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视救助对象为亲人”

2016-05-30 14:06吴青山
社会与公益 2016年9期
关键词:代养救助站小艾

我叫吴青山,和许帅一样都在民政系统工作。

2002年,我认识了许帅,刚刚大学毕业的他充满活力、阳光帅气。2008年,他到救助管理站担任副站长,从此开始了与救助工作的不解之缘。

大家都知道,救助工作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群体,工作风险高、职业风险条件差,还有的时候被大家看不起,是一项公认的苦差事。然而,许帅却欣然接受了组织的安排。我十分不解的问他:“救助工作这么不好干,你你为什么选择留下来呢?”

许帅回答我说:“我曾经在四川地震灾区做过救援,在那里,我深刻感受到了救助别人的意义,我愿意把救助工作作为我毕生的事业。” 我了解许帅,只要他认准的事,就会认真做下去,而且一定要做好。

安阳救助站和全国绝大多数救助站一样,受人员、设施等因素的限制,曾将滞留的智障类特殊救助对象交由站外的代养机构进行照料。

有一天,许帅找到我说:“现在救助站设施改善了,我想把在外代养的滞留人员接回来,尝试一下引入专业的代理机构、服务机构,在站内提供照料、护理。你看可行吗?”“把滞留人员接回来?!”我当即反对,并提醒他,“你这样做,风险很大!这些人员比孩子还难看管,稍不注意就在房间里大小便,螺丝拧得再紧都能把床板卸下来,没事就撕床单,保不准哪天捅出什么漏子来!你想想,如果是站外代养出了问题,至少代养机构脱不了干系,但如果是在站内发生意外,救助站是要担责任的啊!”

许帅看着我,点点头,语气坚定地说,“救助站就是这些流浪乞讨人员的家。家是啥?饿了有饭吃,困了有床躺,病了有人管,求告时有人应。代养机构的服务质量,我总是不放心。我不能把他们往外一推了之!只有每天都能看到他们,我心里才踏实。”他看出了我的顾虑,紧接着说,“青山,干任何事都会有风险,关键是如何把风险降到最低。你放心,咱们大家一起干,出了问题我承担!”

就这样,在许帅的坚持和推动下,2014年,安阳市救助站在全国率先设立了医疗安置区。为确保救助对象得到妥善照料,许帅几乎跑遍了安阳市内所有的医院、养老院、托老机构,实地考察,反复比较,最后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引进了适合的专业护理机构。站内有了专业护理机构后,受助人员先接受体检和传染病筛查,然后按照分级护理,精准救助。这样,这些人的生活不但有了照料,而且还得到基本医疗、康复训练等服务。

事实证明,许帅的想法是对的。不少受助人员经过精心照料和治疗,恢复了意识,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自医疗安置区设立以来,安阳救助站已收治智障、癫痫等流浪乞讨临时安置人员200余人,其中有138人病情得到缓解和好转,有128人被顺利护送回家。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2014年5月6日这天,许帅迎接30多位救助对象返回救助站的情形。有位下肢瘫痪的救助对象被工作人员抬上车的时候,他懵懵懂懂地问许帅:“这是去哪儿呀?”许帅拉着他的手说:“回家!”救助对象疑惑地说:“家?”许帅微笑着对他说:“回咱们的家!”

在工作的点点滴滴中,我深刻体会到许帅是如何站在救助对象的角度换位思考、推动工作的。一次,许帅和我一起检查一批购置的牙刷。许帅拿出两支样品,问采购人员:“你们看,这两只有什么区别没有?”我们观察了半天,也没看出哪儿不同。许帅用牙刷往自己脸上扎了扎,说:“你看,这两个牙刷柄,一个是圆头的,一个是尖头的。尖头的对救助对象来说是不是不安全啊?”此时我们才恍然大悟。

许帅对医疗安置区的康复训练非常关心,时常会躺在治疗床上体验体验,带上治疗仪试一试,他对医生说:“他们不像正常人一样,所以你们治疗的时候要随时注意病人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他就是这样,常把自己假想成一名受助人员,用心感受站内的设备设施方不方便,安不安全,把“换位思考”做到了极致。在他的建议下,救助站所有的床头都改为无棱角床头,所有可以拆卸的床铺都被固定,所有的风扇都装上了防护网,所有的电源开关都移到了工作人员控制室,所有的暖气片都改成了地暖,就连拆除铁窗时留下的钢筋茬子,也全部都被打磨平整……

救助站也是流浪儿童的家。2014年,救助站救助了一名14岁的聋哑流浪儿童小宫。在得知他的情况后,许帅第一时间和安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取得联系,希望小宫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接受教育。没想到,入学不到一个星期,校长打来电话说,要求小宫退学。因为小宫在社会上流浪久了,他的作息时间不规律,其他同学休息的时候,他却不停地走来走去,严重影响其他同学休息。

