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的羊毛都有谁在薅?

2016-05-25 17:58Felix
南都周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手机用户刷卡扫码

Felix

我一直想换个钱包,不是因为包里钱多得塞不下,恰恰相反,是现金越来越少。“钱包”一词已经徒有虚名,把它称之为“卡包”更合适。半年前,我特地挑了个卡槽多的三折钱包,小巧便携。几个月后,我突然意识到,就是这么一个小包,我都很久没有带在身上了。

以往进店先问能不能刷卡,现在则是问能不能扫码?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大行其道的当下,时刻不离身边的只有手机,钱包也成了累赘。

但凡事都有例外,无码可扫或者有码无网的情况并不鲜见。遇到这种状况,拍拍口袋才发现又没带钱包,真是尴尬至极。

扫码支付始于线下,终于线上,重度依赖网络。基于NFC(近场通讯)功能的支付方式则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案。植入了NFC芯片的手机和支持NFC的终端之间可以快速安全地传输数据。谷歌是这种移动支付方式的早期推动者之一,但风头却被苹果给抢了去。推出仅一年半,Apple Pay在全球已经获得了500万台终端支持。

NFC支付过程无须网络,但需要相应的终端支持。虽然中国银联通过补贴方式大力推行POS机改造,相比起传统磁条卡POS机,支持NFC的终端数量仍然不到三成。

狡兔还有三窟,做人怎能没有B计划?谷歌当初推出基于NFC的谷歌钱包应用之后,又免费给用户提供了一张与支付账号关联的实体磁条卡,为的就是在不支持NFC的场合下应急。不过,今年6月之后,谷歌将停止这项服务。

谷歌的做法虽然贴心,用户体验上却显得多此一举。最近三星支付的推出,则给谷歌一点启示:就算是妥协,也可以采取更聪明的方式。

三星支付的亮点,通俗地说就是会啃老。去年初收购了波士顿的移动支付科技公司LoopPay,让三星支付在NFC之外还具备了兼容传统磁条卡POS机的能力。这个技术叫MST(磁性安全传输),原理是通过手机中的特有模块发射磁码,来与终端通讯,模拟刷卡。这样一来,即时商户的POS机没升级,你也可以用手机刷刷刷了。

貌似皆大欢喜的局面中,不开心的是所有非三星手机用户,以及三星的非高端手机用户。作为一名理性的消费者,还不至于为了MST技术去换部三星的旗舰机来刷卡,就像不应该为了zhuangbility去买个MacBook回来装Windows一样。

无论是已经抢先一步的苹果和三星,还是跃跃欲试的华为和小米,都是围绕NFC技术来争抢移动支付的蛋糕。NFC模块也会是未来手机的标配。还在纠结于POS升级成本的商户们,就不要假装不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这句老话了。

猜你喜欢
手机用户刷卡扫码
浙江海宁“云证通”开启“码上生活”新方式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基于蓝牙技术的蓝牙路况测险仪设计研究
中国进入“扫码”时代
新媒体时代下手机广告发展现状分析
论小米和360大战对用户自主选择权的侵害
刷卡
结账
刷脸就可以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