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协同参与社区建设的新模式研究

2016-05-30 14:06
社会与公益 2016年9期
关键词:汇丰伙伴居民

汇丰社区伙伴计划由政企双方合作出资、协同参与,旨在通过搭建并推行集“社区建设项目扶持、社区领袖培育、企业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等多位一体”的服务体系,促进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打造多方参与的社区建设模式。该计划开创了企业系统支持并参与“中国式好社区”建设的先河,也是目前国内社区建设领域规模较大的公益项目。

本课题旨在对近两期的汇丰社区伙伴计划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蕴含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社区建设模式。本研究建立了基于结构功能论的分析框架来探讨社区伙伴计划的整体架构,并使用社会资本理论来考察该计划的实践效果;在具体研究方法方面,则采用了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发现,汇丰社区伙伴计划的整体架构包括了相对独立而又有序联结、相互依存的五个子系统:资金筹措系统、统筹协调系统、需求甄别系统、服务执行系统和控制反馈系统,客观上形成了一种多主体协同参与社区治理的新路径。

就汇丰社区伙伴计划整体运作来看,通过基线调研来引导居民甄选社区公共议题,增强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与动员,提高了社区居民、社区组织、外部社会组织参与招投标的热情;通过提案评审机制,有利于培育与支持社区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发展,激发组织活力;通过提案实施、能力建设以及监测评估,极大地促进了居民自治的意识与能力,也助力于社区组织的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同时,在充分调动社区多种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引入外部专业力量与有利资源,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区建设的实践模式。

就效果而言,汇丰社区伙伴计划坚持以推进居民社区参与、强化居民自治为核心,有效增进了社区社会资本建设,从而实现了社区关系网络的全面形成,社区参与程度的显著提升,社区志愿精神的日渐突出,社区信任程度的逐步提高,社区归属感的持续强化以及新型社区伙伴关系的顺利构建。

从可推广性来看,汇丰社区伙伴计划在构建居民自治平台、聚集多方资源、激发社区活力、助力社区组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为其他城市开展社区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其他企业投入社区建设提供成功经验,有利于带动更多的企业、社会资源参与社区治理。同时,该计划更多地强调社会性、弱化专业性,运作模式操作性强,具备了较高程度的可复制性。

本研究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汇丰社区伙伴计划的若干建议,包括:优化资金投入的合理配备,增进各个社区间的沟通互动与资源共享,同时持续加强对社区组织的督导与支持,拓展服务受众,进一步扩大宣传与推广力度等,从而推动整个汇丰社区伙伴计划的优化与完善,以期真正形成并推广此种多方协同参与社区建设的新模式。

汇丰社区伙伴计划的实践效果

汇丰社区伙伴计划的落地,一方面得到市、区、街道、居委会等多方主体的大力支持,有效解决了社区现存的多重问题,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且激发了一批社区潜在的志愿力量,引导其积极投身于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之中;另一方面,全面发掘和培育社区组织与社区骨干,并通过多种资助与能力建设,提高其参与社区事务的意识与能力;同时,还引入了外部专业社会组织,为社区发展注入新活力,从而真正推动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区治理的理想目标。

经过对汇丰社区伙伴计划的全面梳理与剖析,课题组发现,在多重资源整合与投入、多方主体协同合作参与的基础上,该计划围绕推动居民社区参与、增强居民自治的核心目标,即实现社区社会资本的撬动与增进,最终得以在社区关系网络、社区参与程度、社区志愿精神、社区信任、社区归属感、新型伙伴关系建立等6个层面彰显多重现实成效。具体如下图2所示:

一、社区关系网络发展多元化

社区关系网络主要是指社区居民之间通过沟通互动所形成的社区支持网络和邻里关系。构建社区关系网络的关键在于居民之间的有效互动与沟通,而居民参与恰好为居民间沟通、互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社区事务的广泛参与,居民间各种形式的社会关联和人际关系网络逐步产生,同时通过团体方式即社区组织也是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有效形式,社区支持网络的构建、邻里关系的增进对于社区关系网络的培育与构建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区支持网络更加丰富

汇丰社区伙伴计划的实施吸引了汇丰银行、街道、社区居委、社区志愿者工作站、社区居民及新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到社区建设、社区治理和社区营造中来,相较之前,社区支持网络明显更加丰富和多元。

社区居民之间通过社区公益服务项目的平台进行交流互动,借由项目的形式构筑了一个非正式社区支持网络,这不仅可以给予个体精神上的支持,还可以给予彼此必要的帮助。以仁德社区“老友茶室”长者互融项目为例:一位老人在活动过程中因突发疾病而晕倒在地,在场的其他活动参与者及时拨打120急救中心,将老人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设想如果没有项目,如果这位老人一个人在家,后果便不堪设想。

