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激发初中学生的生物学习积极性

2016-05-30 20:20李家瑜
南北桥 2016年7期
关键词:提高积极性初中生

李家瑜

【摘 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关系到其学习效率和质量,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做好知识教授工作还要尽可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面,我将从自身的工作出发,探究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积极性的相关方法。

【关键词】初中生 生物学习 积极性 提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58

生物是一门研究地球上生命体的一门学科,涉及生物构造、进化、能力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客观上来说,人也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从教育方面来说,学生学习生物这门学科的过程,也是了解人类自身的过程。我国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涉及生物知识的教学,在初中阶段的学科设置过程中,初步将生物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呈现出来,并且和历史、地理等学科共同组成初中阶段的应试性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课程内容方面来说,初中生物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大多处在入门阶段,专业性并不突出,所以生物这门学科的学习难度并不大。但作为初中生物教师,我在教学实际中发现,一部分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存在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导致学习效率降低,进而影响整体学习成绩。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生物的高效教学效果。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媒介的作用,即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在课本知识和学生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保证抽象性的理论知识内容能够具象化的传输到学生的脑海中。所以,对于教师来说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目标性,明确学习步骤,明白需要什么阶段需要掌握什么知识。而处在引导者的位置上,教师要想顺利做到以上几点,就必须首先保证自己目标定位准确。

(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的科目开始增多,学习时间分散性加强,但在考试制度的影响下,学生不自觉的会根据考试过程中所占分数的高低,将不同的学科进行等级的划分。例如语数外所占据的分数较高,所以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花费精力也相应地倾斜,如果把握不好度,就容易导致生物等附属性学科学习时间的过度压缩。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尤其是对于生物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教师要通过对话交流等手法,让学生明白各学科学习时间平衡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回归对生物这门学科的重视,从而避免学习时间过度压缩导致的知识掌握程度降低的情况。

(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新时期,素质教育教学体制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作为研究生命的一门学科,生物和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培养学生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并且通过理论知识累积,逐渐提高学生的知识自我吸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展现生物这门学科的知识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将被动学习状态转化为主动学习状态。

二、找对教学方法

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只有看到自己的进步,才能产生精神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进而从心理上产生对学科的认同感,主动投入到一门学科的学习之中。所以对于教师来说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效率的提高对应的则是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1.探究型教学。探究型教学是新时期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最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充分践行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将课堂主动权交还到学生手中,对于锻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有非常强的作用。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探究型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适用于基础性较强的知识部分,毕竟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较为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现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班级学生的生物学习水平进行探究题目的筛选,从而找出难度适中的任务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还能留下一定的疑问,一张一弛的状态下,学生的求知欲就会大幅度提高。

2.引导型教学。引导型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担任知识的引导着,有步骤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和学习,在我看来,引导型教学就是对于探究型教学的补充。小组探究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一些问题和疑惑,这就需要教师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进行讲解答疑,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好解惑工作,还要做好引导工作。譬如在问题讲解过程中逐步将基础性的知识一层层过渡到难度较高的部分,并且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掌握更深层次的知识内容。引导型教学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落差感,帮助学生一步步夯实生物基础,从而一步步提高知识的掌握高度。

3.实践型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还要确保学生能够将知识顺利的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生物的必要性,并且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初中生物教学可以划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部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实验课堂的作用,让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更透彻的了解理论知识,并且通过动手实践发现生物这门学科的实用性所在,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做好监督工作

初中阶段,每门课程分配到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所以很多知识内容的巩固和学习需要动用到学生的课下时间,对于教师来说还要提高学生课下复习的积极性,从而保证每天的生物教学内容能够最大限度的被学生吸收。

1.课下作业“少而精”。对于初中生来说,每天都会面临五六门课程的课下作业,所以,我们在布置生物作业时,一定要秉承着“质高量少”的原则,根据当天所学内容布置针对性较强的题目,让学生在小负担的情况下达到巩固当天所学知识的目的。

2.实用性和趣味性兼具。上文中提到生物是一门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学科,在实际生活中涉及广泛,因而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不一定局限在做题方面,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生活性的作业。比如观察动植物成长等,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玩”的方式完成作业,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还能达到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一举两得。

总之,对于教学来说,作为知识接受方的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存在。所以作为教师的我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既要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还要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对于生物这门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好的方法和好的学习态度相结合,才能得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提高积极性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