门的委托,对山区农民的小型机械化使用进行指导、技术培训和维修,甚至对没有能力购买小型农业机械的农民发放购机贷款,从而解决农民在使用小型机械上的后顾之忧,提高机械化生产率,为山区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3 不断降低小型农业机械化设备的市场价格

由于小型农业机械化普及程度并不高,很多机械的制造成本仍然比较高。因此,很多山区农民无力负担,只得依靠手工劳作的方式进行耕种,生产效率非常低。为了让更多的山区农民买得起小型农业机械,研发部门应在研究新产品的同时,重点研究如何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降低小型机械的市场价格,让每个农民都能买得起。只有这样,才能够扩大山区农业机械化普及范围,提高山区农业生产水平。

2.4 加大对山区主要农村劳动力的小型机械化使用教育

小型农业机械在使用上虽然比大型机械简易很多,但由于山区农民的平均年龄比较高,且之前没有接触过类似的机械,在使用上会产生很多问题,影响机械使用性能的发挥。因此,在推广普及小型农业机械过程中,要设置专门的农机站对农民进行机械化操作教育和讲解注意事项,尤其是对年龄大的农民进行一对一的教学。(1)建立农技站,并提高站内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对农业机械的熟悉程度,帮助农民了解农业机械。(2)技术人员要深入村中,以“一个帮助多个”的连环模式,让农民都学会使用不同类型的小型机械,实现小面积机械化生产目标,从而提高种植效率,节约劳动力。(3)农技站应配备专业人员对农民进行维修教育,让农民不仅能够使用,还懂得操作,为将来更加复杂的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做好铺垫,也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3 结语

小型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是填补大型农业机械不能在山地、丘陵等地形复杂的地区作业的空缺,是发展山区农村经济,提高山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在小型农业机械使用和推广过程中,存在着品种不够齐全和农民不会使用的问题,需要政府予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通过建立农技站对农民进行帮扶,从而达到精准帮扶的目的,并在最快的时间内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我国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1] 吴兆林.因地制宜 经济适用 推进小型农机在山区的应用.现代农机,2010,(03)

[2] 麻树芳.小型农业机械在大石山区的推广与应用.北京农业,2013,(15)

[3] 彭连成.使用小型农机: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之关键.农机市场,2014,(09)

猜你喜欢
山区农业农业机械山区
农业机械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2021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2020 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山区修梯田》
农业机械的保养与维修分析
山区
浅论宋代四川山区农业开发
关于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