对于居民来说,除了拥有居民这种非正式的支持之外,他们也获得了来自社区居委会、社区志愿组织、新社会组织等正式组织的支持。另外,汇丰社区伙伴计划的引入,使得诸如社区志愿者团队这样的社区居民组织队伍得以壮大,工作人员数量不断增加,网络更加殷实。其次,社区可链接的外来资源也越来越多,例如执行“见证金婚、弘扬慈孝”项目的社区摄影志愿者团队,还邀请到上海财经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协助完成处理图片等技术工作。

(二)邻里关系的转变

当前社会整体结构的转型,使原有的“单位制”转为“社区制”、“单位人”成为“社区人”,社会个体的原子化、碎片化日渐突出。社区居民来自五湖四海,异质性显著,再加上日常沟通交流匮乏,极大地影响了社区邻里互助关系的建立。汇丰社区伙伴计划的落地实施,一方面充分调动了社区骨干的力量,有效发挥引导者、支持者的角色,积极为居民提供多种便捷化服务,引导邻里认识、互帮互助;同时,还利用居民自发成立的社区组织及外部专业社会组织的力量,积极开展多元化的社区活动,使居民慢慢走出家门,日渐参与到多种活动之中,在丰富生活的同时,结识新朋友,共同构建社区和谐互助的邻里氛围。在此过程中,社区居委会的高度认可与大力支持为其在社区内开展丰富多样的服务项目提供多重便利。

在访谈中,某社区服务的负责人M女士表示,以前她刚搬过来时总待在家里,很少到社区走动,在接触了柔力球,开始做锻炼之后,被带动参加了社区志愿服务,进而慢慢开始参与了一些社区活动。在汇丰一期时,她申请了一个美化商业圈的社区项目,在改善社区环境的同时还结识了很多朋友,他们彼此互帮互助,一起为社区更多居民提供便利。如今,M女士又申请成立了社区拳操队,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进来。她说,以前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公益、什么是项目,也从来没想过自己会从一个社区普通老婆婆成为某个项目的负责人,而且,参加公益服务让她的心态变得年轻,生活充满动力、富有意义。

(三)典型案例——苏州狮山社区楼道文化建设

楼道作为社区综合治理的基本单位,乃是提升居民社区归属感与凝聚力的重要平台,也是实现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实践基地。由于经济的急速发展,社会结构加速转型,个体间原子化、碎片化现象日趋严重,邻里关系陌生化、隔离化,居民对于社区事务更多的是不了解、不关注、不参与的态度,明显不利于社区整体的治理进程。为此,汇丰社区伙伴计划苏州项目服务点联合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骨干共同商议,决定开展楼道文化建设,并在社区内成立了“芳邻一家”楼道文化推广社。

在楼道文化建设中,项目团队坚持民主参与、共同协商、公开透明的原则,在社区骨干或社区领袖的带领下,全幢居民齐心协力,平等相视,各抒己见,一起商讨楼道的环境改造、居民公约、文化推广等相关内容,大到楼道管理的分工,小到楼道改造地板的购买,所有决策都能有序听取楼道内每位居民的意见,全面践行了“业主当家做主”的民主形式。据项目团队H先生表示,把居民从小家拉到大家,既要提供居民参与的机会,也要给其必要的鼓励与支持,才能逐步提升大家的社区意识。在48幢楼道文化建设过程中,团队分工清晰,明确规定大大小小的事情均会以公示的形式征求居民意见,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原则,作出决策;定期召开楼道会议,商讨相关事务;建立居民公约、值班制度、日常管理制度、楼栋微信群、楼栋宣传栏等,实现了规范化、持续性、有序化的维护与管理。

楼道文化建设项目,一方面彻底改变了楼道原有的脏乱面貌,整体焕然一新,环境优化程度尤为明显;另一方面邻里关系明显改善,彼此互助关爱,和谐共处,达至“近邻堪比亲人”的程度,凝聚力提升明显;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整个楼道居民的社区事务参与意识得以加强,参与度明显提升,可谓是形成了特有的“楼道文化共治模式”,得到了社区居委会以及社区居民的一致认可。

在实地调研中,居委会Z主任明确表示,楼道文化建设项目真正实践了居民的共同协商参与,居民的自主性、自治意识明显提升,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典范。同时,社区居民对楼道文化建设称赞有加,这样的居住环境和邻里氛围让他们倍感舒适,且社区主人翁意识明显提升。而项目负责人在对项目反思中,提出未来将需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年轻力量对社区事务的参与程度。

