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企业合理避税

2016-05-20 08:16沈子煊
2016年13期
关键词:处理方法意义法律

沈子煊



浅析我国企业合理避税

沈子煊

摘要:社会主义法制市场经济下,依法纳税是每一个企业的法定义务。同时,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在合法的前提条件下,企业为减少税负,也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合理避税是顺应时代的产物,但社会上对合理避税的理解参差不齐。一些人彻底反对,把避税当做违法行为;一些人认为企业应当进行税收筹划,节税可以,但不能避税;还有的认为可以合理避税,但要谨慎。虽然说避税违反了税收立法意图,有悖于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但避税并不违法,法律上存在合理避税之说。避税不是偷税漏税,避税所用方式是合法的,纳税人行为不具有欺诈性质。本文介绍了从合理避税的定义出发,详细说明合理避税的意义、原则以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合理避税;法律;意义;处理方法

一、关于企业合理避税概述

(一)合理避税的含义

税收是我国政府首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力量,按照法律规定依法收取的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根据法律规定,我国公民负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在当今经济环境下,税收对个人、企业乃至社会的影响逐步扩大。对于个人而言,购买商品或劳务都要间接地缴纳营业税和增值税,所获收入要交个人所得税。对于企业而言,每月均需纳税申报,缴纳各种税费。由于企业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因此在纳税的同时也采取各种减少企业税负的方法。由此便出现了合理避税的现象。

合理避税是指在现行的税务法律制度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合法的手段和方法达到减少缴纳税款的经济行为。合理避税与逃税和漏税不同,逃税漏税是纳税人逃避纳税义务的违法行为,通过违法的方式来减少应交税费,而合理避税则是纳税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纳税筹划。站在纳税人的角度而言,这并非触犯法律,而是利用了法律的不完善之处为其纳税进行合理筹划,这是纳税人的权力。

(二)合理避税的特征

二、合理避税的意义

(一)减轻企业纳税负担

合理避税的根本目的和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减少企业应纳税金额。而通过合理避税所节省的资金则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最终使企业呢呢狗狗更好的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

(二)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合理避税实质上是一种高水平、综合的财务管理活动。详细的税务筹划所涉及的不单单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同时还需要企业管理层从企业战略管理角度上进行更为详细的筹措。因而合理避税也更加完善了企业领导层的工作,使企业能够形成更合理有效的长远战略规划。

(三)间接地促进我国税法系统的完善

正是由于我国已有税法有不完善和缺陷的地方,这才使得企业可以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减少纳税金额,从而出现企业合理避税的现象。因此针对企业的合理避税行为,相关法律学者应该找到税收法律制度的漏洞并及时完善。近几年来,随着合理避税的发展,反避税研究也越来越得到政府及法律学者们的关注。

报告数据显示,第三季度,科技应用领域的黄金需求同比上升1%,至85t。这是连续第8个季度实现需求增长,主要受到智能手机、服务器和汽车等电子产品中黄金使用需求的推动。

三、我国企业合理避税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合理避税有三种方式:自行筹划、聘请专家、通过中介。第一种是自行筹划是指通过企业自身的财务人员来分析与企业有关的税收政策,并制定相关合理有效的避税措施。分析人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拿到最原始的企业数据,但制定的政策难免存在纰漏。第二种是企业聘请纳税专家作为纳税筹划顾问,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成本较高。第三种是通过中介,如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由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会计师来对企业进行纳税筹划。

就我国而言,合理避税这一观点众所周知,却没有引起企业的重视。也许有些企业管理者也想从纳税方面节约企业成本,但对合理避税并没有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因此有的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做的很简单,有的企业反而会因筹划错误使合理避税变成了逃税漏税。

四、现行税法政策条件下企业合理避税的常用方法

在当前税法下,有很多合理避税的方法。但是这些所谓的避税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企业,而只是为大家提供一种合理避税的思路。本文将从企业所得税的角度来简析合理避税的思路方法。

(一)改变存货的计价方法

存货的计价方法包括: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等。在通货膨胀环境下,采用后进先出法,企业所得税税负最轻,而先进先出法最重。这是由于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中,先入库的存货的取得成本小于后入库存货。后进先出法下,结余(库存)存货的成本小于发出存货的成本,进而提高了商品销售成本,使得当期收益和应交所得税都相应减少。

(二)改变资产的计价与折旧方法

通过缩短折旧年限的方法能够加速成本回收速度,在使后期成本前移的同时使前期利润后移。在税率稳定的前提下,递延缴纳所得税相当于取得了一笔远期无息贷款。

(三)推迟确认销售收入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通常以发出商品并取得货款凭证为销售收入实现的依据。在这里企业只是推迟纳税时间,而不是推迟客户收款时间或购买时间。

