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经典诵读教学策略研究

2016-05-27 00:12叶志芬
考试周刊 2016年35期
关键词:篇目古诗文学生

叶志芬

近年来,学习国学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从高校的国学院到国学引入中小学课堂,从政府的以人为本、以德治国的和谐社会构建到各类媒体论坛和大师讲坛,可见国人对国学的兴趣浓厚。国内外的文人、学者纷纷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国学。那么,什么样的教学策略能够适合小学生经典诵读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

(一)加强学校的人文环境建设,调动学生积极性。

身边的环境对于学生的思想状态有很大的影响。除去休息时间,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最多。校园的环境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力,学校的整体文化氛围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我校的走廊、公共橱窗、墙体等挂上300个诗框诗语、图文并茂的名人介绍、典故讲解,将整个校园装扮得诗意浓浓,让学生时刻处于古典韵味的熏陶中,显然提高了学生对经典诵读的积极性。

(二)营造班级诵读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师在班级中为学生营造人人都在诵读的环境,且书声琅琅,情绪昂扬,营造了文学气氛,让学生浸濡其中,乐意亲近经典。老师要么参与其中,要么微笑地围在旁边看着,也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念。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中,学生读起来更轻松,记忆经典的速度加快。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开展对经典诗文阅读内容的研究,扩大诵读范围

(一)按年代选择诵读的篇目。

我国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流长,留下了许多不朽文学作品。上至古代,近到现代,作品浩如烟海。作品形式各不相同,有诗歌、散文、辞赋、乐府民歌、小说骈文、律诗文词、戏剧歌谣等;作品内容丰富多彩,有的通俗易懂,有的富有情趣,有的富有寓意,有的故事性很强。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比如《诗经》、《论语》、《离骚》、《史记》、唐宋诗词、四大古典小说等让人津津乐读;文坛巨星璀璨夺目,比如老子、庄子、屈原、三曹、陶渊明、初唐四杰、大小李杜、唐宋八大家、苏轼、曹雪芹、毛泽东等载入史册。按年代选择了优秀的诵读篇目推荐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对我国文化发展历史有一定的认识,有助于形成连贯的文化常识系统。

(二)按学生的不同认知特点选择诵读篇目。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创造了许多文学作品。这其中既有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优秀经典诗文,比如《论语》、《千字文》、《三字经》、唐诗宋词等;又不乏糟粕之作,不适宜于少年儿童欣赏的,比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很美,但较多的是风花雪月、缠绵凄恻,比较消极。所以,选择什么样的作品给孩子们阅读,需要滤筛选。

(三)贴近学生生活选择诵读篇目。

1.结合学生所学的课程,在经典诗文方面进行知识的拓展。例如:我校校本课程1~6册《诗韵》。这种拓展,因为有了课文内容的依托支撑,诵读更有张力。

2.结合时事、季节选择优秀文学作品主题研究,进行诵读。

例如可以选择季节主题,春夏秋冬皆可研究,尤其是唐诗。春有《春晓》、《元日》、《江畔独步寻花》、《咏柳》、《绝句》、《迟日江山丽》、《两个黄鹂鸣翠柳》等,夏有《小池》、《晓出净慈寺》等。高年级的同学还可拓宽眼界,诵读跟主题有关的词类或散文。可诵读的主题还有许多,如从内容上来分,抒发爱国情怀、乡情类的,山水田园类的,边塞诗词、友情类的,也可以进行人物主题的研究。

除此之外,选择诵读篇目时,也要兼顾所选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性、生活性。

三、指导诵读方法,领略古诗文独特的魅力

古诗文有独特的节奏和韵律,特别是古典诗词,词句匀称工整,音节铿锵鲜明,特别适合诵读。指导学生朗读时按诗歌节奏“摇头晃脑”一番;背诵时则闭上眼睛,在摇摇晃晃中体味诗歌的情感底蕴及生命内涵,感受诗歌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充分体会文思、文理、文清、文气,产生共鸣,达到愉悦的审美享受,激发对诗歌乃至语文的兴趣。

指导情感朗读。老师以适当的语言,创设意境,唤起学生的情感,再配以古筝或琵琶曲,把学生带入情境,然后让学生反复吟咏,逐渐拉近与诗人的情感距离。

四、感悟意境,重在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古人写诗“贵在含蓄”“言在意外”。我们学诗,从读入手,披文入情,做到入情入境,体会诗人的含蓄之美、言外之意,与诗人或诗中人同喜同忧。如《游园不值》、《江畔独步寻花》、《送孟浩然之广陵》三首古诗,都是绘声绘色、情景交融的写景诗。在音韵和谐、行云流水般描述中,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春的赞美及朋友之间的惜别之情。

诵读方法很多,如节律朗读法、诗情画意结合法、节奏诵读法、据谱填词演唱法、速读法……可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喜欢的方法,能记住即可。当然古诗文吟诵必须保证时间,要时时诵,天天记,这是保证诵读质量、进行大量积累的前提。

五、与习作有机结合

大量的吟诵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使他们吸收了古代语言的营养。尽管有些内容一时难以理解,但为学生今后的“反刍”、领悟提供了语言材料。特别是通过大量的反复的吟诵,使学生感悟了古诗文“温柔敦厚”的语言特色,并逐渐内化了古诗文中高尚的思想道德、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使他们的文化底蕴日渐厚实。

总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经典诗文是中国优秀文化瑰宝中绚丽的奇葩。传承经典,让孩子们从小就沐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中,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极大的好处。为此,我们要努力做到,让孩子们从小就沐浴经典、浸润书香。

猜你喜欢
篇目古诗文学生
本刊近五年被四大文摘转载篇目汇总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本刊2013-2017年被四大文摘转载篇目汇总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