二、社区参与程度显著提升

汇丰社区伙伴计划致力于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团体或个人作为主体申报并执行社区项目,突破了以往由政府或新社会组织进驻社区提供公共服务的传统。在汇丰二期中,五角场街道14个项目中有10个项目的执行团队为社区组织,4个项目的执行团队为新社会组织。受访者普遍认为,汇丰社区伙伴计划资金的注入,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原有的社区组织,使得他们可以更新或购买新的服务工具,将服务做的更加丰富,也能够通过微小的激励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到项目中来,成为服务的提供者或享受者,提高了居民的社区参与度、参与意识和主体地位。

例如由仁德社区个人发起,并坚持铲除小广告10余年的志愿行为,在汇丰资金的支持下发展到“随手清洁,与黑色广告说拜拜”的社区项目,使得加入清除小广告志愿团队的人数日渐增多,目前该志愿团队已有近50人,居民的社区参与程度和规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景明家园社区公益微基金的设置,在激发社区活力、提升居民社区参与意识、增进居民自治方面,可谓是功能显著。

据了解,社区公益微基金的使用权利交由居民决议会裁决分配,其采取全年长期开放申请,由居民决议会、评审机构等定期对项目提案进行集中评审,近二十个批次的评审中40个居民自发申请的公益项目得到评审通过并执行,既有效培育和调动了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骨干的服务力量,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居民走出家门,积极参与到社区服务活动中,从而为社区营造、新型社区发展模式的探索提供了良好的社区基础与发展活力。

据恩派项目点负责人介绍,该基金的运作具有一整套标准化流程,从项目初构到项目提案,再到项目评审、执行,均由不同的主体监督落实(详见图3)。

微基金的实践,不仅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关注与肯定,认为其在发动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发展社区领袖、培育社会组织等方面作用显著;同时居委会也表示,这是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途径,也是居民自治、社区治理的有益实践,后期将作进一步优化,形成南京市社区建设典范。但是,该微基金的运作也存在一定问题,未来将需要在服务受众度、项目多样性、居民参与广泛度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升级。

三、社区志愿精神日渐突出

社区志愿主义意味着居民愿意为社区公共事务无偿出谋出力。在访谈中,楼栋长X女士表示,现在社区整体的氛围非常好,居民可参与的活动越来越多,大家从以前的陌生、质疑、争吵不断到现在的帮忙看孩子、收衣服、一起参加活动,变化确实很大;同时,大家愿意积极去关注并帮助社区里面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大病人群,愿意为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比如:某楼栋有位老人在家无人照顾,楼栋长发动居民捐款,安排餐饮公司定时送餐,志愿者定期上门看护,直到联系上老人的家人。

此外,社区志愿主义的重要体现是,在社区发展中自发形成或经过培养培育,逐渐成为能满足和反映社区群众的需求,影响社区思想、生活趋势的社区领袖。他们具有某些方面的专长或能力,他们或有时间有精力,或有知识有能力,但绝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能够代表一方社区群众的某些利益要求。伙伴计划所筛选出的社区组织,其项目负责人很大程度上是社区领袖,他们通过项目活动的开展,带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引导各类社会资源进入社区,为社区的发展起到了带头作用。

例如在访谈过程中被社区居委会W先生、社区内参与活动的居民啧啧称赞的H女士就是社区领袖的典型代表。H女士退休后迅速成长为社区活动的带头人和社区参与的骨干力量。她意识到公益活动背后的意义,希望通过自身创办的社区组织引导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净化社区环境,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她之所以能够成为社区领袖,与其自身的能力和性格有关,在汇丰社区伙伴计划开展后,H女士带领她所负责的社区组织两次入选,不仅提升了自身开展公益活动的能力,而且提高了社区组织的专业性和规范性。这样的社区领袖是现代社区中涌现出来的群众精英,加以引导能够成为社区建设发展的骨干力量。

四、社区信任程度明显提高

社会学家卢曼认为,信任是一种完全从属于它自己的特殊规律的社会关系,它发生于受到个人和社会系统双重影响的互动框架之中。汇丰社区伙伴计划的进驻,促使社区居民的潜在力量得以调动与整合,居民的社区参与有效地促进了社区成员间的了解、熟悉与认同,并使得彼此之间在行为、价值观和目标等方面逐渐达成一致,为社区信任的培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居民在参与社区事务过程中,互助友爱、协同支持,社区内在凝聚力与归属感明显提升,再加上社区组织所开展的多种志愿性服务活动,从而更进一步地强化了社区居民间的信任关系。

