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野蛮人》中的精神生态危机解读

2016-05-30 14:22谢姣姣吴玲英
科技风 2016年9期
关键词:生态危机生态批评库切

谢姣姣 吴玲英

摘 要:南非作家库切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是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近年来国际国内对他及作品的研究已成为热点。《等待野蛮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中体现了作者对生态环境的担忧,并折射出对人类精神生态危机的忧虑。本文拟选取生态批评视角,从文本出发,探讨人类社会的精神生态危机。

关键词:库切;生态危机;生态批评;精神生态

库切的布克奖获奖小说《等待野蛮人》讲述的是一个在边陲小镇上发生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老行政长官原本过着平静的生活,但是以乔尔为代表的帝国及其军队的到来却打乱了他的生活。帝国军队打着镇压野蛮人叛乱和保护小镇居民的幌子,疯狂地抓捕野蛮人并对其进行严刑拷打。期间,老行政长官也因为送被遗弃在小镇的野蛮女孩回家而被冠以“通敌罪”,受尽折磨,最后与帝国彻底决裂。在这一过程中,小镇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原本来自帝国的文明人成了真正的野蛮人,而原本友好、富有同情心的小镇居民也沦为了一群冷漠的麻木的看客。

因此,本文拟选取生态批评的视角,从文本出发,着重从精神生态方面探讨《等待野蛮人》中体现出的生态危机问题。

一、野蛮的帝国——精神生态的沦丧

一谈到生态危机,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自然环境的恶化。纵观人类文明史,我们会发现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变革都是一部自然的血泪史。为了自身的目的,人类贪婪地掠夺着自然中的一切,却忽视了其对自然和自身精神生态带来的伤害。

正如《等待野蛮人》中描述的那样:帝国的扩张毫无疑问给自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忽视自然规律,把自然当作实现目标的手段,最终他们也将付出沉重的代价。恩格斯对此作了深刻的分析,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然而对自然的破坏仅仅只是生态失衡的一个直观的表现而已,小说中人与自然的生态危机的出现主要是源于帝国的不当的行为。深层生态学家纳斯认为,人类对物质和权力的欲望不仅降低了他们的道德标准,而且囚禁扭曲了他们的内心。因此,人类内心的精神生态危机才是造成整个生态系统危机的真正根源。为了使整个生态系统保持平衡,我们应该要把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精神世界结合起来。

在《等待野蛮人》中,帝国及其军队之所以会施行暴力,对野蛮人极尽折磨乃至失去人性,其根本在于帝国的权力与欲望。他们想要扩张他们的领土,想要把野蛮人驱逐到更偏远的山林。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他们不惜一切代价,首先是制造野蛮人反叛的谣言以迷惑边境的居民,为自己制造出兵的借口。然后是疯狂地抓捕野蛮人,审问他们,为了获取帝国想要的真相,不惜施以极刑,甚至将囚犯身上刻字,进行公开审判,以至于最后鞭笞和踢打都不能满足他们扭曲的内心,残暴的乔尔居然妄图用一把四磅重的大锤去砸那些无辜的人。

小说的最后,行政长官认为,他自己是帝国“宽松时期的一个谎言”,而乔尔上校则是帝国在“寒风吹起时表露的一个真相”。这个真相是残酷的,是人类因欲望而失去人性,精神生态沦丧的赤裸裸的写照。

二、麻木的小镇居民——生态自我的丢失

生态自我是生态批评中的重要原则之一。批评家们认为,要实现精神生态的平衡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推动生态自我的实现。这一过程需要我们多为他人考虑,也就是利他主义。

在小说中,原本是友好而富有同情心的小镇的居民却刚好丢失了生态自我。他们清楚地知道,所谓的野蛮人其实就是生活在边境的渔民和游牧民族,然而在帝国的谣言的诱骗下,他们开始对野蛮人心存恐惧。边境的男人们甚至都会想象野蛮人会跑到家里来打砸抢劫、放火烧他们的房子。接着他们明知道帝国是一切残暴的制造者,可是当他们看到被带回来的囚犯时,他们居然欢呼围观,成为了一群集体围观者。甚至他们“一拥而上或是自己上去动手或是等警棍传过来”对抓捕的野蛮人轮流行刑。而对行政长官的被捕和被折磨,他们更是一群麻木的看客。他们与行政长官相处几十年,清楚地了解其为人,但是当行政长官被乔尔以“通敌罪”抓捕而施刑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他辩护。他们反而成了帝国对行政长官精神羞辱的帮凶。当行政长官被绞索吊着在梯子上受罚的时候,围观的人群居然把他当作“猴子”一样戏耍。他们把这个当作了一场节目,“谁不想看一场好戏呢?在这场由我们的新政权上演的充满下贱、痛苦和死亡的好戏里,我(行政长官)有什么政绩会被人们记住呢?”

因此,小镇居民虽然也是帝国的受害者,可是他们的好奇、无动于衷以至于麻木致使了他们生态自我的丢失。这种在压迫与威胁下群体性的生态自我丢失及其引发的人类精神生态的失衡,正是在向我们展示所谓的人类文明进程中自身的得失。

三、结语

库切是一位富有同情心的生态主义者,在《等待野蛮人》中,库切用他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在帝国的残暴统治下千疮百孔、民不聊生、荒漠遍野的边陲小镇的画面。这个画面的始作俑者正是人类内心的欲望,这也直接引发了人类精神生态失衡的危机,而自诩为文明人的帝国则是操刀制作者。

小说详细的情节透过厚重的语言表述,清晰地体现了库切对于人类精神生态失衡危机的担忧以及对和谐的、平衡的生态精神的期盼。

参考文献:

[1] 冯志红.生态视角下的库切小说[D].开封:河南大学,2010.

[2] 何兴华.论J.M.库切的生态思想[D].青岛:青岛大学,2008.

[3] J.M.库切著,文敏译.等待野蛮人[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

[4] 冯耀贤.老行政长官的自我拯救之旅——荣格心理原型观照下的"等待野蛮人"[J].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

作者简介:谢姣姣(1981-),女,湖南衡阳人,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职研究生,湖南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吴玲英,女,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英美文学学科方向带头人。

猜你喜欢
生态危机生态批评库切
库切《耻》中的空间政治书写
复魅与拯救:库切“耶稣三部曲”的现代性危机和后世俗希望
库切《耻》中的凝视之耻
有“情”之士的无“情”之作:库切的卡鲁情怀与文学生产
我国网络生态危机治理路径探析
读者的不同思维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消费理论光芒与缺陷并存
科马克?麦卡锡西部小说的生态批评解读
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自然生态观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反乌托邦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