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不一样的故事,一样的付出和感动!

2016-05-30 14:06
社会与公益 2016年9期
关键词:洪灾救灾物资

“何为尊严:在衣食住行的小事里”

肖威,24岁,现居四川凉山,做救灾专岗一年零八个月

7月长江流域的洪灾重,我被调到湖北协助救灾。在麻城救灾的时候,有一天去乘马岗镇小寨村挨家挨户地发物资。有一户的男主人接过物资,激动地告诉我说:“我们一家三口已经在这家住了差不多二十天了,每天都吃主人家的粮食、用主人家的日用品。我一个男子汉都很不好意思了,今天你们这些物资送给我了,今晚上,我就可以请主人家吃我的米、用我的油炒菜啦。”

在这样的时刻,一句“用我的”正是我们行动的意义所在,恢复尊严就是从这些小小的百姓的衣食住行上去,让他们不用为生活小事而担心和顾虑。

“如果你真正喜欢,希望你能坚持下去,有时你的一句话或一个微笑就能帮助受灾的人恢复勇气。

“孩子很小:但懂事更早”

陈旭 26岁 宁夏银川 做救灾专岗两年零十一天

在江苏盐城,第一个儿童服务站搭建起来之后,

我们坐在操场上吃晚饭,

几只白馒头,感觉吃出了人生百味

2016年6月下旬,江苏盐城发生了罕见的龙卷风,我作为第一梯队前往盐城。到达灾区的第二天,灾区实施车辆戒严,我们徒步了五六公里到达重灾村评估。在一户人家里,老奶奶的屋顶整个被掀翻了,屋子里边的东西尽数被损坏,被褥都被雨水打湿了,老奶奶含着泪给我们讲述发生灾害的情况。

奶奶的小孙子正在喝矿泉水,应该是这两天刚发的救灾物资。他看到了我,马上蹦跳着进屋给我拿了一瓶水,说大哥哥你辛苦了,给你喝水。

还遇到一个孩子,他在当地县城读高一,有一天他和爸爸一起来捐款。我们跟他闲谈了一会,我就问他你愿不愿做我们的志愿者,协助发物资,给我们做做翻译,因为苏北话真的很难听懂。这孩子一口答应,结果这一天是发物资最顺利的一天,一个孩子帮忙搞定了一个村的8个村民小组。

“兄弟,你真的准备好做救灾了吗?它是最锻炼人的行业,准备好了你就来吧!

“悲伤成河:但人在家就在”

郭为 33岁 现居昆明 做救灾专岗4年

7月,长江流域多地发生洪灾,我们刚结束了云南的救灾工作,转战湖北协助这里的救灾工作。在麻城老区顺河镇,麻城义工联和我们一起走访了重灾区西张店的安置点。在这里我们认识了方娥荣一家。

方娥荣今年49岁,是这家的女主人。他们一家共四口人,丈夫在河北打工,小孩参军了。丈夫谌大哥的哥哥有智力障碍,时常需要人照顾。洪水快涌进来的时候,方娥荣连忙跑到二楼拉着哥哥往楼下跑,就是几秒钟的时间里,整栋房子全部坍塌了。他们跑出来的时候,什么也没有带,只带出了哥哥。

在河北打工的丈夫看到家里发洪水的消息心急如焚,但是电话却怎么也打不通。同在外打工的乡友来电话告诉他,你家房子全塌了。他坐了二天三夜的火车赶回家。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打工20年才建起来的房子被洪水冲毁,家里什么也没有留下,眼泪禁不止流。然而看到爱人和哥哥还是好好的。他含泪说:人在,家就在!

“这里,不缺少理想和热情,缺少的是理解和坚持。

“苦难重叠:灾害和贫穷叠加的生活”

卢少鹏 23岁 现居贵阳 甘肃天水人 做救灾专岗两年

救灾这么多次,最忘不了的还是2014年鲁甸地震,当时我刚做专岗。8月27日,距离地震发生已经过去了24天。当时我们发放物资的行动已经快要接近尾声。那天晚上与暴雨搏斗了一晚上,第二天起床之后的任务是去做回访,前一天刚在这里发了物资。

刚出发没多久,就在山路上遇到了杨大哥。他身患残疾,不能走路,只能靠着双手用力向前支持前行。我们相遇时,杨大哥他“走”累了正蹲在路上休息。

看见我们要往村子的方向去,就拉着我们问了起来。我们索性也跟杨大哥一块坐下,跟他问问村里的情况。他告诉我们,家里头就只有他和弟弟两人相依为命,弟弟平时在外面打工,自己一个人在家里面,守着几个核桃树。

聊了一会我们准备起身出发,杨大哥和我们同路,我就背起了杨大哥,当他的身体和我的身体接触时我被吓坏了,33岁的杨大哥身体的重量好像还没有我们发的彩条布重。一路上聊着走着,走到一半时感觉自己的后背有点湿了,自己以为是汗流出来了,但是听到杨大哥哽咽的声音才知道他哭了。

