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未来社会的“强力补丁”

2016-05-30 14:06葛江霞
社会与公益 2016年9期
关键词:宋庆龄基金会星巴克年轻人

葛江霞

7月29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和星巴克咖啡公司共同发起的第二届星巴克中国青年领导力发展项目全国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历时8个月,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的杜芳等十位青年学子最终荣膺“年度星巴克青年领袖”。友饭、源莱、i拍三个公益项目分别赢得了此次大赛的冠亚季军。第二期星巴克中国青年领导力发展项目划上完美句号。

“数据”话说项目影响力

据了解,此次进入全国总决赛的学生实践项目由三次路演评比、网络评选及高校推荐产生。自2015年11月,第二期星巴克中国青年领导力发展项目启动以来,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及长沙五个城市的10所高校成功举办。共有500名大学生组建了100支公益团队,积极展开调研、实践和项目路演。

从创意到设计再到实践,同学们共计走访了100余个社区和学校,服务了超过10000余名群众,收获了11万余次网络点赞,获得了30余万次关注。

同时星巴克青年领导力项目作为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星巴克咖啡公司共同推出的对中国大学生领袖人才的培养计划。由星巴克基金会在赠与亚洲设立的星巴克基金提供捐赠资金,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开展实施项目。该项目共计投入150万美元,为期三年,将有1500位来自全国各大城市和农村,包括贫困地区或家庭的大学生从中获益。

据悉, 未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将继续携手星巴克咖啡公司,支持中国青年大学生的成长与成功,助力青年大学生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有效提升他们的沟通协作能力、商业智慧、社会责任感,实现青春梦想。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井顿泉表示:本次比赛让人十分惊喜,青年们凭借自己的专业特长,将新媒体技术、软件开发等知识运用到所选的课题中,创造性的设计了一批公益倡导类和互联网公益类的项目。真真实实的做到了从思维到行动上的创新与公益践行,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能力。

星巴克中国副总裁崔复秋说:星巴克中国青年领导力项目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两年。一路走来,看到同学们的成长和收获,令我们倍感欣慰与喜悦,也让我们更加确信将“支持青年”作为星巴克社区投资的战略重点的必要性和持续性。

世界冠军“跳水皇后”高敏现场寄语青年,她说:作为团队,队友之间相互理解、信任非常重要。青年们要保持谦逊与坚强。在我们的人生当中,包括我自己,遭遇挫折和困难的时间远远多于我们闪光的时间。因此,输比赢更需要勇气。在场的各位,不管今天你是赢还是不赢,你要问一下自己,有没有做最好的自己,最重要的是,你们有没有成为问心无愧的自己。这个过程将成为你们终身难忘的回忆。

学员田旭:“在‘挑战21天+之前,我上台演讲总是紧张,参加“演讲口才”组之后的21天里,我克服了许多困难,锻炼了自己的演讲能力,同时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兄弟姐妹,我很自豪。”

青年人 成就“社会”力量

参加决赛的12组小故事呈现12个公益项目,由此奏响了青春与公益的盛夏乐章。

用他们独特的视角,怀揣公益的情怀聚焦弱势群体的同时,更是将视野扩展到草木染工艺、剪纸艺术等中国传统文化。他们将专业与新技术相结合,发挥青年丰富的想象力,在创新发展公益项目中将青年梦想与公益相融合,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友饭、源莱、i拍三个公益项目分别赢得了此次大赛的冠亚季军。

“友饭er” 老年人暖心 年轻人暖胃

他们(老友)——生儿育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风吹白了他们的头发,时间压弯了他们的身躯,在路口的等候便是他们最习惯的动作。他们(饭友)——背井离乡,在外漂泊,一个人在繁华的车水马龙里游走,一个人默默的忍受这一切,然而心中抹不去的却是那一份家的温暖。

他们一样的孤单,他们一样的寂寞,他们一样的需要陪伴。而友饭er正是这样一个将老年人与年轻人联系起来的平台,年轻人用APP订餐到老人家付费蹭饭,并且通过陪老年人聊天,帮老年人做家务的方式获得“折扣”,老年人通过APP接单获得年轻人的陪伴和一定的收入,最终达到“老年人暖心,年轻人暖胃”的目的。

友饭er:品质优饭儿,团队有范儿是一个致力于老年人暖心,年轻人暖胃的项目。团队成员有:西南民族大学李晶、高慧宇、张永鑫、庞晓萌、左曜洲。

"友饭er"的团队宗旨是:温暖老年人,感动年轻人。

友饭er团队谈起选取这个项目的初衷时说道,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孤老问题、空巢老人问题成为普遍现象。同时,学校许多同学和身边年轻的朋友们总是谈论想念家人和家里的味道,友饭er团队就下定决心要为老年人和年轻人搭建一个互相帮助的平台, 于是小而美的友饭er就诞生了。