课题组发现,大部分社区在社区建设中所取得的良好成效,离不开各主体之间较高的信任程度。包括社会组织、社区组织、恩派项目服务点以及居民、居委会在内的多个主体,其彼此间的信任程度(1-10分)在9分以上,甚至还有满分的信任。这一方面得益于居委会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对各个参与主体的放权与信任,积极提供多方面的支持与协调;同时也源于恩派项目服务点对社区组织、社会组织乃至居民的持续引导,全面培养其自主参与、自主管理意识,从而促使整个社区建设氛围尤为民主多元。可以说,汇丰社区伙伴计划极大地增进了居民间、居民与居民领袖、居民与居委会的交流互动,从而形成了熟络、互惠和相互信任的关系,有利于整个社区的和谐建设。一位项目负责人举例说,在居委干部换届选举之际,居民非常支持书记和居委干部的工作,使得居委换届选举顺利开展,避免了不少矛盾。

五、社区归属感与文化建设持续强化

(一)社区归属感的增强

社区凝聚力的提升是促进社区发展及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必不可少的因素。当前社会原子化、个体化趋势不断加强,邻里关系淡漠,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再加上社区居民人数多,管理难度大,这些问题更加凸显。自汇丰社区伙伴计划执行以来,社区居民的需求得以回应,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热情也被调动,社区参与的氛围较之前更加浓厚;社区活动的增多也使居民之间相互熟识,居民之间的关系也得以拉近。

根据对服务对象的焦点小组访谈反映,社区内很多居民之前相互之间都仅限于见面打招呼,但是项目活动开展以来,居民之间的联系得以增强,相互之间的了解也日益增多,持续稳定的项目开展使居民之间的交往也日益密切,不仅项目活动内形成参与群体的正向联系,在社区内也形成互帮互助,邻里有爱的和谐社区氛围。

如仁德社区“老友茶室”长者互融项目的一位参与者表示,虽然他现在居住的楼房没有电梯,住在高层上下楼不方便,每次都要休息两三次,孩子也叫他搬到新住处,但是他还是不愿意搬走,因为特别是自从项目开展以后,有了比较好的活动的场地,认识了新朋友,生活也很满意,自然不愿意轻易离开。可见,汇丰社区伙伴计划激发了社区活力,撬动了社区参与,通过社区公益项目带动了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和社区活动,为居民搭建起沟通交流的平台,构建起多元参与、多方受益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有利于使彼此陌生、疏远的居民成为互帮互助的新邻里,构建起守望相助的熟人社会,促进社区和谐共融。

(二)社区文化的深层影响

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促进人际和谐、增强社区凝聚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传统的社区建设往往会忽略对于社区文化的建设,居民在参与社区活动时往往倾向于娱乐性活动,参差不齐的活动水平影响了居民社区参与积极性以及社区参与氛围。汇丰社区伙伴计划遴选项目时考虑到项目活动对于社区文化的影响,更多的选择符合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项目内容,这些项目在开展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居民社区参与的热情,更重要的是使得社区开始关注自身的文化建设,寻找自身的特色,形成既符合居民需求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区文化新内涵。

此外,社区文化与社区自治精神紧密相关。比如,景明佳园社区项目初期即成立居民决议会,通过广泛宣传和推广,从134位居民代表中选出 23名决议员,并引入萝卜咨询公司,对决议员进行议事规则的学习与培训,将微基金的决策审议权交由他们,以实现由居民自己来决定微基金的审批与使用,从而真正使社区居民成为社区自治的主体。项目二期进行决议员改选,选出3名协调员和20名决议员,每两周召开一次协调员会议,定期召开提案决议会议,通过社区服务项目提案16个,培育社区骨干30多名。可以说,居民决议会的成立,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议题、积极发声提供了有利平台,有助于深化居民自治意识,推进整个社区的创新治理。经实地访谈得知,决议会的成立,使得居民社区主人翁意识日渐提升,由最初被动参加别人组织的那些关于别人、别人决定的会议,到积极参与别人组织的由大家决定的会议,再到现在自己主动发起的有关公共事件的、由自己决定的会议,可以说是形成了一个质的飞跃;同时,现有决议员逐步从50、60后老年人转向70、80后群体,尤其是全职妈妈的加入,使得决议会的代表性日渐增强。几位决议员表示,他们学会了举手发言,会上各抒己见,同时要讲尊重、讲规则、讲效率,且越来越愿意拿出自己的时间参与到社区事务的讨论之中,确实受益匪浅。居委会党委书记也认为,决议会是社区居民民主参与、实现自治的有益探索,使居民实现了从局限于个人私利到商议公共事务的转变,共同为社区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六、新型伙伴关系顺利构建

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大家对于伙伴关系的意见不一。具体可归纳为:第一,以居民为核心,形成政、企、学、社等多主体均与居民密切相连的关系网络,给予居民陪伴与支持,协同推进社区治理;第二,伙伴关系是一种参与主体关系密切、群策群力、共谋共商共治的合作互助状态,共同建立社区共同体;第三,伙伴关系即亲密关系,各参与主体间形成金字塔结构,由下至上依次为社区组织和社会组织、决议会和决议员、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居委、恩派,并要以居民为基础,恩派发挥引导与倡导作用,积极推进社区自治。虽然各主体对伙伴关系有不同认识,但核心点均在居民,立足于居民的现实需求,协助居民实现社区自治。其实,汇丰社区伙伴计划坚持以建设熟人社区为核心理念,打造政府、企业、社区、社会组织、居民、媒体等多方参与的社区共建模式,从而为新型社区发展模式提供有益借鉴。