后来杨大哥告诉我们,8岁那年父母相继离开,在杨大哥的记忆里面从小到现在从来没有人背过他。等到了他家把杨大哥放下时,他的两只眼睛已经哭得红红的!而我们在这短短的6公里山路上面(坡度有60度)足足走了近3个小时。

来到他家时,房子已经倒了,两张简易的塑料纸搭起了一个临时住处,里头有刚刚发的折叠床和一些水,其他什么都没了。

“如果真的要来做救灾,你要忍受苦和累,以及有时候的不被理解。”

“意外收获:这么多人来看我们”

苏惠琴 42岁 甘肃平凉 壹基金联合救灾甘肃伙伴 3年

2016年7月,华北洪灾严重,我跨省来到河北井陉县,协助救灾。那天是去南障城镇大王帮村做评估、发物资。刚到村里,村支书和村民们积极准备发放事宜和发放名单,在村委会门口有一户村民家门口坐了几个妇女,当地志愿者给她们介绍我们是从甘肃来的。我也不客气,坐下和他们一起聊天。有一位大娘说道,这次洪灾损失严重的不只是房子,而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田地,很多地的土质层被水冲的只有裸露的石头,根本恢复不了。

洪灾让她们损失了,但他们有意外的收获就是这么多好心人来看她们,让他们很感动。他们还有些好奇我的民族服饰和为啥来做这件事,我说这是我的工作,你们受灾了,就应该得到外面的援助。

“想告诉你,救灾很辛苦,得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专业的救灾经验和服从统一管理,如果可以做到,那么就跟我一起来吧。

“相濡以沫:有些感情在苦难中升华”

袁斌 23岁 现住甘肃兰州 做救灾专岗两个半月

我刚做救灾专岗不久,还没来得及参加本省的救灾,这次就被调去江西、河南跨省工作。人在面对这些灾害时,除了痛苦,可能还会让有些本能的情感会更强烈。最受打动的是在河南安阳赵家河村,给当地受灾群众发完物资后,入户去做回访。当时和我聊天的是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家里只有他和老伴相依为命。

他告诉我洪灾发生当天雨下的非常大,院子里的水已经溢过门槛,往屋子里倒灌了,自己活了80多岁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雨。他自己耳背,腿脚不好,老伴心脏又不好。当时非常害怕,想往出跑,但想想又无处可去,只能拉着老伴手待在家里。后来当我们给两位老人送完物资告别的时候,两位老人出来送我们的时候,还是互相拉着手出来的。那一刻,很受感动。

“爱的箴言:一句谢谢,肩上责任重”

岳雷 32岁 吉林长春 壹基金联合救灾吉林伙伴 3年

身在东北的我,今年夏天在江苏、湖北救灾,加起来一共有一个多月了。南方气候潮湿,来了之后身上还长了很多湿疹,其他都还行,能克服。救灾路上,遇到不认识的人,他们知道我们是来救灾的,都非常客气,在有些店里吃饭,老板看我们穿着救灾马甲,都不肯收钱,还一个劲地说谢谢。

在湖北时有一次就是这样,车开了100多公里要去汉川垌冢中学安置点,快到了发现桥被大水冲了,那时已经下午两点了,车上也没吃的,就折回前面路过的一个小卖部,买了方便面请老板娘给点热水泡上。老板娘很热情,招呼我进店里坐,她看到我马甲上的救灾字样就问起我来了,我告诉她我们来这儿是救灾的,过两天要发物资,这两天先来了解情况。老板娘一听特别激动,又拿一瓶饮料给我,一个劲地说这钱肯定不能收,你们是来帮我们的啊太谢谢你们了。

“助人自助:她家受了灾,她还来救灾”

张军 35岁现居住合肥 做救灾协调人4年

安徽今年的洪灾也多,但中间还是跨省到江苏、湖北、山西去协助救灾。受灾的百姓苦,辛苦打工几十年造的房子,一夜间就没了。但是做这行工作,却能看到不一样的事情。有些受灾的同胞,他们自己还成为了救灾人,一起行动。在河北井陉救灾时,就有一位志愿者杨艳莉,本身她自己老家也是受灾的,她第一时间停工回家乡救灾,做我们的志愿者,帮忙协调了很多事情,比如招募当地的志愿者、找仓库、协助发放物资做评估,还做向导做翻译。

她不仅自己来,还带着老公和女儿一起奋战在救灾一线,真是第一个到的,最后一个离开的。这救灾工作不容易,年轻人如果想来的话,我就跟年轻人说一句话:把身体练好再来!

猜你喜欢
洪灾救灾物资
航母救灾
浅论执法中队如何在洪灾中发挥能效
How to survive a flood 如何从洪灾中活下来
How to survive a flood如何从洪灾中活下来
防汛救灾 应急先锋冲在前
灭火救灾分秒不能耽误
被偷的救援物资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救援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