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016-05-19 05:08汤武
建材发展导向 2016年2期
关键词:监控建筑工程

汤武

摘 要:不良的行为习惯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为加强员工行为管理,提高安全行为意识,减少危险行为,文章简要介绍了建筑施工安全的管理现状,说明了不安全行为的特点,对行为安全管理的实施进行了重点分析,有助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预防事故发生。

关键词:建筑工程;行为安全管理;监控

人的管理成为现代科学管理的核心内容和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事故发生的危险源来看,施工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发生事故的重要致因,它不仅可以导致事故隐患的存在,而且还可以触发事故隐患发生事故。目前我国很多施工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其内容千篇一律,缺少新型的行为安全管理模式,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导致制度效力层层衰减。

1 不安全行为分析

1.1 不安全行为的特点。不安全行为是指可能引起事故发生的行为,它是造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一般来讲,不安全行为具有普遍存在性、相对性、差异性、难判断性、发生后果不一致性、调节性、可塑性等特点。

1.2 不安全行为引发事故的形成机理分析。不安全行为根据行为产生的根源可以分为两类:有意的不安全行为和无意的不安全行为。有意的不安全行为是指有意的,明知故犯的不安全行为,这种行为一般是由侥幸的冒险心理或应急情况下采取的非理性措施形成的。无意的不安全行为是指非故意、无意识,一般在执行过程中疏忽或是遗忘某一项技能型动作而造成的不安全行为。

1.3 不安全行为形成的原因分析。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目前传统的安全管理制度缺少完善的行为安全管理,而简单的原则、方法、行政命令管理只能使得作业人员表现出外在的安全行为,不能深化到安全意识层面。其次,缺少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主要表现在对先进安全生产知识和技术掌握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不足。第三,施工作业人员自身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作业人员精神状态,对外界的感知和认知能力的下降,以及麻痹大意、侥幸、压抑等心理原因。最后,外界环境也是导致不安全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所处环境影响的道德观念、安全意识,管理者的失误以及所受外界的压力。

综上,不安全行为是由以上一种或多种原因造成的,要消除或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必须经多方面多层次进行行为安全管理。

2 加强行为安全管理的措施

实施行为安全管理方案,旨在指导和规范操作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工作行为,有效降低事故风险,确保施工安全。

2.1 风险信息的收集与处理。风险信息的收集是行为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收集可能是事故隐患或是对事故危险有特征意义的参数信息,以及以往容易发生事故的顽固性信息。并对危险信息进行评价,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方案,在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实时监控风险信息的变化情况与风险应对方案执行的效果。如果风险信息的危险程度没有明显的控制甚至趋以加大,或风险应对方案没有明显的执行效果,就需要对风险信息重新收集整理并进行评价,重新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

2.2 安全行为规范文件制定。制定安全行为规范制度,与安全管理制度同步执行管理。安全行为规范作为指导和规范作业人员与安全管理人员行为的制度,其制定的层面要涉及与安全行为有关并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所有人员和岗位。分别从纵向(从主要安全负责人到施工作业人员)、横向(各部门之间,各工序作业人员之间)进行安全行为规范的制定。(1)从主要安全负责人到施工作业人员,按照不同层次自上而下分别制定安全行为制度。明确每个岗位每个人员具体负责的安全工作,此外,上层岗位还要做好对下层岗位的安全指导工作,上层岗位的安全行为需要充分考虑给下层岗位的工作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2)各管理部门、各工序制定横向平行的行为安全管理制度。从生产安全的具体工作出发,对每一项安全生产事务明确安全负责人和安全行为。根据收集的风险信息确定处理每项事故风险的风险责任人,并制定风险应对方案。

3 安全管理与监控

行为安全管理与监控分为管理人员履行安全行为监控责任,安全行为评价、以及安全行为奖惩。(1)对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安全工作人员的安全行为进行记录。对严重违反安全行为规范或对重大风险源的控制有严重失误的人员责令改正,采取有效的紧急补救措施,并处以警告。(2)对每个岗位,每个工作人员的安全行为进行客观的评价,实行奖励和惩罚制度。在工作中造成严重事故或扩大事故的有关责任人员,对自身的责任范围和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做出详细报告,作为完善事故风险收集与处理的依据。

3.1 与行为相关的具体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恰当的安全态度,能够满足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操作技能是作业人员安全完成工序的关键。除了传统安全思想的培训,需要从改变施工人员的行为认知入手,建立起正确的行为态度。通过安全培训让作业人员认识到自身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之处,同时传授给工人安全工作所需的具体知识、专业技能。

3.2 安全文化的建设。安全氛围与安全行为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强调安全文化的建设,是对行为安全管理的一个补充,是行为安全管理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

3.3 重视管理者沟通职能的协调管理模式。管理者在行为安全管理中起着领导工作人员规范其安全行为的重要角色。利用协同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指导企业的管理实践活动,使得实现安全要素的优势互补,激发或补充其他要素潜在能力的发挥。(1)系统管理过程中各个子系统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作用,做好协调管理工作,就是将系统的各功能结合起来共同发挥管理效力,弥补彼此的不足,激发其他要素的发挥,使得企业整体系统功能提升。(2)各子系统合作管理,减少了非协同状态下的一系列负面效果,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有利因素,提高管理过程中的工作效能。

因此,在协调管理过程中既要建立生产中上级领导与下级员工之间的沟通渠道,又要建立各工作信息平行传递的沟通渠道。

3.4 重视安全行为的激励模式建设。有效的激励可以挖掘作业人员无限的潜力,提高作业人员自身的安全行为表现。激励模式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构建:(1)采用物质激励的模式,即通过多样化的经济薪酬或物质对安全行为表现优良的安全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实行奖励;(2)采用精神激励模式,即责任的大小、成就感、社会的承认、表扬等来实现作业人员的自我价值,促使员工与企业形成共同的利益一致目标。

4 结语

不安全行为普遍存在性和难判断性等特点使得引起不安全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保证行为安全管理模式得以有效是实施,需要加强安全文化的建设作为行为安全管理模式的辅助手段,可以有效的改变安全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为施工企业行为安全管理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欣.建筑业主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2] 赵德顺.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协同管理模式研究[D].江苏大学,2010.

[3] 傅贵,李宣东,李军.事故的共性原因及其行为科学预防策略[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1).endprint

猜你喜欢
监控建筑工程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基于IEC61850/61970的光伏并网监控系统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基于LTSA-Greedy-SVDD的过程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