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写交融,提升写作能力

2016-05-24 01:23金伟屈雪涛
新校园·中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大堤写作能力课文

金伟 屈雪涛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在学生的作文无不为应试作文所束缚,缺乏自由的灵性,有的是应试的虚伪与固化。这与现在的作文教学模式是密不可分的。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仅就是上一堂作文课,而应该在我们的每一堂课中都融入作文教学。

一、课前创写悟写法

利用课堂教学学习写作技巧,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贯穿作文教学的思想,先让学生进行创作,然后再对比学习课文,从而让学生领悟写作方法。在学习《我的第一本书》之前笔者让学生以《我和我的文具盒》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表达出对小学生活的怀念,上课的时候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什么是“一线串珠”了;《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的导入我安排了人物猜谜的活动,学生写一个人的典型语言和神态,互相猜一猜这个人是谁。这个活动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到了神态和语言描写在刻画人物的时候有着巨大的作用。

二、课中巧写炼语言

对课文精读后,指导学生仿写、改写,对经典语段扩写、出示类似题目创作等。在上完九上第二课《雨说》后有很多学生诗兴盎然,就有学生写了一首诗,我稍稍作了修改:

童年的我,偶然站在大堤上眺望。眺望河面的河水,那么缓慢奔放。曾经的我,总爱站在大堤上眺望。眺望缓慢驶过的航船,我希望,希望它能载我去远方。现在的我渴望站在大堤上眺望。望着那泛起银光的河水,我希望,希望能独自驾舟荡漾。未来的我,能否站在大堤上眺望。眺望河水的另一方,我希望,希望架起一座通向彼岸的桥梁。

这首诗颇有《星星变奏曲》中“变奏”的味道。于是我在上《星星变奏曲》的时候就组织学生进行仿写,让学生的语言组织更加规范,层次能更丰富。有学生作品《夜的理想》:

如果生活中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深夜遥望星空。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歌,每个音符都是一颗星,在夜空得到一瞬间的光明。谁不愿意静静聆听溪水歌唱,洗涤心灵的浮躁。谁不愿意展开美丽的双翅,在空中自由翱翔。

有了前面的氛围和教师大力的表扬,学生在学习第四课《外国诗两首》的时候,写作的愿望就更加强烈了。借助《蝈蝈和蛐蛐》及《夜》中静谧的意境,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月亮/悄悄地/轻抚过大地/原野繁花似锦/将天空拥入怀中/微风吹拂着田野/麦穗跳起了舞蹈/星光点缀着天空/让人心情舒畅/宽阔的翅膀/越过静静的田野/仿佛在远方的路上。

学生的作品真是美不胜收啊!在诗歌教学中融入写作相对来说比较好操作,其实小说和散文也可以根据文章的特点适时地将写作放进课堂里,会收到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小说单元《孤独之旅》这一课,我在课堂的最后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填空写作,“孤独是 ,它使我 。”有学生写道:

孤独就是一个人坐在门外的感觉,它使我忘记了身旁的外物,包括风、光、空气,街道也失去了往日的喧闹,没有一点声音;孤独就是想念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它使我跌落到了海拔最低点的深渊,那里只有我一个人存在。孤独的感觉让我迷茫,让我失落。

读完后班上有一女生为之泪流满面,虽然句子不那么通顺,但是该生能把无形的孤独化成可以看得到的“一个人坐在外面”,确实不错。九下《那树》是一篇散文,我同样也设计了写作活动——为“那树”写一个墓志铭。记叙死者世系、名字、爵位及生平事迹等称为“志”。该活动用来解决对课文的整体感知版块;后一部分是“铭”,多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该活动用来解决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与表达。

有了仿写和创写两个活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何愁写不出有感情且带有灵性的作品?不仅今天要仿写和创写,明天、后天、大后天,每天、每课都要有写作活动。

三、课后扩写促兴趣

除了有仿写和创写以外,还有扩写,特别是诗词,更能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以李清照的《武陵春》为例,将该词扩写成小小说。在创造小说之前,我给出主要人物:如梦;社会环境: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自然环境:暮春的双溪附近;故事情节:如梦早上起来看见丈夫的遗物不由悲从心来,在同伴的劝说下答应到双溪去游玩,刚走出房门却又没有了心情。学生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范式进行小小说创作。本活动可谓一箭双雕,首先,可以解决词中核心手法——将无形的愁化作有形;其次,在词中意境的帮助下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无论是仿写、创写还是扩写都遵循一个原则——写作与理解课文紧紧相连。在这样的课堂上,写作教学更有效率;在这样的写作训练中,学生积累的作文更多,收获的知识更多。

猜你喜欢
大堤写作能力课文
太湖牛腰泾段大堤施工安全风险防护措施探讨
城市防洪安全问题与防治策略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