(四)合理安排所得税的预缴方式

当企业预计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高于上一纳税年度时,可按上一年度应税所得额的1/12或1/4分期预缴所得税;当企业预计当年的应交税所得额比上一纳税年度低时,可以选择按纳税期限的实际数预缴。

(五)技术入股可避税

如果公司购买了某项专利,建议将该技术专利作价投入公司,一方面,定价入股之后,公司可以讲该项技术专利计入无形资产,并合理摊消,增加成本费用,从而减少利润,减少所得税纳税额;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投资时的资金压力,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

(六)没有业务也要申报

不论企业是否有税要交,企业纳税申报都是一项义务。企业可能因为各类原因没有税款需要缴纳,例如企业企业处于免税期间;企业由于经营不理想,没有纳税收入或者收益;处于筹建期间;企业处于清算期间,清算还没有结束等。即使出现这些情况,企业也要按时纳税申报,这就是所谓的零申报,如果不及时申报将被罚款。

五、企业经营者进行合理避税应坚持的原则

合理避税的确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避税与逃税一字之差,其性质却截然不同。如果纳税人对企业情况或是税法政策理解有误,那不违法的避税行为就会变成违法的逃税漏税行为。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应坚持十六字方针“依法纳税、合理筹划、用好政策、用足政策”,并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一)不违法原则

企业在进行合理避税所应坚持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违法原则,这对应了合理避税不违法的特性。企业在进行合理避税时,应该以现行的税法、国际惯例及相关法律为依据。纳税筹划人也应在熟知税法的前提下,利用税法制度存在的税负弹性进行合理避税,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的纳税方案。

(二)保护原则

保护性原则是指在进行合理避税时,纳税人应谨慎细致的制定纳税方案,并认真审核、妥善保管的各种凭证。这是因为我国大部分税种的征收率、税率不是单一的,企业为避免多缴纳税费,在兼营不同税率的劳务、货物时,以及出口货物时,或者同时经营免税与应税货物时,要按不同税率(退税率)分别核算、设账,而能证明企业进行的纳税筹划是合理的关键证据就是企业凭证,如若遗失或者不全面或者损坏,则可能使得合理避税行为变成了违法的偷逃税行为。

(三)综合性原则

在合理避税某一税种时,还要考虑与之相关的其他税种的税负效应,进行整体筹划,力求达到长期税负最轻,整体税负最轻,防止前轻后重、顾此失彼。同时,也不能只关注税负,企业节税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若合理避税使得企业的综合经济利益不高反低,则不是有效的纳税筹划方案。应坚持避税的利益大于机会成本的原则,综合考量,选出最优方案。

总之,合理避税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提升企业的实力,还有利于企业提高纳税意识,充分了解和熟悉国家的税收相关法律政策。企业要充分了解法规政策,并向其靠拢,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在实践中参与、运用和提高,在尽纳税义务的同时,也合理地行使自己合理避税的权利,实现资源和获利要素的优化组合以及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作者单位:上海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明.《企业合理避税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18)

[2]冉国平.《浅议当代企业合理避税的路径及方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2)

[3]李茂春.《企业所得税避税筹划与会计政策的选择》[J].经营管理者.2013(12)

[4]丰晖.《有关小型企业所得税合理规避的途径及方法研究》[J].时代金融.2013(06)

[5]马玉红.《以纳税筹划提高企业整体实力》[J].当代经济.2010(15)

[6]赵倩.《浅议当代企业合理避税的路径及方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7)

[7]郭翔.《经济生活中一个长期的话题》[J].今日科苑.2008(11)

[8]李玉梅.《企业合理避税与偷逃税的区别》[J].财会研究.2008(03)

[9]张鸣民.《税收筹划探讨》[J].消费导刊.2006(11)

[10]高胜利.《论企业纳税筹划方法》[J].企业家天地.2006(05)

[11]曾富全,吕敏.《会计—税收差异与企业所得税避税——来自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初步证据》[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08)

[12]王晶,高建设,宁宣熙.《企业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9(02)

[13]张国臣.《企业合理避税的筹划》[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

[14]叶康涛.《盈余管理与所得税支付:基于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差异的研究》[J].中国会计评论.2006(02)

作者简介:沈子煊(1990-),女,汉族,上海黄浦区,硕士,上海大学,研究方向:金融学。

猜你喜欢
处理方法意义法律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