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不坏的艺术织品:缂丝的前世今生

2016-05-30 18:23王金平
收藏与投资 2016年6期
关键词:缂丝经线技艺

王金平

缂丝,又称“刻丝”,被称为“织中之圣”。它以通经断纬的特色织法而闻名,以生丝为经线,彩色熟丝线为纬线,经彩纬显现花纹,形成的花纹边界具有犹如雕琢缕刻的效果,且双面均具备立体感织像,可谓是中国汉族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估)曾为缂丝赋诗一首:雀踏花技出素纨,曾闻人说刻丝难。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宋徽宗这首七言诗提到的刻丝,就是缂丝。追溯到起源,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经出现,因其极具特色的织造工艺及深厚的历史文脉,2006年5月,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缂丝又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渊源缂丝的传承与发展

有研究考证,作为一种特殊工艺的缂丝最早来自西域少数民族的缂毛,而中国的缂丝织物在彩陶土器时期就已经存在,到了商代则已经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缂丝织物也已渐趋精良。关于缂丝的记载,早在明初曹昭《格古要论》中就有部分记载,“刻丝作”曰:“宋时旧织者,白地或青地子,织诗词山水,或故事人物花木鸟兽,其配色如傅彩,又谓之刻色作。”根据相关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在唐朝时期,由于与西方交流的频繁,缂丝工艺有了质的飞越。隋唐以后已经用缂丝制品做书画包首。到了宋代,缂丝达到了全盛发展时期,缂丝无论从数量、规模、种类上都与之前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此时缂丝织造已不仅仅是一项民间工艺,已渐被官府所重视,朝廷专门在官营的手工作坊中设置“克丝作”,从事缂丝制作。元代以后,缂丝技艺渐往简练豪放方向发展,与宋朝的精细细腻又完全不同。明代时期,缂丝技术渐趋下滑,缂丝用品更是一度在宫廷销声匿迹。但令人欣慰的是早已在苏州扎根的缂丝工艺,开始转向以流行画作为题材的观赏性缂丝作品,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等人的作品成为当时缂丝的表现内容。清代之后,缂丝技术曾有大幅度回升的趋势,但终因政治因素而枯萎凋败,甚至到了濒临失传的境地。

由于明清时期缂丝技艺的中心逐步转到苏州一带,因此苏州渐渐成为缂丝生产基地的中心,上世纪50年代,苏州政府专门成立了民间的刺绣小组,培养了一批传承缂丝技艺的艺人,并招收了一批学徒,渐成规模。随着政府对缂丝技术的支持,苏州逐渐涌现出了诸如王金山等缂丝技艺大师,为缂丝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到了7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的缂丝工艺得到了日本众多商家的青睐,众多日本商家纷纷向中国抛出橄榄枝,订购缂丝工艺和服以及高端定制礼服等。苏州、南通及杭州周遍地区缂丝厂家和作坊也随之应运而生。80年代,缂丝生产达到了空前发展的程度,几乎形成“村村有工厂、家家有机台”的规模。90年代,工艺美术外贸业务的日趋减少,使得缂丝工艺又再度陷入困境,众多缂丝工艺从业人员纷纷转行,各大企业也逐渐停业转向。但也有部分厂家如苏州刺绣研究所和南通宣和缂丝研制所大胆尝试创新,寻求突破口,将原有的工艺方向转为东西方艺术的结合,先后缂织了一批艺术新品《静物》、《孩童》、《大卫人像》等,给缂丝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用缂丝工艺的形式将艺术绘画作品重现,赋予了这些作品以新的生命力。与传统的绘画相比,缂丝工艺的精致细腻与极富立体感肌理图案的组合,更具韵致。

在缂丝工艺由盛转衰的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念渐渐深入人心,缂丝技艺也被纳入了非遗保护体系。很多缂丝技术创作出的工艺品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也渐被关注,2006年,“清康熙御用红木雕花镶嵌缂丝绢绘大屏风”在澳门崇源国际拍卖会上更是以8050万元的天价成交。2008年,北京文久国际拍卖的“乾隆缂丝梵字陀罗尼黄经衾”以7205万元成交。缂丝技艺再次被世界瞩目。