(一)新型伙伴关系的多元主体

传统的社区建设过程中主要以街道社区办、社区居委会以及社区居民三个主体为主,街道层面上的宏观整合,社区居委会层面的中观执行以及社区居民层面上的被动接受。汇丰社区伙伴计划的进驻,一方面从理念、方法、实践路径等方面给居委会、社区组织、居民等提供了有益指导,有助于培养整个社区居民的自治能力;同时还为社区积极引入资金以及外部资源,大力培育社区自治力量,极大地提高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自主性与实际成效,也逐渐形成了居委会、社区组织、社会组织、居民、大众传媒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模式,得到了区内外的普遍认可。可见,汇丰社区伙伴计划要求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动员政府组织、社区组织、社会组织以及居民群体的力量共同开展社区治理与社区公共服务,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多元主体共同行动,在同一目标、同一共识的基础上采取共同行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街道层面担任的是协调者、监督者与培育者的角色,居委会担任支持者与合作者,社区组织及社会组织是组织者,企业等其他社会资源是合作者,社区居民是受益者与参与者。

(二)新型伙伴关系维系与深化

伙伴关系的建立与实施,最终目的在于推动整个社区的居民自治发展。多数被调研社区已逐步建立起居委会、社会组织、社区组织、居民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区治理的发展模式,并基本达成社区建设共识,一方面发展和培育了一批社区社会组织和骨干力量,成为社区自治的主力军,引导社区居民提高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响应;另一方面,社区居民自主、自治、自我服务的意识日渐提升,公共事务参与度逐步增加,整体社区治理氛围较为理想。

与此同时,对个别服务项目的实地考察发现,由居民所组建的社区组织或项目团队在项目实施中,虽然产生了一定的服务成效,但项目成果的持续性弱。由此可见,整个社区共治的实际成效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居民的社区建设、社区治理意识淡薄,未形成较为广泛的社区建设共识。另外,项目团队在运作中的管理能力相对不高,仍然需要专业项目人员的进一步引导与支持。

必须指出的是,在开展社区服务以及建立新型伙伴关系的过程中,服务主要落脚点是社区内的居民,但是要达成预期的服务成效,就必须与社区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社区组织之所以能够在社区的大海中如鱼得水,归根结底是因为社区组织来源于居民,服务于居民,社区组织早就扎根于社区。社区内各类居民群体,科教文卫组织都是具有长期服务经验并可利用的社会资源,汇丰社区伙伴计划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动员社区各类群体,而且与社区内的学校,市场组织等合作开展服务,既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同时也促进社区参与的多元化。

汇丰社区伙伴计划的可推广性

从理论层面来说,汇丰社区伙伴计划所附着的价值导向和发展方向对于引领下一轮社区建设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从实践层面来说,汇丰社区伙伴计划累积的经验和做法,对于指导更多城市的社区建设亦有很强的操作性借鉴价值。汇丰社区伙伴计划所创造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力可以体现政企合作的价值所在,为其他企业投入社区建设提供成功经验,有利于带动更多的企业、社会资源参与社区治理。其是否具有可复制性、可推广性,是该计划能否具有更广阔的空间茁壮成长的关键问题。

一、汇丰社区伙伴计划的社会意义及价值

(一)构建社区建设平台

在汇丰社区伙伴计划执行过程中,恩派项目点将社区建设各主体连接起来,承担了一种联结者和资源平台的角色。这一平台在社区建设的过程中主要起到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首先是支持的作用,传统的社区组织无法达成服务的专业性与持续性,专业的社会组织又无法进入到社区内部进行扎根群众的服务,恩派项目点不仅对社区组织进行培训促进其加深对于项目制的理解和对于规范性的关注,而且将专业的社会组织与街道、居委会对接,帮助其扎根社区,确保两个主体在开展社区服务时都能物尽其用。其次是联结的作用,恩派项目点将各类建设社区主体通过平台的作用联系起来,一方面弥补了社区组织专业性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解决了社会组织社区扎根性不强的问题,同时将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相结合共同进行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

