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专业称呼,不同的执业范围

2016-05-30 10:48吴坎坎
心理与健康 2016年8期
关键词:精神疾病治疗师精神科

吴坎坎

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是指经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从业资格考试认可的,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包括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的主要工作范围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常见问题,比如婚恋家庭纠纷、升学就业、职场人际、个人发展以及教育等问题,心理咨詢师不需要具备临床医学或神经医学的专业背景。

心理治疗师

心理治疗师是指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卫计委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认可的,受过专业培训,运用心理学和医学的有关理论和技术,使被治疗者产生心理、行为甚至生理的变化,消除或缓解其心身症状的治疗者。

心理治疗师必须有临床医学和临床心理学的专业背景。心理治疗师的服务对象具有特殊性,包括急慢性疾病的病人、心身疾病的病人、精神障碍者以及各类社会适应不良者。

精神科医师

精神科医师是指从事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的医院精神科的专业人员,必须从医学院毕业,必须具备医师资格证,具有处方权,服务对象主要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

精神科医师属于医疗卫生系统的专业人员,只是服务对象是具有精神疾病的人。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精神科医师在工作中可能会具有多重身份,他可以是一个治疗者、研究者、监护者等,根据工作和对象的需要,他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身份,但总的来说,精神科医师是为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人提供专业服务的医生。

患者

患者是指那些身患疾病,并表现出症状,需要进行治疗的人。

当然,许多人虽然患有疾病,比如近视、龋齿、脚癣或皮肤的轻度外伤等,但他们能正常生活、工作,正常担负社会责任,可能并没有求医行为,其本人及社会也没有将他们归入“病人”范畴,但他们仍然可以称为近视患者、龋齿患者或者脚癣患者。所以,只要身体上具有某些方面的疾病,不管有没有就医,都可以统称为患者,患者的范围要比病人大。

病人

病人是社会群体中与医疗卫生系统发生关系的、有疾病症状和求医行为的社会人群。病人也称患者,但患者不一定都是病人。

有些人虽未患躯体疾病,但可能因为心理社会因素而产生“病感”从而产生求医行为,寻求医生的帮助;有些人可能仅仅因为不良动机(如在法律纠纷中获得赔偿、取得伤残证明获取补助等),寻求医生的诊断甚至治疗,成为“病人”;到医院体检的人和到产科分娩的正常产妇,也常常被统称为病人,一并进行就诊数量的统计,但他们并非真正患有疾病。所以,单纯从生物医学的角度很难界定病人的定义,病人的概念是一个医学社会学的问题,还需要从社会学的角度考量。医学社会学所说的“病人”是指那些寻求医疗护理的或正处在医疗护理中的人。

来访者

来访者这一名词主要用于心理咨询领域,是指寻求心理咨询和帮助的人。这一称呼可以适用于神经症病人和一些有烦恼体验的正常人,只要他们来到咨询室寻求帮助,他们就是心理咨询的对象,但他们不一定都是病人。

猜你喜欢
精神疾病治疗师精神科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2020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开始招生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通过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教学评审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第8期课程班即将开始
精神分析心理学反移情概念的发展及应用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