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重度烧伤后焦虑和抑郁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

2016-05-17 12:17王秀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9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抑郁焦虑

王秀春

【摘要】 目的 探讨成人重度烧伤后焦虑和抑郁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40例重度烧伤患者, 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干预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两组重度烧伤患者护理后的焦虑及抑郁状态。结果 干预组重度烧伤患者的焦虑及抑郁值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成人重度烧伤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 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成人重度烧伤;焦虑;抑郁;心理护理干预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9.175

成人在经过重度烧伤后, 要承受心理及生理上的双重痛苦, 在长时间的治疗及康复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困难, 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 严重时可造成死亡等事件的发生[1]。为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促进患者的康复, 本文特探讨成人重度烧伤后焦虑和抑郁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 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40例重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各2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4~50岁, 平均年龄(41.35±3.12)岁, 男女比例16∶4。干预组患者年龄23~51岁, 平均年龄(41.46±3.18)岁, 男女比例为15∶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 患者入院后, 迅速为患者进行创面护理, 去除皮肤表面的污物, 防止严重感染的发生,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干预组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具体如下。

1. 2. 1 入院时心理干预 ①患者入院时, 多表现为抑郁及消沉状态, 病房作为一个新的环境使患者感到陌生, 护理人员应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了解, 通过熟练的护理技术, 赢得患者的信任。②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 向患者介绍医护人员及周围的环境, 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为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打下基础。

1. 2. 2 入院后心理干预 ①患者在住院中期, 疼痛会稍有减轻, 但是患者的创面肿胀及躯体活动受限等症状依然存在, 个别患者易出现情绪失控、失眠等情况, 为稳定患者的情绪, 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述, 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及良好的情绪对康复的影响。②对患者进行情绪干预, 向患者讲解不良情绪对疾病所产生的影响,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等方法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③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及单位同事沟通, 创造条件对患者进行鼓励;通过沟通方式鼓励患者说出自身的顾虑, 了解患者心理状态, 进行有效疏导。鼓励患者家属经常来探视, 给予患者关怀, 增强患者的意志及信心。④给予患者认知干预, 根据患者的病情向患者讲解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伤情的变化过程、缓解疼痛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等。⑤患者可通过看电视、听音乐等转移注意力, 必要时采用催眠术减轻疼痛、缓解焦虑情绪。

1. 2. 3 出院前护理 ①出院前, 患者的伤情逐渐恢复, 不良情绪也逐渐消失, 但是由于瘢痕的形成及器官功能受到影响, 患者会产生自卑感, 情绪低落, 此时护理人员应说服患者避免自卑心理, 告知患者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情况, 瘢痕显露可行植皮整容术, 愈合情况与伤前无明显的区别;鼓励患者加强营养及早期活动, 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防止出现肌肉萎缩, 告知患者创面修复良好及器官功能恢复的病例, 以此鼓励患者。②自我心理锻炼, 对心理冲突反复者, 应用Mechenbaum的自我训练理论, 让患者提出积极的心理暗示语, 警告自己冷静, 相信还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法[2]。

1. 2. 4 出院后跟踪随访 出院进入家庭康复, 功能恢复的程度与患者的意志力、家庭的支持系统、经济能力以及锻炼方法是否到位均有很大的关系。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情况制定随访计划。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值评分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 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值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干预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值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烧伤是指火焰、蒸汽、炽热金属等引起皮肤、黏膜等组织的伤害。呼吸道烧伤、有较为严重的复合伤及发生休克症状为重度烧伤。重度烧伤患者要承受躯体及心理上的痛苦, 在长时间的治疗及康复过程中, 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 不利于患者的康复[2]。

护理干预是指按提前设计的干预方法从事的一系列护理活动, 主要以临床判断能力及丰富的医学知识为基础, 是医院服务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当前医疗体系中深入开展的主要任务, 在临床护理中被广泛的运用。焦虑及抑郁状态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激素, 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 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认知干预是指通过改变或影响患者个体已有的认知思维模式来影响个体的行为水平的主动措施[3]。烧伤属于突发的灾难性疾病, 烧伤过程中的经历、长期的治疗、住院、昂贵的费用, 患者即将面临的容貌受损、肢体功能的障碍, 都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一系列不良情绪[4]。在本次研究中,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 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家庭的因素等方面, 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使患者尽快摆脱焦虑、无望、失望等不良情绪,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促进患者的康复[5]。

通过本次研究, 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干预组患者焦虑及抑郁值评分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P<0.05)。

总之,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成人重度烧伤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 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 伍玉玲, 何桃芳.重度烧伤患者不同营养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15):116-117.

[2] 金晓明, 张天杰, 路芳.重度烧伤病人心理活动对临床治疗的影响.实用医药杂志, 2002, 10(4):268.

[3] 冉丽, 侯岩峰, 禚莹莹, 等.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14):1-3.

[4] 何冰, 卢国华, 杨增云, 等.认知干预训练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3, 28(11):1006-1009.

[5] 周琪敏, 贺小华, 姜广荣, 等.延续护理对重度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护理学杂志, 2014, 29(12):41-42, 50.

[收稿日期:2015-11-23]

猜你喜欢
心理护理干预抑郁焦虑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