据居委会Z主任表示,她一直期望社区组织能够更接地气,不要总是只有那么一小波人受益,社区组织应该是大家的;恩派的到来,的确给这些组织的管理、服务方式等带来了新变化,她自身对组织建设、服务项目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并期望社区组织未来能够朝着项目化、自治化、专业化、开放化的方向继续发展。某舞蹈团队负责人也表示,以前有什么都是找居委解决,现在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她们学习自主管理,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去对应地申请自身能做的项目,设计项目内容,既锻炼了自身的能力,又给居民带来了服务,组织自身也获得了发展。

(二)聚集社区资源

一个理想社区应该是一个社会资源的集合,包含各类居民正常生活所需要的资源。社区资源是指开展社区建设、社区工作所凭借的“资本”的来源,包括社区内生资源和社区外部资源。其中,社区内生资源是指社区自身固有的资源,包括社区人力资源、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社区外部资源是指源于社会的、注入社区的、为社区所用的社会资源,包括政府资源、社会组织资源和市场资源三部分。传统的社区建设模式多依赖于社区内生资源以及政府资源,汇丰伙伴计划通过“整合-合作-联合”三种方式将各类社区资源聚集在一起,合理配置,形成合力。所谓整合:就是加强社区内生资源之间的关系,使得他们之间相互密切联系,构成新的社区资源链。所谓联合就是设施共用,活动联办,成果共享;开展共住共荣、共住共建社区活动。所谓合作就是政府组织、社区组织和社会组织共同开展社区治理与社区公共服务,是社会多元主体共同行动,在一个目标,在一个共识的基础之上的共同行动。

在实施过程中,汇丰社区伙伴计划促进社区组织及社会组织将各类社区居民所需资源引入社区,加强与资源主体的合作,将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源聚集到社区中,促进社区资源类型的多元化。据某汇丰社区伙伴计划项目负责人D女士反映,原有的项目活动更多的是在关注项目承接方与服务对象之间的直接关系,但伙伴计划开展之后,项目承接方开始寻找各种社会资源一起实现项目活动的社会效应,例如他们的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就与企业、出版社、图书馆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力求与这些社会资源建立稳定的关系,将其引入社区,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促进各类社区活动的开展与宣传。

(三)激发社区活力

社区组织和社区骨干作为社区建设的关键角色和核心力量,既是社区服务、社区治理的先锋,也是加强居民与政府单位、居委会等联系的重要枢纽。一方面,所成立的社区组织在多样化服务、规范性管理、自主化参与等方面进步显著,日渐成熟,且越来越多地关注社区居民现实需求的满足,其所开展的服务活动在丰富居民生活、解决现实需要的同时,也有利于组织自身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社区骨干大多为社区党员干部,思想觉悟相对较高,甘于奉献,且具备一定的社会地位,因此,其往往能够充分发挥模范引领作用,其在指导与号召居民参与社区公益、促进社区融入、推动社区建设方面具有特殊的影响力。

社区组织带头人M女士就是典型例子:最初她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和公益服务时,身边的家人、朋友、邻里都比较不赞同,大家都说她“干嘛管那么多呢”,而她用实际行动向大家证明了她所做事情的正确性。现在,身边的朋友见了她,总会问她,最近有没有什么可以参加的公益服务,并表示要一起参与。X阿姨说,朋友们从反对到支持,再到与我一起参与社区服务,这就是大家从意识到行动的改变,这也是公益服务的魅力所在。由此可见,在社区居委会和恩派项目服务点的全面支持下,社区组织广泛开展各项服务活动,再加上社区骨干的倡导与全心投入,社区居民逐渐被带动起来,社区活力显著增强,整个社区建设的氛围得以生机盎然。

(四)弘扬志愿精神

汇丰社区伙伴计划不仅带动了更多居民参与社区活动,而且壮大了志愿者队伍。在志愿者骨干的“自愿、无偿、利他”的精神感染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志愿者队伍,为其他居民和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调研中发现,北茶园社区的“银龄乐苑”项目骨干会在清晨七点钟接到居民电话后上门理发,“随手清洁与黑色广告说拜拜”的志愿者数量不断增加等都体现了社区志愿精神的作用。此外,狮山社区X先生擅长玩弄笔墨,文采甚佳,在恩派项目点工作人员和社区居委的支持下,他申请了“正能量故事会”项目,组织大家积极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并用文字将其记录下来,在社区进行粘贴展示,宣传社区正能量,促进美好和谐文明社区建设。

此外,汇丰项目资金的注入给表彰优秀志愿者提供了条件,激励志愿者坚持做志愿服务,也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志愿队伍。

(五)助力社区组织

社会整体的自组织化程度越高,其稳定性就越强,社会活力就越大,社会管理的难度系数就越小。社区组织作为社区内部的新生力量,其在提升居民社区参与、激发社区潜在活力、优化社区发展氛围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功能。

