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映射人性狭隘和丑陋

2016-05-24 14:47许超明德中学语文老师
十几岁 2016年5期
关键词:暴力事件明德暴力

文/许超(明德中学语文老师)

校园暴力,映射人性狭隘和丑陋

文/许超(明德中学语文老师)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今年2月份,中国留学生在美欺凌同伴案件正式宣判,三名留学生分别被判6-13年不等,也许大多数人会震惊,校园暴力在美国可以判这么重?这种震惊恰恰是因为在中国学校对校园暴力的处罚太轻。5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指出,各地各中小学校将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学生,是人们心中单纯善良的代名词;青少年,是生活中青涩和懵懂的代言人。实难将暴力残忍与这二者联系起来。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近年来我国各地的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已然引起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的注意,我国中小学校将启动校园欺凌专项整治。

校园暴力发生的本源何在?已有不少论者从我国社会、法制、学校、家庭等角度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譬如社会的戾气之影响、我国法制之不健全、学校教育之不到位、家庭监护之失职。笔者窃以为以上论述皆非“校园暴力”之本源。

校园暴力并非是我国的特有现象,在欧美诸国亦时有发生,仅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5年内便发生了24725起校园犯罪案件,案件的高发率不得不令人咋舌。倘若将校园暴力的频发原因仅仅归结到我国的法制问题、社会问题等层面,恐怕是站不住脚的。

校园暴力也并非在我们当下这个时代才出现,只是如今我们处在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更是加速了信息的传播。不少校园暴力的制造者将行暴视频上传到网上,使得校园暴力事件持续发酵。其实校园暴力古已有之,《红楼梦》中所写的贾府家塾便有薛蟠这样的混世霸王,他在学堂里胡作非为,横行霸道。即便是宝玉、秦钟之流,亦在学堂里和金荣等人发生过拳脚冲突。

故而校园暴力的发生并不受国家、时代之局限,任何形态的国家在任何时代,都有可能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性中的“暴力”和“恶”的元素是常存的,并不分古今中外。

鲁迅先生说:“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的。”并非是周先生憎恶中国人,而因他深谙人性,才有此番言语。所谓大道至简,针对校园暴力这一现象,与其去细究各种因素,不如直接去探讨“暴力”背后的人性本源。

荀子早在先秦时期便提出了“性恶论”,他认为若是“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意思是放纵人的本性,依顺人的情欲,则必然会产生争夺和混乱,最后将趋向于暴力。公众往往

放大校园施暴者的“学生”身份,殊不知,学生的本性亦是人性。若任由人性舒展,势必造成恶的趋向。

校园暴力的施暴原因往往出自于人性的狭隘和丑陋。例如进年1月10日湖南临武县一12岁女孩遭同学暴打,施暴原因竟是由于该女生太漂亮,人性当中的嫉妒被发挥到了极致。再如去年7月4日中午,在贵州省毕节市的曙光中学,15岁的郑雄考完试,在出考场回宿舍的路上,被多名同校学生拖至校外一条小巷暴打致死,原因则是郑雄考试期间未给同学抄袭,引发对方不满。施暴的青少年不分是非,以利己为中心,大有一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气派,实将人性中的自私残忍展现得淋漓尽致。面对这样的事件岂不悲哉!人性中的阴暗和恶在一些学生群体中蔓延,导致了一幕幕的校园惨剧上演,实为社会之殇,民族之殇!

对人性不加节制,任由其发展,类似的校园暴力就不会终止。荀子说要“起礼义,制法度”从而“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强调感化人性并将其向善的方向引导,笔者深以为然。人性当中的恶元素虽然不可彻底消除,但却可以引导其成为“隐性元素”,不致其外显而化为暴行戾气。所谓的“人性化”倡导,不应当成为性恶行为的庇护伞,我们更应该在法制方面提高青少年校园暴力的作恶成本,使人性中的恶得到更强大的威慑和牵制。

家庭、学校、政府只有竭力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一个“善”的氛围,提供一个如“孟母三迁”后的优良环境,方可使广大青少年“明恶”、“辨恶”,从而促使其“向善”、“行善”,方能衰减人性之恶,以求校园、社会之久安。

百家争鸣

我们可以看到,导致校园暴力的直接原因是“输不起”。每个孩子都渴望做赢家,但并不是每一次都可以如愿,输的感觉使某些自制能力不强的孩子将“思想化作了行动”,舞起了拳头。这时家长就应当引导,告诉他如何正确地去发泄负面情绪,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出现。曾经有人说过一句话来形容中国的孩子“他们努力去赢,并且赢得十分漂亮,但他们不懂如何去输,输得精彩”。

——谭隆柯(明德中学K395班)

每个青少年生来都是纯真无瑕的孩子,都有犯错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尊重他人人格,平等对待和谐相处;父母要做的就是从小开始给孩子正确的教育,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学校要做的是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社会众人要做的是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引领,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与监管力度。

——许涵钰(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C1407班)

发生校园暴力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学生长期缺少素质教育。在当今的中国,经济蒸蒸日上,国家对教育也愈加重视起来。但所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过是增加了几项考试内容,是否真正提高了学生们的素质就不得而知了。

——罗睿思(明德中学K395班)

猜你喜欢
暴力事件明德暴力
反性别暴力
谢明德
山东省龙口市明德学校
“暴力”女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聘任党明德同志为省政府参事的决定
暴力云与送子鹳
向暴力宣战
社会戾气背景下极端暴力事件的影响因素探析
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