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雅乐·诗经篇(二)

2016-05-30 10:48宫睿歆
音乐生活 2016年8期
关键词:长鸣鹤鸣泛音

宫睿歆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作品,按照内容将其分为了《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即为民歌,表现当时的现实生活情景,以《关雎》为代表;《雅》部分即为正声雅乐,宫廷中的宴飨之乐,音乐风格庄重舒缓,极具典雅之风;《颂》则为宫廷贵族祭祀之曲,也是诗经当中内容最少的部分。

本文中所选的《小雅·鹤鸣》篇便是来源于诗经中的《雅》部分。鹤自古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其性情高雅且外形特征颇具仙风道骨而被视为高洁傲物、君子之风的代表。道教中则是将其作为仙翁坐骑和长寿的象征。本诗托物言志,借以鹤在荒野沼泽中的场景暗讽当时统治者不能任人唯贤的现象并规劝周朝统治者要选贤任能的思想情感。

原诗: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爱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译文:

幽深的沼泽中仙鹤长鸣,鸣声嘹亮传至四野。深潭之中有鱼儿在潜游,有时浮游到水潭边上来。在那园中真快乐,檀树高高有浓荫,下面灌木叶凋零。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来磨玉英。

幽深的沼泽中仙鹤长鸣,鸣声嘹亮直上云天。鱼儿在水滩边游玩,有时潜入深渊嬉闹。在那园中真快乐,檀树高高枝叶密,下面的楮树矮小。他方山上有美石,可以用来琢玉器。

由本诗引申出“鹤鸣九皋”一词,同时此诗也是古琴曲《鹤鸣九皋》较早的文学作品来源。此曲与诗同意,也是对道家“无为”“逍遥”“自然”之风的向往与追求。

此曲最早见于1425年明代朱权所编著的《神奇秘谱》之中,由此之后的《风宣玄品》《西麓堂琴统》《琴书大全》以及近代川派著名琴家顾梅羹所编著的《琴学备要》都此曲进行了收录。其中,《琴学备要》中收录的版本,参合《神奇秘谱》《西麓堂琴统》和《琴书大全》的三谱改编,此曲属商调,共分为十个段落,各具标题,依次为志凌遥汉、刷羽平皋、引吭长鸣、盘空独舞、声徽青霄、翎舒白雪、古峤拂云、乔松栖月、沐泉弄影、引谷(鹆)归巢。

古琴的音色中散音表现博物的大地之声,泛音与天对应,声音空灵,按音则与人相对应。其中第一段志凌遥汉、第四段盘空独舞以及第八段乔松栖月,整段使用泛音进行,用古琴的泛音音色呈现鹤行于空的情景,同时也表现出鹤遗世独立的音乐形象。其余各段中左手手法多样,吟猱绰注常现,模拟出鹤在高空长鸣之景。整曲尾声采用泛音结尾,前后呼应,更加加深了“鹤鸣九皋”的主题。

在弹奏古琴曲目时,更多弹得是心胸,弹得是境界。古琴的曲目众多,大多数为标题音乐,《鹤鸣九皋》一曲的曲中J隋境就可与诗经《小雅·鹤鸣》所描绘的场景相对应。弹琴之时读诗,读诗之时听琴曲,与琴之共鸣便呼之而出了。

猜你喜欢
长鸣鹤鸣泛音
木偶剧 鹤鸣
深山埋历史 警钟须长鸣
鹤鸣
警钟须长鸣
清明国祭
杨鹤鸣
金鸡长鸣
笛子“泛音”技巧的表现意义及演奏要点
谈二胡泛音演奏技巧
声乐歌唱泛音误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