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言弃,与生命赛跑”

2016-05-30 14:06张龙琳
社会与公益 2016年9期
关键词:救助站孺子牛病床

张龙琳

我是安阳市肿瘤医院的一名护士,我叫龙琳,是许帅的管床护士。

上班11年,我接触过各种各样的癌症患者,能让我牵肠挂肚并且常常偷偷抹泪的,许帅是唯一的一个。在护理许帅的500多天,我一直被他乐观向上、永不言弃的精神和毅力深深感动着。

2015年元月的一天,许帅来办理住院手续。不敢相信,只有36岁的他被确诊为胃癌四期!医院很快就为许帅制定了最佳化疗方案,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延长这位年轻的生命。但我还是暗暗担心:化疗,意味着患者既要承受病痛的折磨,又要对抗常人难以忍受的药物副作用,许多患者对此极为排斥和恐惧,许帅,他能承受得住吗?事实证明,我们的担忧都是多余的。许帅进行第一期化疗时,药物的副作用导致许帅出现了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查房时他却故作轻松,让我们放心治疗。第二期化疗许帅变得更加憔悴,但还是挤出笑容对我说:“张护士,不用担心,我挺得住,就是怕化疗弄乱了我的发型。”后来,头发也掉光了,他又笑称自己为“光头老衲”。许帅的幽默、乐观和坚强,不仅让医生护士对他刮目相看,也感染了病房里的患者和家属。

在持续的化疗中,许帅的静脉血管严重损伤,加上贫血,血管变得极细。每次输液扎针前,我心里都打小鼓,仔细寻找血管,又搓又揉,又拍又打,尽可能让血管充盈起来,以免给许帅带来二次伤害。我十分感谢许帅,血管再难扎,他却从来没有给过我们压力,总是笑着说一句:“来吧!扎吧!”胳膊一伸便不再多说话,扎的再疼也纹丝不动。后来,许帅陆续做了十几个周期的化疗,病情有所遏制,但还不容乐观。去年下半年的一天,当初为他确诊的北京专家打电话回访,令他没想到的是,接电话的竟然是许帅本人。专家惊讶地问:“你不是已经扩散了吗?”许帅一脸阳光,很自信地说:“是呀,但是我现在活得很好,我觉得我能活下去!”化疗期间,许帅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写下:“我可以输,但我绝不放弃!”

他就是这么一个阳光、坚强的大男孩,但对于我们医护人员来说,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不听话的病人。我始终不理解,每次治疗刚结束,还没有充分休息,他就不见了踪影。他究竟去了哪里?做了什么?有一次,许帅的叔叔来看望他,看到病床上的许帅瘦骨嶙峋、面无血色,叔叔很心疼,拉着他的手,说:“帅帅,身体是自己的,听叔叔的话,在医院安心养病,工作暂时放一放吧。”许帅从病床上缓缓扭过头,用微弱又坚定的语气对他说:“我的病情还算稳定,放心吧,原来只有3到6个月的生存期,现在一年多了,还是好好的,这得感谢医生护士。我现在能多活一天我就多坚持一天,只要我活着我就能工作,就能回到救助站去。”许帅的叔叔一言不发,含着泪走了出去。此时病房静悄悄的,我内心十分震惊,许帅身患癌症,每天都在忍受着病痛的折磨,然而他牵挂的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救助站的工作。我们主任也说:“他和我们家孩子差不多大,真让人心疼,真让人钦佩,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随着癌细胞一再扩散,许帅出现了腹胀、腹痛、尿血,药物的副作用进一步影响了他的进食,肚子胀气,乏力,手脚脱皮、干裂。但还是阻挡不了他对工作的热情。有一次,他疼得按着肚子,汗从额头大滴大滴的往下落,脸都白了,整个人蜷缩在一起。我说:“不行就打止疼针吧”。许帅急忙拦着:“别打别打!我一会得去单位,一打针我就睡着了,忍一会儿就过去了。”还有一次,我们给他做了腹腔探查和腹腔置管手术,术后连续3天往腹腔内灌注化疗药物。谁知,化疗结束没两天,许帅就找到管床医生要求出院。医生愣了,说:“许帅,你现在手术切口还没有拆线,白血球也低,电解质也需要补,这样很容易感染。况且,腹腔还有积液需要引流。现在出院不行,很危险!”许帅却坚持说:“刘医生,我年轻,恢复得快,要是有什么不舒服我就回来找你。都住院很多天了,救助站还有许多工作,等着我回去处理。”在场的医生护士都过来劝他,他却铁了心要回救助站处理工作。看着他离去的身影,我们都为他捏一把汗。

不久前的7月11日下午,民政部窦玉沛副部长赶到安阳,在许帅的病床前,宣读了《民政部关于授予许帅同志最高荣誉奖——“孺子牛奖”的决定》,把奖杯和证书送到许帅手中。这是一次特殊的颁奖仪式。躺在病床上的许帅,用手久久地抚摸着“孺子牛”,坚强的他也留下热泪,他说:“等我病情稳定后,我会继续以孺子牛的精神,帮助更多的人!”

作为护士,我见证了许帅的坚强和不屈。他从不喊痛,从不叫苦,从未放弃过与病魔的抗争,而是一边积极配合医生护士做各项治疗,一边扑到他心爱的救助事业上。在我们医生护士眼里,他是一个“另类”的癌症患者。他阳光坦诚,爱岗敬业,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癌症患者对待生命的另一种诠释:“永不停止!永不言弃!” 许帅,好样的!许帅,加油!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救助站孺子牛病床
“孺子牛”的由来
甘为孺子牛
短镜头
医院、病床和医务人员情况
2088年的病床
无刺刺猬受到救助站悉心照料
医院、病床和医务人员情况
眼科病床的合理安排
救助站
父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