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地区2015年2月21-23日暴雪天气分析

2016-05-19 08:09刘丽敏马殿衡伊春市气象局黑龙江伊春153000
黑龙江气象 2016年1期
关键词:环流形势暴雪

刘丽敏,马殿衡,潘 蔷(伊春市气象局,黑龙江伊春153000)



伊春地区2015年2月21-23日暴雪天气分析

刘丽敏,马殿衡,潘蔷
(伊春市气象局,黑龙江伊春153000)

摘要:2015年2月21-23日伊春地区发生明显的区域性暴雪天气,本文利用MICAPS常规天气图,从高低空环流形势、影响系统及物理量等方面对这次暴雪天气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此次暴雪天气过程为气旋发展型。高空槽发展形成低涡,槽后冷平流较强;地面蒙古气旋稳定少动;风场有明显的风向和风速辐合,存在低空急流和切变;低空西南急流与渤海湾暖湿空气相结合是产生强降雪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暴雪;环流形势;物理量诊断

1 引言

伊春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较大,暴雪天气给交通运输、人民生活、社会生产等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暴雪预报已成为灾害性天气预报的重点,准确地预报出暴雪天气落区、强度以及影响范围至关重要。

2015年2月21日-23日伊春地区出现了暴雪天气,中北部降雪量大于南部,最大降雪量出现在五营站,达15.7 mm。此次暴雪天气过程特点是:强度大,范围广。针对此次过程伊春市气象台提前发布了重要气象信息专报和暴雪预警信息,做好了相关预报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 天气实况

2015年2月21-23日伊春地区普降暴雪,降雪从21日凌晨开始,截止到24日08时,全市平均降雪量13.4 mm,五个气象站点过程降雪总量均在10 mm以上,其中嘉荫15.2 mm、乌伊岭12.0 mm、五营15.7 mm、伊春11.8 mm、铁力12.1 mm。

3 环流形势演变

图1 2015年2月20日08时500 hPa高度场、温度场

图2 2015年2月20日08时850 hPa高度场、实况场

20日08时500 hPa高空槽位于贝加尔湖附近,对应-40℃的冷中心,此时伊春地区处于偏西气流控制(图1),21日08时伊春地区转为西南气流控制,21日20时高空槽移到大兴安岭,槽前暖平流较强,槽后不断有冷空气补充,22日08时槽发展加强,22日20时槽在伊春地区上空闭合形成低涡,冷平流加强,23日伊春位于低涡后部,24日系统减弱,对伊春地区的影响结束。20日08时850 hPa在降水开始前,低空一直有暖平流存在,地面温度较高(图2),21日夜间风场有明显的风向风速辐合,SW急流明显,随后冷空气开始南下,冷暖空气交汇,系统加强(图略)。

21日20时综合图分析可以看出(图3):500槽线位于大兴安岭,槽前暖平流,槽后冷平流较强,预计未来槽将发展。850 hPa黑龙江中西部地区有两条辐合线,提供了动力条件,而低空有较强西南急流,暖脊和湿轴由渤海湾伸至伊春地区,暖湿条件具备。

图3 2015年2月21日20时综合分析图

4 地面系统特征

这次降雪受蒙古气旋北上东移影响,降水开始前蒙古气旋长期维持在黑龙江省西部,之后北上东移过程中从1012.5 hPa加强发展成1002.5 hPa,给伊春市自南向造成较强降雪天气。

从地面系统动态变化看(图4):降雪从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区开始,21日08时地面低压位于省外,中心强度1007.5 hPa,受低压前暖锋影响伊春市南部地区降雪开始,21日20时低压进入黑龙江省,中心强度不变。22日08时低压稳定少动,强度加强,中心强度1005 hPa,之后低压继续东移北上,22日08-20时伊春12 h降雪量7.2 mm,最强时每小时2 mm以上,22日20时低压中心完全控制伊春市,中心强度1002.5 hPa。之后低压有所减弱,降雪随之减弱,23日08时中心强度1005.0 hPa,至24日08时降雪全部结束。通过分析,低压中心基本按照3 h负变压中心方向移动。

图4 地面系统动态变化图

5 云图特征分析

FY红外、水汽云图分析得出,21日08时暖锋云系覆盖黑龙江省,全省大部地区有小雪产生,伊春市也开始降雪;22日08时为明显的强低压云系覆盖,同时云系中有对流云团,强低压云系在伊春市产生了大范围的强降雪;23日08时受涡旋云系影响,降雪以阵性为主。

6 物理量场分析

(1)动力条件分析。从伊春站垂直速度剖面图可以看出,在降水时段21日08时为-23,整层大气均处于长时间的强烈辐合上升运动区,在最大降水时段可达到-24左右。23日20时低层仍有辐合上升气流,中高层已经出现下沉气流,24日08时整层大气为下沉气流,伊春站上空干冷空气完全侵入,降雪结束。

(2)热力条件分析。从伊春站温度平流剖面图可以看出能量的积聚和释放,22日08时之前一直是能量积聚的过程,之后时段是能量间断性释放。分析温度平流随时间的演变可以得出,降水开始前为暖平流,随着冷空气的入侵,冷平流加强。低层暖上层冷,气层不稳定加强,降雪加大。分析K指数情况,强降雪时段K指数很大,伊春市在12℃以上,能量较大,存在不稳定因素。

(3)水汽条件分析。在整个降水时段低层均有水汽辐合。分析850 hPa、925 hPa比湿场,降水时段均超过1 g/kg,21日08时至22日08时达到2 g/kg。

7 小结

(1)高空低涡给暴雪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天气环流背景。

(2)蒙古气旋是此次暴雪的主要影响系统,低层辐合导致较强垂直上升运动是暴雪形成的动力机制。气旋的强度直接影响上升运动大小和降水持续时间,3 h负变压中心的移动,跟气旋移动有密切联系。

(3)输送到伊春地区的水汽来源为渤海湾暖湿空气。降水时段整层大气长时间处于辐合上升运动区内。降水开始前为暖平流,随着冷空气的入侵,冷平流加强,低层暖上层冷,气层不稳定。在强降雪时段K指数达到12℃以上。

第一作者简介:刘丽敏(1971-),女,黑龙江省伊春市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本科生,高级工程师.

收稿日期:2016-1-1

文章编号:1002-252X(2016)01-0023-02

中图分类号:P458.1+21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环流形势暴雪
海东地区一次冰雹天气分析
咸阳市冰雹分布及环流特征分析
鸡西暴雪分析
西藏西南部暴雪天气分析
华北地区冷暖年的不同环流形势特征
2015年11月5日乌兰察布市大暴雪天气诊断分析
日喀则“118”大到暴雪天气诊断分析
西藏南部灾害性暴雪天气诊断分析
“突降暴雪快出动,彻夜清除保畅通”等十二则
华盛顿进入暴雪紧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