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6-05-30 19:55陈涛
南北桥 2016年7期
关键词:应用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初中历史

陈涛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现代教学技术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效果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教学问题。为此,教师要发挥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更好的辅助初中历史教学。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10

现代信息教学技术的产生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和教学要求的,在初中历史的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只注重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培养,这主要是因为受到了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站在传统与现代对照比较的立场上来看,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而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恰恰能够弥补这种不足。具体来讲,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充教师的教学内容,并且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课后的巩固学习。但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也在割裂师生联系的弊端,不恰当的课件制作也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为此,教师要针对具体的教学问题,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争取使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到最大效果。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就此进行了相关探讨。

一、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够发挥积极的教学作用,一方面,在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主要是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而得出的结论。在初中阶段,很多学生还不具备完善的理性思维,他们自我学习的控制能力和掌控能力也比较弱,在很多情况下,学生习惯于凭借感性思维进行判断,从而缺乏必要的理性思维逻辑,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知识的接受和学习也往往受到外资因素的牵引。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注重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很难被激发起来,而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则恰恰能够弥补这一教学不足,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新鲜的教学元素,通过网络等资源途径扩充教师的教学内容,并能够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将有关知识的视频和图片加以呈现,为学生提供形象化的教学条件。

另一方面,在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对师生之间能够建立良好的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学生兴趣的提高有助于调动学习情绪,进而促进教师课堂秩序的顺利进行,反之,就会起到消极的阻碍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加入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微课网络资源等途径的学习,学生还能够在集思广益的状态中,激发自我的思维创造能力,并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启示。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教师课上讲解的时间就会大大缩减,这样教师也能够获得较多的时间对重点内容进行更加详细的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进而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率。

二、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技术不熟练,对相关的功能还不够了解。在很多教学课堂上,由于教师在教学操作中的失误而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这一问题屡见不鲜,可以说,教师的操作技术的不熟练已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实施。而在一些虚拟的空间的沟通与交流中,教师对相关的软件和网络功能也知之甚少,比如在构建虚拟班集体中,有哪些资源和空间可以是和同学们进行学习、讨论以及相关资料的分享等,教师需要作出明确的认识,才能够达成对资源的优化利用的教学效果。可见,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改善和提高教师的现代信息教学技术,成为有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其次,教师对现代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恰当,相关元素的使用还有待完善。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习惯于选取那些明亮的色彩,有时候也加入很多动态元素和声音元素。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如果教师在课件中加入过多的与课堂教学内容不相关的教学元素,反而会造成学生学习注意力降低的教学弊端,因此,改善课件制作的技巧也成为教师应当注意的教学问题。

再次,过多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容易造成师生距离的疏远。现代多媒体的技术不论有多么先进都是一种机械化的操作模式,然而过多的使用并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课堂教学中,对多媒体等教学设施的使用,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师生之间的关系的疏远,为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拉近和改善师生关系,也成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解决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的具体措施

第一,在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了解度和操作能力。具体来讲,教师可以自主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网络应用技术和多媒体操作技术的相关讲座和研修课程,并能够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在认识到这一教学方式的应用所达成的真实目的的基础上,恰当的使用这一教学方式。

第二,在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恰当的制作和使用教学课件。教师要有意识地避免使用声音、动画以及不合时宜的色彩等这些元素,以避免造成学生学习精神的分散。比如在讲解抗日战争的时候,教师就需要准备灰色主题的课件,并可以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英雄事迹、战争图片和纪录片等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而幻灯片转换时所采取的声音效果就可以省去。

第三,在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度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增强师生关系。教师可以将提问的方式以及边讲解课本内容边展示图片的方式,加大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从而进一步改善学生和教师之间的隔膜状况。比如,在講解抗日战争相关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自己所阅读到的相关知识内容同学生进行分享,在对图片的讲解时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后感,以进一步带动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为课堂教学创造亲切、和谐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了,教师日后的教学工作才能够获得更进一步的发挥和进步。

总之,在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教学领域内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日趋普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想提高这一教学方式的实际教学效果,还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从而促进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应用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初中历史
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解析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ADS—B在空管中的应用探讨
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水溶性色粉在防冻液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