“友饭er”在项目进行中所运用的运营模式主要借鉴时下流行的Uber模式,Uber解决了乘客"乘车难",司机"客源少"的问题,“友饭er”解决了老年人"生活难",年轻人解决"吃饭难"的问题。在此模式下,老人相当于车,年轻人相当于乘客,老人每天可以设置自己的菜品,设置名额,年轻人吃饭需要报名预约,预约成功"约饭"完成。"友饭er"的老人可以从项目组或社区获得餐饮补助津贴,年轻人则可以通过帮助老人做家务等获取"优惠券"。正如Uber对自己的定位不仅仅是一款打车应用,而是"为乘客提供一种高端和更私人的出行方案"。"友饭er"的定位也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关于餐饮服务的项目,而是解决社区中退休老人、失独老人、孤寡老人和独自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大学生的核心需求——即对家庭温暖的渴望与依赖,让孤寡老人老有所依,感受到子女的陪伴。

“源莱”

——源是源头,万物之源,莱是草木,万物生长,取草木自然之颜善行尽染即为源莱。

传统文化之根不可丢,民族文化之本不能忘。在现代技术的冲击下,诸多传统民族工艺正逐渐从人们日常生活中隐去,成为书本里的冷知识和博物馆的陈列品,他们却逆着潮流,回头去寻找旧时光里的传统手艺——草木染,并借此吸引更多人关注传统工艺与民族地区。

今年3月份开始,周娜和同校的刘小迪、宁寿林、张彪、许震在老师张婷婷的带领与指导下参加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星巴克青年领导力项目,他们决定要传承中国传统印染工艺——草木染,并通过义卖来帮助民族地区。这个公益项目被取名为源莱。

目前,通过团队染布、进社区请会缝纫的阿姨制作,团队已经制作了手帕、丝巾、t恤等物品。通过与线上线下的店铺合作,“源莱”团队已经筹得了一些义卖款,不久后,他们将带着义卖款去贵州毕节圆自己的公益之梦。谈到未来的规划,周娜说:“义卖款并不准备直接捐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准备利用这笔义卖款培训一部分民族地区青少年成为导赏员,为希望了解民族传统风情的人讲解民族文化之美,以此来吸引更多人关注传统工艺与民族地区。”

“i拍团队”

i拍团队由华南师范大学李静、张奕林、吴秀婷、古灵斌、郭键怡五位同学组成。他们致力于通过推广非视觉摄影,传播尊重差异的理念,促进残健间的和谐。

原本“非视觉摄影”只是项目原计划中的一个小专题,他们本想以摄影为原心,辐射到各个弱势群体,让其接受美学教育的同时,发出自己的声音。但这种理念显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它无法直接触碰到某个社会痛点、团队资金不足、目标受众模糊……

经过激烈的讨论、推翻、重建下,i拍团队发现,“非视觉摄影”确实能满足视障群体的某些精神需求,而志愿者们的深刻感悟与主动尝试非视觉摄影,也让他们瞥见非视觉摄影与健全人之间的火花。

他们做出了一个极其冒险而慎重的决定,i拍要缩小项目范围,专注做“非视觉摄影”——这个看似偏门而生僻的公益主题。这条路必定艰辛,但他们说:“用创意、有趣、新的路径去解决某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是年轻人应有的态度和能力。”

两个月里办了五个活动,在十分有限的时间里,i拍依然坚持认真打磨每一个活动,除了让它顺利举办以外,还坚持创新,落实每一个天马行空的灵感。比如,i拍团队逛完3D打印展后,冒出了在特殊教育领域引进高新技术的想法,获得了3D打印公司的认可和第一笔资金赞助,弥补了视障群体自助欣赏自己的摄影作品时的障碍。

开源课堂的高效传播模式,非视觉摄影跨学科的尝试,感情切入的课程体验……i拍的每一个成员都仔细观察生活中的每一次体验、每一个细节,思考迁移后,把新的灵感注入到项目当中。

i拍的每个成员在校内都非常活跃,有学生会主席,有兼职辅导员,有兼班,研究生……大家都很忙,甚至有小伙伴身处三个省级项目,这是优势亦是小小阻碍。但i拍不仅仅是一个项目组,对于每一位成员来说,它是一个充满归属感的家。在这里,脆弱会得到包容,灵感会得到赞赏,辛苦会得到体恤。

猜你喜欢
宋庆龄基金会星巴克年轻人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于群出席日本关西宋庆龄基金会成立仪式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蝴鰈飞啊飞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慈善文化传播基金
作品五
年轻人如何理财
全球最大星巴克里面到底怎样?
星巴克的成功与其独特企业文化分不开
推广中医进万村或一户一中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