就狮山社区而言,在汇丰社区伙伴计划落地之前,社区内已有22个社区组织,主要集中于文体娱乐方面,如广场舞队、健身操队、舞蹈队、书画社等等。虽然社区内原有自组织数量居多,活动多样,但是其实际的自主意识、规范性管理、组织能力等方面发展有限。

经过社区伙伴计划近两年的发展,社区组织转型升级:第一,组织类型的变化,由以往单一的文体娱乐性质扩展至环保、教育、文化、社区发展等多个领域,如“芳邻一家”楼道文化推广社,既丰富了社区组织的类型与服务内容,也促使越来越多的群体加入进来;第二,社区组织的活动内容越来越多地立足于社区问题与居民需要,逐步朝向社区公益服务的方向持续发展;第三,社区组织的规范性建设成效明显,由原先对项目一无所知到现在集体开展服务项目,且各项活动的设计、申请、商议、落实、收尾等工作日渐规范、系统、专业,得到了多方的一致肯定与支持。目前,项目服务点还协助7家社区组织注册成民办非企业单位,从而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六)推进社区协商共治

当前,许多社区社会组织是政府基于多种诉求而内源性成立的,社区社会组织在人力、财力等多方面都依赖于政府,而且新社会组织在进驻社区的初期也需要依赖于社区居委会帮助调动居民参与服务活动,因此社区组织和新社会组织都对基层政府有依赖性。

在上述背景下,社区居委会也习惯用传统的行政性方式自上而下地给社区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提出要求。

汇丰社区伙伴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行政化主导的社区发展模式,吸引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社区治理,由基层政府、社区居委会、企业、社会组织、社区组织、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协商进行社区治理。尤其是汇丰社区伙伴计划的实施发掘了一批社区领袖,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日常生活的观察和需求调查提出社区活动建议,并与居委会协商如何开展活动等,这为居民今后能够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奠定了基础;他们成为社区组织的带头人,积极申请服务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活动;同时,他们还积极引导身边居民关注社区、参与社区服务,发挥自身潜在的优势力量。

可以说,社区领袖的出现,用自治意识影响居民自主意识,用实际行动影响居民行动,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之中,共建社区共同体。

并且,该计划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给居委会、社区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输入了协商共治的理念。此外,居委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渐发觉与居民领袖协商合作可以减少以往自上而下工作方法产生的矛盾,可以减轻工作负担,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二、汇丰社区伙伴计划的可推广性

在社会转型、单位制解体、原子化个人的今天,社区及社区居民对于社区服务、社区自治、社区互助及打造熟人社会有巨大的需求,全国各地区在党中央的号召与指引下,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区治理实践模式探索,成效各异。那么,汇丰社区伙伴计划与其他社区治理项目模式相比而言,又具有怎样的特色与推广优势呢?

为此,课题组将汇丰社区伙伴计划与深圳市龙岗区“民生大盆菜”社区治理模式、南京市翠竹园参与型社区建设、广东省“集思公益 幸福广东”——支持妇女计划进行横向对比(详见表1),从而更为全面地呈现汇丰社区伙伴计划的发展优势与推广价值。

经对比,不难发现,汇丰社区伙伴计划作为政企合作共建的有益探索,更多地强调社会性、弱化专业性,运作模式简单易操作:汇丰银行和政府合作出资,资助汇丰社区伙伴计划,恩派(新社会组织)作为整个计划的统筹运营方,负责通过公开招投标的形式发包,居民代表、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会组织应标,为居民提供服务,进而激发社区活力,撬动社区参与,打造熟人社会。可见,这一模式致力于社区营造,不强调所谓的专业性,易推广。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构建社区枢纽——社区伙伴计划的进驻

汇丰社区伙伴计划在实际落地后,已然成为社区的核心枢纽亦或是孵化基地,其在推动居民自治、创新社会治理过程中功能显著,主要呈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资源集散点。社区伙伴计划的到来,既直接为社区带来了资金、人力等多种资源,也充分挖掘并整合了社区内外部的资源力量,将其引入至社区服务中,全面致力于社区建设,进而形成了较为集中的资源网络,而该计划便成为资源的集散点,拓展并引入资源的同时,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为组织及居民提供相应的资源协调与保障。第二,社区力量孵化地。在资源整合与供给的基础上,恩派项目服务点专业团队有效调动了社区骨干与社区优势,围绕社区需求优化规范已有社区组织、引导建立新型社区组织,实现社区组织在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形式等多方面转型升级,这就明显壮大了社区自治的力量,为支持更多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促进自治平台——社区伙伴计划的实施

