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河南民间音乐在我国文化传播中的传承与发展

2016-05-16 08:14张晓慧
大观 2016年4期
关键词:传承与发展艺术

张晓慧

摘要: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魂,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滋养中国优秀文化的丝丝甘泉,更是中国走向繁荣的文化素质保障,比其他音乐等更具有生命力,是其他音乐的源或根。河南民间音乐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折射出各种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域民俗民风的体现。不但拥有丰富的艺术价值,更含有巨大的精神文明价值,与中国传统的民间音乐一脉相连,让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因此,正确认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并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音乐代代传承下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河南民间音乐;中华文化传播;传承与发展;艺术

中国民歌的形式丰富多样,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之间各有区别、各有特色。民间音乐是最具有民族文化性、社群参与性、乡土本色性的文化艺术总成,其韧发于民间、取材于民间、成长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可谓中华民族音乐之滥觞。几千年来。民间音乐在漫长的社会历史沿革中。始终保持以口头的传承方式在民间艺人之间薪火相传。并在传播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与流变。民间音乐表达了基层社群的心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层社群的基本生活原态。成为人们精神生活领域所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一、民间音乐传承的当代意义

首先,民间音乐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进程。民间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沉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民歌是人民的心声,是一个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的缩影。民间音乐折射的社会性文化,是我们研究民间音乐、传承民间音乐的重要意义之一。民间音乐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它连续起来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轨迹。当我们沉浸在民间音乐中时,不仅可以从音调的起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而且可以领会到先民们的历史变迁。

其次,民间音乐代表了民俗文化。民间音乐中所蕴含的大量人文元素与生活元素,民间音乐的传承是对民俗文化最大限度的保护。民俗文化包括一个社团的生活习惯,语言,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等广范围的各种人文元素,不同的民俗文化在民间音乐中都有所体现。因为民间音乐是人民真实情感的流露,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的面貌。民间音乐一旦失传,就代表了一种文化的没落与遗失。

再次,民间音乐是地域文化的重要标志。民间音乐产生于遥远的古代,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它经过几千年历史的沉淀,已经成为一个民族身份的标志之一,反映着民族独特的性格特点。比如信天游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是黄土高原孕育出的一朵艺术之花。当我们哼气江南小调时,感受到的是小桥流水的婉约,是清风拂面的温柔,是江南水乡的满腔柔情。所以说民间音乐是一个地域的地理风貌、人文艺术、以及居民性格等等融合后的产物,是地域文化的重要标志。

最后,民间音乐蕴含着民族的精神。民间音乐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它最初产生于人们劳动的节奏,节拍。为了劳动时能够相互协调,为了能够赶走困乏劳累,音乐诞生了。通过这种音乐人们宣泄着内心对幸福的渴望,对现实的不满,对爱情的忠贞,对大自然的赞美等等,真是民间音乐的灵魂。

二、研究中国民族音乐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

民族音乐是国家优秀文化中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繁荣的前提,也是一个国家和谐发展壮大的保障,更是培养青少年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因素。民族音乐表达和传递的是人们对社会、对国家的某种情感,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民族音乐传递的是人们生活是否幸福的信息,它可以间接地指导国家和社会的建设。民族音乐的好坏也表征着人们审美情趣、创造力水平的高低。人们只有具备较高的审美情趣才会发现美,从而去创造美,这样社会才能不断在美不胜收中稳步向前发展。最重要的,民族音乐对当代大学生教育起着积极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民族音乐可以对大学生的人文知识教育起到作用。譬如一曲《十面埋伏》让我们了解到公元前202年前那场充满智慧但又血腥的楚汉之争;一首《茉莉花》不仅唱出了青年爱的心声,更使我们感受到江南文化的隽永和秀气。民族音乐可以引领大学生的审美教育,也对道德教育起到意想不到作用。古人云:“乐以治性,故成性亦修身也。”民族音乐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并不是强制性的,而是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使人达到道德的提高。譬如一曲《梅花三弄》会唤起人们对梅花高洁品质的向往。一首《满江红》会激发我们无限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一代文豪鲁迅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光。”由此可见,传统民族音乐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对青少年的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河南民间音乐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从考古发现可知,河南地区的民间音乐在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如果从舞阳贾湖出土的古老乐器“骨笛”来看,河南民间音乐应有8000年左右的历史。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在中原人民辛勤的劳动实践和丰富的社会活动中,逐渐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间音乐文化,其中包括戏曲、乐器、说唱、乐舞、音乐著述等多种音乐形式,并最终形成了河南省独具特色的中原音乐风格和传统。以往的调查显示,河南民间音乐门类繁多,然而各种音乐门类之间的发展程度差别较大,有些得到了发扬光大,而有些则日益沉沦,甚至濒于失传。例如,洛阳海神是一种古代音乐,据说,武王伐纣统一中国建立周朝,在洛阳大封天下,受封者除内陆诸侯外,还包括遥远的东西南北四海之神,宫廷每年都隆重祭海(神),于是便产生了配合祭海的音乐,这种音乐就是洛阳海神乐的源头。 隋唐以来,洛阳海神在中原以及全国音乐中产生了极大影响,古时曾被誉为“国乐”。海神明清时期曾在洛阳盛行,建国后面临失传危险。

