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政府官方微博的公信力探析

2016-05-30 14:51米鹤李保平
科技风 2016年9期
关键词:公信力

米鹤 李保平

摘 要:政务微博是我国政府网络执政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公信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职能的履行情况。通过对@中国广州发布进行观察,以权威力、认同力为角度,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其公信力进行分析,得出其权威力较高,认同力相对缺乏的结论,并就此结论提出了要优化信息处理以及提升回应力的建议。

关键词:公信力;权威力;认同力

微博作为自媒体平台对政府执政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产生了政务微博,而其公信力会影响其运作和发展。基于与政务微博公信力相关的603篇文献的检索整理,我们发现了政务微博公信力研究主要从与政府公信力的关系这个方面出发[ 1 ],从研究性质来看,定性分析多于定量分析,研究方式上来看,实例研究居多。

本文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中国广州发布为例,从“点”入手,用定量来分析政务微博的公信力,完善政务微博对这方面的研究,并为提升其公信力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研究方法

公信力在其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具体定义[ 2 ]。结合自媒体特性,对政务微博的公信力进行定义:政府开设微博后的信息权威力,以及作为自媒体与公众互动时的认同力,由此产生的对该政务微博的普遍信任感。

本次研究的平台为新浪微博,选取了@中国广州发布为观察对象,但主要通过与普通网民、“大V”、传统媒体的官博之间的关系进行测量。本次研究的观察期为:2015年2月1日至7日,共计一周。

在观察期内,共有21045名网友与@广州发布建立关系,我们使用了随机不等距抽取的方法进行观测,@中国广州发布在4日的时段内没有发布消息,所以抽取到的网友分别为:@聋子的打听、@ccayl、@仲夏1993、@刘伟67731、@London、@小杨2012。“大V”则是通过对建立关系的认证用户进行选取,其中比较活跃、粉丝数较多的,并与@广州发布进行两次及以上的互动的用户被选取为我们的样本。

本文通过社会网络方法的关系矩阵分析法来进行测量,为此,我们建立了公信力评估指标体系:

社会网络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关系中的用户地位以及与其他网络内用户的方式来得出结论,而建立关系矩阵是最基本的,在矩阵中,行、列代表相同的用户,排列顺序也全部相同,其中的关系用1、0表示。再根据我们构建的社会网络中不同用户间的关系,通过他们的互动建立我们的关系矩阵,之后就可以运用ucinet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得出结论。

二、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我们建立了自己的三级指标。通过测试@中国广州发布在网络社会中的地位与其信息的被信任度,最后得出@中国广州发布的权威力较高这一结论;再通过测试其与网络社会中普通用户、“大V”、传统媒体官博的交互行为,得出了关系发生频数多,但内在联系较少,认同力有待提高的结论。

(一)权威力

“权威力”在本次研究中解释为对舆论的引导、控制力,以及发布信息的被信任度,而“权威力”主要脱胎于社会网络分析中的“中心性”。居于网络社会的中心意味发布的信息更具权威性、可信度。而测算“权威力”的三级指标有:点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接近中心度。

1)点度中心度(Point centrality),在网络社会中,点度中心度越高,该用户便更能够掌握、控制更多的资源。通过对点度中心度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得知@中国广州发布能否有足够的能力去引导、把握舆论方向。

经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在@中国广州发布、其子发布以及网友这三者的比较中发现,网络社会整体的集中度很高,中心势(Network centralization)达到了91.67%,而无论是点出度(三者比例大致为9∶1∶0)还是点入度(3∶3∶1),都要高于其他用户,这说明其“权威力”可见一斑,由其发布的消息能够得到更高的响应。而在@中国广州发布与传统媒体官博的比较、分析中,中心势为66.7%,说明在本次观察期间,@中国广州发布在网络社会中的地位是最高的,有着最大的权力和最高的权威。中心势为66.7%,要低于第一组对比的91.67%,这说明,传统媒体官博的影响力比个人用户要明显大。不过66.7%仍然说明集中程度是比较高的。

综合来看,@中国广州发布的点度中心度最高,在这个网络社会中,处于中心地位。

2)中介中心度(betweenness centrality),越能够影响其他用户,“控制”其行动的用户,所以通过分析@中国广州发布和其他用户,就可以通过中介中心度来找出在网络社会中能够有效“掌控”、“引导”舆论信息的用户。与“大V”的比较中,@中国广州发布的中介中心度很高,其体现出了主导性、垄断性(betweenness为36,nbetweenness为40),所以可以得出,即使是对“大V”,@中国广州发布依然有很高的影响和引导能力,其权威依然明显。说明,只要方式得当,增加互动,就可以增强自己在社会网络中的“控制”和“引导”。

@中国广州发布与传统媒体的官博的比较中,@中国广州发布的中介中心度依然高于其他用户(两项数据比分别为12∶9∶2∶1,42∶30∶7∶5),这表示在这一网络社会中,它的地位以及权力是所有参与者中最高的,它对信息有着最强的“控制能力”,其他参与者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中国广州发布的影响和控制,这也说明@中国广州发布在这一网络社会中,握有最多的资源,其是最主要的信息发布者和控制者。