作为社区建设的枢纽,汇丰社区伙伴计划的运作不仅为社区构建了资源基地和孵化基地,同时也无形之中产生了社区居民自治的运行平台。首先,项目点团队尝试嵌入体制内,用自身的价值理念、管理方法、实践行动以及服务成效影响基层政府和居委会,改变传统的社区管理体制,放权于民,从上而下推行社区自治建设。其次,项目点团队从自身出发,积极引导社区内部的民主共建意识,将更多社区建设的权利交由社区居民,给居民提供参与社区事务和社区治理的机会,并给予资金、知识、技术等方面的资源支持,且在必要的时候还会提供专业的指导,鼓励、协助居民完成相应的事务,进而逐步提升居民的自治能力。两条线并行的实践方式,能够较好地实现上下有机结合,从上支持,从根发展,从而真正推进居民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实现社区治理模式的创新。

(三)合理利用社区自生组织

在传统社区建设的过程中,社区组织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的社会治理背景下,强调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社区组织的重要性再次得以诠释。首先,社区组织是推动社区发展的主要力量,从“大政府,小社会”向“大社会,小政府”的转变,越来越强调社区组织及社区居民成为参与社区事务治理的主要力量,社区组织成长为居民利益的维护者和代言人,社区组织成为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载体,社区居民借助社区组织形成自我管理意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其次,社区组织是社区文明及社区公益的倡导者,社区组织的非营利性、参与性、自治性等特征不仅维护了社区居民的公共利益,而且有助于社区形成关心公益,照顾弱势,奉献爱心等核心精神。社区伙伴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注重发展和支持社区组织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借助社区组织的日益发展推动整个社区的居民参与和社区治理。

三、汇丰社区伙伴计划推广的必要条件分析

(一)基层政府信任与支持

纵观各地汇丰社区伙伴计划,其无论是获准进场,还是过程实施都离不开基层政府的信任与支持。具体而言,在政府主导负责、社会协同参与的社区建设格局下,汇丰社区伙伴计划的推行开展既需要基层政府在体制机制、资金、场地、人员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基层政府对汇丰模式的理念、机制与方式方法的高度认可,以及新型政社伙伴关系的建立。特别是这一新型政社伙伴关系的确立,才使得社区建设工作注入了更多的活力,撬动了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

(二)合作企业的持续资助

汇丰社区伙伴计划实现了政府与企业资助两种筹资渠道的融合。自2012年以来,汇丰银行作为合作企业先后投入3000万,撬动地方政府配比资金1106万元。正是因为汇丰银行的持续资助,使得政府配比资金即两种筹资渠道的融合成为可能,进而为汇丰社区伙伴计划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另外,也正是因为汇丰银行的持续资助,使得汇丰社区伙伴计划既体现了出资方和支持方的意志和引导,又最大限度地创造了公平竞争的氛围,尊重各类社会组织运营的自主性与服务的多样性、持续性 ,并寻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点。

(三)新社会组织的统筹协调

新社会组织即恩派在汇丰社区伙伴计划中起到中间桥梁的作用。作为整个计划的统筹协调方,一方面,既需要其向上联络对接基层政府组织,共同协商,并与之达成共识;另一方面,也需要其与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居民领袖、志愿者等联络沟通,与之同行,共同撬动社区参与。作为社会组织的恩派,应当置于当代中国社区建设的时空坐标之下,除熟悉政治外,其自下而上的工作模式以及社会性、公共性逻辑对于汇丰社区伙伴计划更是不可或缺,也正是因为这一逻辑,才使得汇丰模式与传统不一,而是别具一格,具有如此活力和生命力。

(四)一套成熟的运作模式

除上述各主体的通力合作之外,汇丰社区伙伴计划的推广还需要提炼出一套成熟且操作性强的运作模式。该模式的理念目标、参与主体、各方关系、合作机制、运作程序、资金来源和使用等都需要逐一梳理出来,为模式推广提供基本框架。但必须加以注意的是,由于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重差异性,势必不可盲目照搬,而要更多地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则,围绕社区建设所需,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将标准模式加以引入,创造性地形成以社区为本、以居民为核心的在地发展模式,各地“和而不同”,以切实达成计划的最终目标。

值得讨论的是,社区类型在汇丰社区伙伴计划推广的必要性如何?不难发现,汇丰社区伙伴计划第一期和第二期选择的试点社区基本都是城市社区中发育程度比较好的社区,很多社区在汇丰模式没有引入之前,其本身的社区参与度已相当可观,汇丰模式更多的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与第二期汇丰社区伙伴计划已经开始尝试在基础相对一般的社区实施一样,社区类型在整个汇丰社区伙伴计划推广中的重要性可以不予过多考量,但是目前形成的“成熟社区——不成熟社区”两步走战略也是值得推广借鉴的。汇丰社区伙伴计划在锦上添花之外,更应该突出雪中送炭,从而更好地呈现该模式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汇丰伙伴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伙伴
新伙伴
我的好伙伴“苍苍”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汇丰总裁 年后搬回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