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Ⅲ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Bolton指数分析

2016-05-16 10:21沈绍莹尹康杨雁胡江天
中国美容医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骨性

沈绍莹 尹康 杨雁 胡江天

[摘要]目的:分析B01ton指数在安氏Ⅲ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中的差异,为正畸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150副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模型,按不同垂直骨型分为均角、高角、低角三纽,每组各50副。分别测量两侧第一恒磨牙间每颗牙的近远中宽度,计算各组前牙比和全牙比。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各组男女前牙、全牙比无显著差异,均角组和高角组的前牙比和全牙比无显著差异,低角组的前牙比和全牙比与均角组和高角组有显著差异。结论:低角型安氏Ⅲ类错牙合的前牙、全牙Bolton比较均角型和高角型大。

[关键词]Bolton指数;错牙合畸形;安氏Ⅲ类;骨性Ⅲ类;垂直骨面型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6)03-0058-03

牙列中如存在上下颌牙冠宽度比例不调,可能会导致错牙合畸形的发生、影响治疗后良好咬合关系的获得,因此正畸诊断设计及预后评估时需要分析上下牙量的协调性。目前临床公认的分析方法是Bolton指数法,认为正常牙合Bolton指数前牙比和全牙比分别为77.2%(SD1.65%)和91.3%(SD1.91%)。对不同安氏分类错牙合的Bolton指数临床研究较多,但错牙合中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Bolton指数及牙量不调的研究报道较少。安氏Ⅲ类错牙合临床中较为常见,本研究通过观测安氏Ⅲ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前牙、全牙Bolton比,以更好地应用该指数进行错牙合畸形病因分析、诊断及制定临床治疗方案。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本选择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7月到笔者科室就诊的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模型150例,年龄13~22岁,平均15.1岁。为符合骨性与牙性诊断一致,患者头影测量ANB<0°。模型要求完整清晰,恒牙列完整(第三磨牙除外);牙体完整、无缺损,近远中面无明显磨耗及充填,无冠、桥等修复体。按不同垂直骨型分为3组,每组各50例:均角组(SN-MP=34.3°±5°或FH-MP=27.2°±4.7°)男22例,女28例;高角组(SN-MP>40°或FH-MP>32°)男23例,女27例;低角组(SN-MP<29°或FH-MP<22°)男25例,女25例。

1.2 测量方法

采用电子游标卡尺(精度为0.02mm,上海泸32)测量上、下颌两侧第一恒磨牙间每一颗牙的最大近远中径(见图1~2),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2周后随机在3组中各抽取10副模型再次测量。

1.3 Bolton指数前牙比和全牙比的计算

前牙Bolton比=(下颌3-3牙冠宽度总和/上颌3-3牙冠宽度总和)×100%;全牙Bolton比=(下颌6-6牙冠宽度总和/上颌6-6牙冠宽度总和)×100%。

1.4 数据分析

将测量结果导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用配对t检验检测两次测量数据的可靠性;采用成组t检验检测各组男女性别Bolton指数前牙比、全牙比有无差异,如无显著差异则将各组男女样本合并行方差分析,比较各组均数之间的差异。

2 结果

两次测量数据行配对t检验,显示t=-0.317,P=0.546,表明测量数据可重复性好。表1显示成组t检验各组男女前牙比、全牙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将各组男女数据合并,扩大样本量。表2为不同垂直骨面型组的前牙和全牙Bolton指数平均值。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测量均值,结果显示有差异,再进一步进行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低角组前牙比大于高角组和均角组,P值分别为0.039和0.027(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低角组全牙比大于高角组和均角组,P值分别为0.044和0.029(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高角组和均角组的前牙比和全牙比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143和0.076(均P>0.05)。

3 讨论

理想的牙齿排列和牙弓间关系要求上下牙量协调,而Bolton指数是评价上下牙量是否协调及预测矫治后咬合关系的常用指标之一。多数安氏Ⅲ类错牙合存在牙量、骨量不调和上下颌骨矢状向位置不调,国内外学者发现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前牙、全牙Bolton比大于安氏Ⅰ类和Ⅱ类。而在这些研究中有些未提及样本的骨性错牙合类型,可能会存在牙性和骨性不一致的混杂。因此,本研究样本纳入不仅依据上下颌第一磨牙关系,而且依据头影测量分析的ANB角,保证了牙性错牙合分型与骨性错牙合分型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Ⅲ类错牙合患者前牙、全牙Bolton比值男性略大于女性,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因此,将各组男女数值合并分析,这与Basaran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的Bolton指数大于正常参考值,可能是引起Ⅲ类错牙合的原因之一。有学者发现在安氏Ⅱ类错牙合中不同垂直骨面型与前牙、全牙Bolton比存在相关性。但Ⅲ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型的Bolton指数是否存在差异,目前尚无报道。本研究通过分析Ⅲ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型的Bolton值,发现低角组的前牙、全牙Bolton比值均大于均角组和高角组,说明低角患者的上下牙量不调较其他两组显著,下牙量相对上牙量偏大。由于骨性Ⅲ类错牙合低角患者的下颌骨生长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下颌体部生长量多,下颌体截面宽度较其他两组宽,体部皮质骨较厚,可能会伴随相对较大下牙量的情况,由此出现低角患者上下牙量不调相较均、高角偏大,这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由于Ⅲ类错牙合患者牙齿、牙弓可表现相应的上前牙唇倾、下前牙舌倾代偿以获得咬合功能,掩饰骨性不调。本研究结果显示低角组前牙、全牙Bolton指数较其他两组大,可能会存在安氏Ⅲ类错牙合低角生长型患者的前牙代偿特征更明显。有研究发现骨性Ⅲ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面型上下前牙的代偿特征各有不同,下前牙舌向倾斜代偿在均、低角患者中更严重。本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提示安氏Ⅲ类错牙合低角患者,正颌术前正畸前牙充分去代偿时,需要考虑协调Bolton指数来完善去代偿效果。

上下颌牙量不调也是导致安氏Ⅲ类错牙合治疗复杂化的重要因素。在正畸治疗中,会出现磨牙已达中性关系,但尖牙仍为近中关系且前牙覆盖较小,这时就应考虑到上下牙量的不调,需相应采用片切或减数下牙列的方法。本研究结果提示了矫治设计时,对于安氏Ⅲ类错牙合低角患者,更应该考虑矫正Bolton指数使其协调,确保治疗后获得理想的前牙覆牙合、覆盖及后牙尖窝关系。

通过对安氏Ⅲ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型的Bolton值比较分析,发现低角患者制定矫治计划时,更多需要考虑协调上下牙量来建立良好咬合。

编辑/李阳利

猜你喜欢
骨性
膝关节骨性关节病采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的效果
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成骨细胞在骨性关节中发挥的作用
不同矫治时机对Fr(a)nkelⅢ型矫治器矫治儿童骨性Ⅲ类错牙合疗效的影响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成人骨性Ⅱ类拔牙中的临床应用
手术优先模式在治疗下颌前突畸形中的应用
凹面型的治疗方法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拔牙矫治骨性Ⅱ类成人患者一例
上颌反复扩缩对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前方牵引的影响
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