但由于缂丝技艺的完全人工化,使得缂丝工艺品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无法大面积推广起来;另一方面,缂丝技艺的观念也较为陈旧,一直以仿古观赏品的制造为主,生产线非常局限,没有与时俱进的生产理念与技艺,使得缂丝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又进入到了一个进退维艰的局面。

为了突破这种局面,很多缂丝传承人,在集体生产、相互切磋、集思广益的氛围下,开拓出新的诸如以师带徒、专题辅导、艺术讲座、观摩交流等多种方式提高技艺及创新能力,他们立足前人的经验之上,梳理出完整的技法汇编,并在此基础上开创出与时俱进的新技法,将缂丝工艺带人了崭新的局面。千年不坏艺术织品的“特殊工艺”

缂丝是一门古老的手工艺术,它的织造工具是一台专用的平纹木机——缂丝机。它的织造原理并不复杂,但过程却相当繁复。制造时,艺人坐在木机前,先在织机上安装好经线,经线下衬画稿或书稿,织工透过经丝,用毛笔将画样的彩色图案描绘在经丝面上,然后再分别用长约十厘米、装有各种丝线的舟形小梭依花纹图案分块缂织。期间需要不停地换梭来回穿梭织纬,然后用拨子把纬线排紧。缂丝的工艺流程,一般有16道工序:落经线、牵经线、套筘、弯结、嵌后轴经、拖经面、嵌前轴经、捎经面、挑交、打翻头、箸踏脚棒、扪经面、画样、配色线、摇线、修毛头。为了将画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织面上,缂丝的织造技法:结、掼、勾、戗、绕、盘梭、子母经、押样梭、押帘梭、芦菲片、笃门闩、削梭、木梳戗、包心戗、凤尾戗等,根据画稿图案的灵活运用,细微处要用针穿缀。虽然技法众多,但无论做什么缂丝品,结、掼、勾、戗这四个基本技法是绝对不可少的。缂丝织物的结构则遵循“细经粗纬”、“白经彩纬”、“直经曲纬”等原则。即:本色经细,彩色纬粗,以纬缂经,只显彩纬而不露经线等。这样做的好处便是彩纬充分覆盖于织物上部,织后不会因纬线收缩而影响画面花纹的效果。一幅作品的完成,需要换数以万计的梭子来回穿梭,用时很长,织造之精美却是其他纺织品无法与之比拟的。

缂丝作品大多是集体创作,因此并不能从单个缂丝大师的知名度及工艺精湛程度来评判一件缂丝作品的价值,只能看其作品本身的工艺和艺术价值;其次由于缂丝技术的细致和繁琐,往往一件作品花费的时间巨大,几个月乃至一年以上都属正常;再次,缂丝经得起摸、擦、揉、揩、洗,古人用其复制容易损坏的名贵纸质书画,又被称为“千年不坏的艺术织品”。这样的价值是很多纺织品无法与之媲美的。价值被低估收藏群体渐成规模

由于缂丝艺术品的稀缺及从业者的稀缺,它的价值长久以来一直处于被低估的状态,升值空间可谓巨大。在1995年的时候,一幅清中期的巨幅缂丝《群仙祝寿图》在北京瀚海春季拍卖会上仅以3.5万元成交。

但近年来,缂丝作品的价值开始被大众所认知,北京、上海各地的缂丝专场拍卖会的兴起及不凡表现,也可见大众对于缂丝艺术品收藏热度的增加。2002年6月,北京瀚海又推出备受藏家关注的北宋缂丝米芾题诗《长春图》,开拍前就有很多买家竞投,此件作品也被估计千万以上,最终以720万元拍出。在2015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清乾隆时期的《缂丝“御笔墨宝”咏西湖景诗册》以665万元的高价落锤成交,彰显出缂丝“织中之圣”的美誉。

随着大众对缂丝历史文化内涵及独特技艺认知的加深,稀缺而又珍贵的缂丝艺术品逐渐有了稳定的收藏群体。这些群体的扩大除了进一步表明缂丝工艺的稀缺和精湛之外,更从市场价值上给予了缂丝以公正的评判。

猜你喜欢
缂丝经线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通经断玮 绘彩织梦
——蔡霞明缂丝作品欣赏
高考地理中关于日期比例问题计算的探讨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缂丝之美,从皇室走入民间
南通缂丝将经纬织入生活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宋代缂丝的色彩符号与审美意趣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
专项突破:日界线与日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