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找到了一把钥匙”

2016-05-30 14:06曹培红
社会与公益 2016年9期
关键词:汇丰银行汇丰伙伴

曹培红

“汇丰社区伙伴计划”是中国首个在政府指导下,由企业发起、公益性社会组织和居民参与合作的系统支持社区建设的项目。 项目自2012年迄今已实施完两期,累计投入200万元,撬动政府资金1106万元,覆盖56个社区,建立社区基金22个,发掘社区提案1180份。

近日,《社会与公益》杂志记者就此对汇丰银行企业可持续发展总监张惠峰进行了专访。

《社会与公益》杂志:“汇丰社区伙伴计划”是一个很前卫的项目,可否请您先介绍下该计划的基本情况。

张惠峰:“汇丰社区伙伴计划”于2013年8月开始筹备,历经4个月的多方争取与协商,2013年底汇丰银行投入800万元开启第一期项目,确定北京、上海、南京、苏州四地19个街道39个试点社区,并在四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获得政府配比资金350万元。2014年底投入1000万启动第二期项目。

今年7月,该计划第三期于今年7月启动,汇丰共投入1000万,由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负责,在全国60余个社区开展社区伙伴计划。目前,该计划的第四期也已经在筹备之中。

《社会与公益》杂志:当初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设计这个项目的?

张惠峰:几年前,我们注意到在广东有很多年轻的社工组织在做事情,他们心怀梦想,充满激情,我们就想作为企业可以做些什么事情。考虑到中国社区发展的问题,为打造熟人社区,2012年底,我们先期投入200万做试点,通过调研、走访社区,梳理需求,引进外部组织进驻社区,当时大概有30个社会组织通过招标为本地社区提供服务。

《社会与公益》:试点的效果如何?

张惠峰:试点的效果当然还是不错的,因此,2013年底,我们就投入800万开启第一期项目。不同的是,在试点的时候,我们是引进外部组织进社区;正式开始的时候,更倾向于支持社区自组织,项目资助金额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用于支持社区自组织。

《社会与公益》:什么是社区自组织?

张惠峰:社区自组织,就是社区内部的人自发成立的社会组织,自己人组织起来服务自己的社区。通过试点我们发现,外部的人一是对社区内部的需求不敏感,二是外部的人终究是要走的。那些依靠外部社会组织推动的项目,一旦人走了,项目也就推不动了。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居民是社区最大的资源。居委会总觉得社区居民的参与性不强,这个就是陌生人社区的问题。通过把本社区的居民组织起来成立自组织,社区的活力就开始增强。

在社区里面,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在不同的社区,居民有着不同的需求,通过梳理,居民们提出了200多项议题,当然每个社区的议题都不一样。有的社区会聚焦环境卫生,有的社区就聚焦养老、安全等等。

《社会与公益》:这些社区自组织如何运行?

张惠峰:我们合作的恩派的社工非常专业,他们会发挥经验引导社区组织的运行。在社区内部,为了一、两万块的经费,五六十岁的社区居民要写标书、做陈述,把问题、手段和资源阐述清楚,才可以获得相应的经费。

有一个社区,要申请5000元更新一个图书馆,也要20个委员讨论,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问题就逐步解决了。

还有一个项目,申请2400元在社区推广阳台无土栽培,把种出来的蔬菜送给社区的养老院。其中就为是否要花费几十元购置一个喷壶,讨论了很久。上海有一个社区,老人中60%以上都是外地到沪的,启动社区自组织,通过读书看报、棋类活动等等,社区的老人都成熟人了。

社区内部熟悉了,社区安全就提升了、社区关系也就和谐了。

《社会与公益》:在项目发展过程中,汇丰银行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张惠峰:汇丰银行是出资方,但不仅仅是出资角色,企业扮演的更是一个平台搭建的角色。企业通过深度参与、共同设计项目,同时,企业还组织志愿者参与进来。汇丰银行内部有一个“汇丰社区志愿者行动”,就是让汇丰的志愿者有机会参与社区服务。

汇丰银行所做的企业社会责任,有两个基本原则,即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以社区伙伴计划为例,汇丰银行的客户基本上都是高净值人群,这些社区项目都与企业的业务没太多关联,一切都以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为第一准则。

《社会与公益》:作为早期介入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的项目发起方,看到两办近期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文件,您有什么感触?

张惠峰:首先是很受鼓舞!其实,我们认为政府管理社会的意愿是很强的,现在政策出来了,就需要进一步量化,让政策落地。在推进社区社会组织方面,我们感觉我们找到了一把钥匙。现在社区组织的数量还是少,其实社区里有情怀的人还是有,关键是如何发现社区能人,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让居民的公益情怀得以抒发。

《社会与公益》:我们觉得“汇丰社区伙伴计划”在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方面开了一个好头,假设其它企业想参与社区社会组织建设,应该怎么开始?

张惠峰:企业参与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现在正是好时候。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理念。要严格划分清楚商业与公益的界限,老百姓的眼光是雪亮的,纯粹的公益有助于企业品牌的提升;其次是不能太粗犷。企业要通过跟NGO建立伙伴关系参与引导、共同设计、搭建桥梁,必要时可以设计专门的公益投资团队。第三,参与社区社会组织建设,可以先从企业周边的社区做起,也可以像汇丰找到恩派一样找合作的社会组织一起推进,当然,我们也欢迎企业加入汇丰社区伙伴计划,共同服务和谐社区、共建美好中国。

猜你喜欢
汇丰银行汇丰伙伴
伙伴
新伙伴
汇丰银行
汇丰银行
我的好伙伴“苍苍”
网络攻击瞄向金融圈 金融网络安全警钟敲响 汇丰银行“DDOS攻击事件”始末
汇丰总裁 年后搬回香港
汇丰在中印业务发展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