四、河南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一)努力提高群众保护意识。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老百姓,是民间这块丰饶的土地为民间音乐提供了给养。我省现阶段有相当数量的民间音乐生存环境堪忧,如郑州新密的超化吹歌、焦作的黄河河工号子、三门峡黄河船工号子等,这些曾在当地广为流传的民间技艺越来越不为人所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迫在眉睫,除了政府正确的引导之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广大民众参与和保护的意识。

(二)跟随时代的脚步,吸收新的精粹。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音乐文化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冲击,随处可见的音乐播放器,随处播放的流行歌曲,这都给流行音乐提供了极大的发展平台。在这种强势的“压迫”下,民族民间音乐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协调发展,从而保持原有的特色,这样才能够体现出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发展和传承传统的音乐文化,就代表着我们要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下,要找到适合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艺术新的生长点。更完好地去发展传承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三)借助网络科技,搭建民族民间音乐传承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视、电脑等现代化的大众传媒工具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这些都为传播民族民间音乐创造了良好条件。我们应着力搭建民族民间音乐传承载体,通过大众媒体宣传、传播民族民间音乐,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节目,从而增强人民群众对民族民间音乐蕴含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人文主义等价值观的认同,激发他们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情,形成积极向上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发展氛围。

(四)将民间音乐纳入学校教育。河南高校作为河南文化传播的高级载体,在传播和传承河南民间音乐等传统文化中作用至关重要。同时,河南民间音乐走进大学校园也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不但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全面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有力地协助了和谐校园的构建,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民间音乐产业化。民间音乐的产业发展对于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价值。它不仅是传承河南传统音乐文化、实现民间音乐生产性保护的需要,也是延续和弘扬民族精神、建设和谐中原的需要,还是促进河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河南音乐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更是在河南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的不利条件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中原崛起、实现文化强省的需要。

(六)加强政府扶植力度。政府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定期进行民间音乐的资源调查,掌握各地民间音乐发展动态。河南省的民间音乐种类多,分布广,有很多民间音乐形式临近绝迹。在这方面政府要下大力度,选调精兵强将,对我省民间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进行清查摸底,同时逐一对其进行价值评估,建立相应的数据档案,及时了解民间音乐的发展动向,并积极予以人员、资金、项目大力扶持。

五、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根

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就像一个百花齐放的大花园,而民间音乐则是这座花园里长开不败、争奇斗妍的奇葩。民间音乐是最具有民族性、群众性的艺术形式,它产生于民间、生长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是中华民族音乐的源头,是文艺创作的土壤,是艺术家创作的先师。民间音乐之所以能在漫长的历史中基本上不采用书面乐谱的传承方式,而主要靠口传心授在民间广为流传和发展,正是因为它总是伴随着人民群众的心声,是人们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寄托和“食粮”。在《中国民间音乐》一书中,伍国栋先生将民间音乐界定为:“民间音乐是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传统文化中存见的一部分既古老又现代的音乐文化类型,是始创于人民大众又供人民大众在日常社会生活中通过口传心承方式来共同操纵、共同享有、共同演绎和共同传承的一种非专业创作的社会音乐文化产品”。“中国民间音乐是指由百姓集体创作的,能够真实地反映其生活情境的,生动的表达其情感愿望的作品”。民间音乐是一般庶民百姓的音乐,是适合广大民众审美需求的一种艺术,具有鲜明的原生性。与中国传统音乐中其他三类音乐比较,宫廷音乐总被称为“雅乐”,民间音乐总被称为“俗乐”,而“雅乐”的产生却是宫廷乐官和乐工们到民间采集“俗乐”整理、加工、改编后得来的;宗教音乐也在民间祭祀典仪中的曲调和器乐等基础上,逐渐演变成佛、道等宗教音乐的;文人音乐更是以民间音乐作为艺术形态和内容根基,由文人加工创作的反映人们精神、理想和生活情趣的音乐。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讲,民间音乐可以称为中国传统音乐中其他音乐的“根”或“源”。