得知这一情况后,许帅第一时间赶到学校。用他的话来说,他的孩子上学都没求过人,但是为了小宫能继续上学,他不得不央求校长,再给小宫一些时间,再给孩子一个适应的过程。看着许帅一脸诚恳的样子,校长终于答应了,他感动地说:“你对待流浪儿童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实在难得啊!”许帅说:“如果我们不帮他,可能这个孩子的一生就毁了。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他以后的人生就可以改变!”小宫后来与同学相处越来越融洽。他的入学登记表里,“家庭住址”一栏填写的就是救助站的地址。从此以后,救助站就当成了小宫的家,许帅成了小宫的家长。

还有一个叫小艾的外地儿童,因为参与扒窃,被110送到救助站。刚来的时候,小艾充满敌意与惊恐,让他做什么都不配合。许帅和同事们理解孩子的心情,耐心陪伴给他温暖。渐渐的小艾和大家熟悉起来,脸上也露出了天真灿烂的笑容。谁知没几天,有几个大人到救助站找小艾,要带他走。小艾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许帅问他,你认识这些人吗?小艾犹豫的点点头。“那就跟他们回家吧!”“不!叔叔你看!”小艾掀开了自己的头发,许帅震惊了:孩子头上伤疤累累。小艾说,这些伤疤就是这些人打他留下的。跟他们回去后又要被打,被迫当小偷。他想回到千里之外的父母身边。许帅像父亲一样把小艾挡在身后,拒绝了那几个人的无理要求。这几个人临走时留下了一句话:“往后你们给我小心着点!” 在找到并联系上孩子的家人以后,许帅决定亲自送孩子回家。在开往小艾家的火车上,小艾特别高兴,又是唱歌又是跳舞。到了家以后,搂着许帅的脖子久久舍不得松手。

许帅就是这样,满怀热爱并充满激情地工作着。他提议把“温情救助,大爱无疆”八个大字写在救助站的门前。这八个字,时刻提醒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什么时候都不能松懈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安阳救助站从细节入手,不断调整功能布局,不断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2014年5月,安阳市救助站被民政部评为国家二级救助管理站,从此,服务救助对象的能力和水平,再一次得到提升!

2014年底,许帅从北京看病回来对我说:“结果出来了,是胃癌晚期。”我惊讶地看着他说:“不会吧!是不是误诊了?你还这么年轻。”他说:“已经不能做手术了,估计我的时间不多了!”“那你还回来干什么?留在北京多好,那儿的治疗条件那么好!你留在那儿治疗不行吗?”他沉默了一会儿,说:“回到安阳以后,我可以每天看着我的家人;回到单位以后,可以工作,我可以做我喜欢的事业。我不想一个人躺在北京的病床上,无所作为。”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爆炸事故发生后,很多外来务工人员需要临时安置和尽快返乡。许帅深知天津救助同行的压力,他不顾自己日益恶化的病情,主动与天津塘沽救助站取得联系,及时接送安阳籍务工人员返乡。有句话他经常挂在嘴边:“天下民政是一家,全国救助一家亲,只要有需要,我们就在第一时间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许帅一有时间就会去安置区转转,看看今天的伙食怎么样,因为他最喜欢看着他们吃饭。胃癌晚期进食艰难的他,看着这些人吃饭,他满足地、羡慕的地揉着肚子说:“哎,能吃饭真好,多吃点!你们吃饱了,我就饱了。”

许帅最近一次主持救助站工作例会是今年的6月13日,这距离他被确诊为胃癌四期已经整整过去18个月。那天的会议纪要上,详细记录着近期工作安排:做好“夏日送清凉”专项活动准备;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提前部署“蓝精灵”志愿服务活动;总务科负责为受助人员购买蚊帐等夏季用品……

两天后,许帅再一次倒在了病床上,至今没能离开病房,时而昏迷,时而清醒,但他只要清醒,他叮嘱我们最多的还是要把救助站的二期规划落实好。这个规划是,要在安置区加上顶棚,地面铺上草坪,装上健身器材。这样,即使刮风下雨,这些受助人员也能出来活动活动。

他就是这样一位好站长,设身处地为救助对象着想;他就是一位好家长,对待流浪儿童如同自己孩子一样;他就是一位好干部,把救助对象看得比个人生命更重要!

作为同龄人,作为工作中密切接触的同事,我和许帅有过很多次深入的交流。但是他从来没有因为癌症的折磨喊过一声痛,也没有因为工作的繁重喊过一声累。我不知道病中的许帅你有多痛,但我知道救助对象在他的心中有多重!我不知道许帅他什么时候才能重返工作岗位,但我知道,他的事迹正在感染着我们每一位民政人,激励我们做好本职工作,视受助对象为亲人。

最后,我衷心祝福许帅这个好同事、好兄弟,愿他早日康复!救助站的家人们牵挂着你,等着你回来!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代养救助站小艾
小艾奇遇记
吉祥数
扁biǎn鹊què学xué医yī
短镜头
代养年猪赚钱新门路
无刺刺猬受到救助站悉心照料
救助站
小艾
YY英语救助站(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