3)接近中心度(closeness centrality),用来表示和评估受信息反制的能力,即是说网络社会中的一个用户是否受到、受到多大来自于其他用户的影响和“控制”。Incloseness和outcloseness是用来评估接近中心度的值,incloseness值越大,其发布的信息越容易被传递;outcloseness则正好相反。说明在网络社会中,@中国广州发布最容易被接受,同时又最容易获得信息,几乎不受其他用户的影响,这也说明其权威的地位。

(二)认同力

1)关系的良性。以关系的良性来考察认同力的切入点是网络各个成员之间关系是否是良性的互动,关系的良性互动越多,互动越持续。根据我们收集整理的数据,三个不同的网络社区中,良性互动都在50%以上(普通网民66.7%,“大V”63%,传统媒体官博53%),可见互动是良性、可持续的。

2)关系的频次。我们将网络社会中普通网民、“大V”、传统媒体官博的相互建立关系的频率成为频次,频次越高,互动越频繁。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三个不同的网络社区存在很大的频数差异,@中国广州发布在重视与“大V”建立互动关系的同时,与普通网民也建立了互动关系,但与传统媒体的官博的关系频次相对较低,可见其与传统媒体的官博的互动、交流不多。

3)关系的密度。网络密度是用来衡量一个网络社会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频率,密度越大说明结点所代表的行动者之间的协作行为会比较多,信息流通比较容易,情感支持也会较好,反之,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就越疏远,则有信息不同、情感支持少、协作程度低等问题出现。密度值介于0和1之间,越接近1,代表密度越大。

三、问题与建议

政务微博在网络执政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政务微博总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在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现在[ 3 ],政务微博很好的成为了民众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同时如果政务微博公信力降低,那么其作用、效果也就极大的减弱。在本次研究中,就发现其公信力的保有和提升上还存在问题。

问题主要体现在过分依赖公信力中的权威力。政务微博的公信力既有政府性也有媒介,而@中国广州发布作为副部级的政务微博,其本身就具有相当的权威性。这就导致了其发展时,会不自觉的倚重这部分权威,而不注重公信力中的媒介性部分,本次研究中,在关系的密度上就表现出了这一问题,@中国广州发布与其他成员间的感情支持少、凝聚力不足,这正说明我们的政务微博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没有认识到只是简单地、浅层的交流很难起到维护、提升认同力的作用。而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提出如下的建议以供参考。

(一)优化信息处理

前文中多次提及@中国广州发布对信息的几乎“垄断式”拥有,即使是其子发布,信息量也远不及它,甚至在观察期内出现过在某区的区内消息是转发自@中国广州发布,这样的情况自然会影响该子发布的认同力,大量信息被截留在上级信息发布者手里,既无助于其与群众的交流、互动,更会直接影响下级信息发布者的公信力,所以应将信息源对下级信息发布者公开,使信息分配更加均匀,这样才能促进各级政务微博的公信力,使其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就目前看来,在信息发布上,我们的公开度仍可以提升,而对于其他网络参与者来说,只有更公开、更透明的消息才能增加其参加讨论的意愿,从而增加深层、良性互动,提升认同力。

(二)提升回应力

只有得到回应,民众才会有参与感。有权、有途径参政议政一直是民众的希望,而微博正满足了这一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我们的政务微博对民众的要求、声音予以回应,这样才能建立强联系关系,而不是浏览、点赞等弱联系关系。不过必须正视的是,政务微博往往面对的是一对多的局面,如何有效的回复众多的网友的信息,无疑又是一大挑战,而对此,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制度进行保障。除去组织内部的优化方式外,还应该对此问题进行必要的技术革新,采用新技术来处理巨大的信息量。

更均匀、更公开的信息,是认同力产生的前提,而积极、有效的回应则是提升认同力的主要手段,二者都不可以缺少。以权威力为基础,不断提升认同力是政务微博想要保有并提高其公信力的主要方式。也是其进一步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

四、小结

我们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运用了关系矩阵分析法进行了研究。发现目前广州市政府政务微博的公信力良好,能够完成其职责和任务。如果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更加注重政务微博公信力中媒介性属性的那部分,将更有利于政务微博的发展和增强其公信力。

囿于人力、物力,我们只进行了一周的观察,所以样本量偏少,如果能够拉长观察期,采集更多数据,那么本次研究将更加有说服力和代表性。同时,现在在微信也兴起了新的网络执政方式,政务公众号,如果能进行横向的比较,那么这两者间的比较将会十分有代表性。

参考文献:

[1] 颜艳.政务微博的公信力问题探析——以公共突发事件信息披露为研究对象[J].南京大学,2013.

[2] 张彦.政务微博发展现状研究[J].现代交际,2014,10.

[3] 周治伟.公信力的概念辨析[J].中共中央党校,2007.

[4] 唐铁汉.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信用政府[J].中国行政管理,2005.

[5] 刘军编."整体网分析讲义——UCINET软件应用"第二届社会网与关系管理研讨会资料[Z].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学系,2007.

[6]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4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R].2014.

作者简介:米鹤(1993-),男,汉族,山西阳泉人,本科。

猜你喜欢
公信力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提升中国司法的国际公信力:共建“一带一路”的抓手
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公信力提升的途径
微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作用与公信力提升研究
自媒体时代再论纸媒公信力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增强地方政府公信力的调查与思考
试论政府的法治公信力构建
网络环境下司法公信力的制度建构
内参影响力与媒体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