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积极成果,特别是继承和发扬民间音乐的优秀成果,不断创作出反映人民生活、表达人民情感、体现社会文明的优秀音乐作品。着名音乐家马可曾说:“历代伟大的音乐家都是十分重视民间音乐的,他们常常把民间音乐吸收到他们的创作作品中,通过音乐找到了接近人民的道路。这是因为民间音乐生动地表现了人民的生活情趣,真实地反映了历史,而这是艺术作品的灵魂!”,“一切伟大的音乐家总是继承着民间音乐所提示的方法和方向作进一步的艺术加工,而不是与它的方向背道而驰;任何天才一旦违背了民间音乐的这种传统,他的作品就会脱离人民、降低价值!”。可见,民间音乐的先师性、根源性是不容忽视的。

六、我国如何传承和发展民间音乐

(一)加强对民间音乐传承的教育和研究。民族的才是世界,民间的才是普适的。我国是一个多种民族、广阔地域的历史文明古国,民间音乐承继了中华民族的新鲜血液乃国之瑰宝。如何把我国丰富多彩、生动鲜活的民族音乐传承下去。是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责任。也是国家教育所肩负的重要的责任和义务。要保护和拯救民间音乐。需从学校教育入手。大力加强各级学校中的民间音乐教育,使其成为收集和传承民间音乐的重要载体和通道。同时,要加强对民间音乐拓展教育。重视民间音乐理论研究,积极通过各种类型的培训教育和各个级层的理论研究。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和民族音乐基础理论薄弱的问题,

(二)加强民间音乐宣传、推广和普及力度,提升其综合影响力。我国民间音乐的品类和构成内容都是极其丰富的。它有赖以自豪的音色特质、混响特质、语言特质和结构特质,同时又起源于人民的现实生活之中。因而与劳动人民具有根深蒂固的感情基础,要使国人普遍了解民间音乐丰厚的文化蕴含和艺术功底,提高艺术审美欣赏能力。除了通过媒体的积极宣传与大力引导外。还需国民普遍参与和共同支持。例如,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由普及到提高、由专业到非专业、由学校、社区、社会团体等模式广泛开展民间音乐的推广与普及活动。在普及中实现民间音乐精华的传承。

(三)“一元论”到“多元论”的变迁。无论是世界上哪个民族形成的文化,都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彰显传统音乐文化价值的时候,还应当不断拓宽视野,学习并尊重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艺术,保护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成为一种“广泛的肯定和认同”。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看待欧洲的音乐文化,“它只是丰富多彩的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不是‘音乐的中心,更不是音乐的全部。”多元文化“价值观”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是解决世界民族文化发展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也是世界和平发展的文化策略。因此,我们要用多元文化的价值观理念去看待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以发展我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

(四)弘扬传统音乐与多元文化“价值观”的辩证统一。形成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先要强化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同时维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在传统文化中,一直将文人的语言视为文化价值的主流,这种方式压制了民间文化的发展,文人自身的审美趣味也会影响民间文化的风格,文人完全压制了民间艺人的创造才能,让文化多样性受到了压抑。保护传统文化必定要打碎这种不成文的规范,保持民间文化的多样性,提高传统音乐文化的信心。传统音乐是传统文化外显的语言,也是国人的一种“母语”。无论国人走到世界何方,都会怀着一种对国家文化艺术的特殊情感。我们正处在一个多元的世界,所以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一切。世界音乐的多元化是民族文化共同决定的,只有不断吸收各种适应时代发展的先进音乐文化,才能让音乐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开拓音乐教育视野,这才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与理想。

(五)坚持“双为”民族音乐艺术发展方向,坚持精品民族音乐艺术挖掘传承,坚持培育民族音乐艺术发展环境,坚持推动民族音乐艺术创新融合,创新融合必然催生艺术精品竞相涌现和艺术人才不断出现,民族音乐必将实现大发展、大繁荣,也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中国力量。

【参考文献】

[1]邓薇.民间音乐传承思考[J].民族艺术研究,2008(04)

[2]欧阳青梅.民族民间音乐的当代意义[J].民族音乐,2009(01)

[3]王靖怡.刍议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大众文艺,2015(15)

[4]权美兰,徐慧颖.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创新[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01)

猜你喜欢
传承与发展艺术
纸的艺术
浅淡德宏瑞丽傣族传统舞蹈迦楼罗舞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贵州地区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
杜尔伯特蒙古族短调民歌探微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