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因材施教策略

2016-05-30 20:29马晓英
大东方 2016年8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初中英语效果

马晓英

摘 要:因材施教是英语教学改革中依据个体差异和因材施教理论而进行的一种有益尝试,这种教学模式既尊重个性,体现差异,又激发活力,促进发展,从而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思想,实现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初中英语;因材施教;效果

英语新课标中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中要坚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就必须尊重个体差异,因地制宜、因人实施。

一、因材施教的目的和意义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引起了广大中学英语教师的普遍关注,并已逐渐运用到了课堂实践中来。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力求做到层次化,有难有易,使每一学生都能为之,各有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求知的满足与成功的体验,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因材施教的实施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实施“分层、分类指导”的方法,就是根据英语新课标的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一)学生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是进行因材施教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因此从一入学开始,就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毅力、兴趣、智力水平及内在潜力来划分学生层次。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基本功扎实,学习主动,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接受能力强,潜力极大。并有超前的学习愿望。B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一定的进取心,可是接受能力稍微差,基础不扎实。但有一定的能力和潜力,需要老师扶一把,给以一定的督促和辅导。C层次的学生学习不自觉,基础差。而且思维反应慢,在学习上有障碍,有的是对学习英语不感兴趣,懒于开口,怕吃苦,缺少家庭辅导条件,需要教师时刻关心和督促。

(二)教学分层

1.教学目标分层

长期以来,多数教师习惯于运用传统的组织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把精力放在全体学生的提高上,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的分析,这势必造成成绩好的学生因觉得简单、容易达到要求而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成绩差的学生因觉得有难度、达不到要求而产生自卑心理的局面。长此以往,两极分化现象愈加严重。只有进行目标分层,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区别对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有充分的学习机会,并学有所获,才能达到激发各个群体的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2.课堂提问分层

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性的教学行为。英语教学中的提问和回答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营造英语课堂气氛,提问学生的交际能力。课堂提问应注重层次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3.活动分层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要设计和安排好任务,积极为学生创设情境交际的机会。如果教师为了赶进度,或是为了使课堂教学能顺利进行,经常光顾C组学生,势必损伤A﹑B组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养成了他们的惰性。长此以往,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就会遭到扼杀。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知识积累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对活动进行分层。比如pairwork活动,要求C层学生能自己创设情境,自编对话并进行表演,要求B层学生能根据所给关键词替换并背诵对话,要求A层学生熟读对话并做一些简单的替换练习。

(三)作业分层

课后作业也进行了分层,但是课后作业不同于上课,作业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更不能太简单或太容易,难易要适中,多少要适量。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及所授内容,在一定范围内,除使用教材的配套练习外,教师有的放矢地按上、中、下三个层次来设计布置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巩固发展。

(四)学法指导分层

做到对于A层学生“指着走”,这部分学生基础比较扎实,思维品质比较好,对他们大胆放手,以其自学为主,辅以点拨指导,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这样可以挖掘其学习潜力,培养其自学能力;对于B层学生“领着走”,这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能力较A层差一些,因此他们所不理解的问题,课堂上要做深入细致地讲解,使其充分领会,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于C层学生“扶着走”,这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能力等方面较差,教师应放低起点与浅讲多练,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除在课堂上进行指导外课后还要进行辅导。

(五)测试分层

分层测试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实施分层考核办法,测验时试卷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卷。必做题属检测达标的基本要求,选做题则属较高要求,为加分题。如C层学生的单词拼写是提供两三个字母的。其选择题仅提供2个选项。作文给出大致提纲只需用一些恰当的连词穿起来便可。B层学生试卷参考普通试卷难度。而对于A层学生,附加一些竞赛类试题,要求必做,但只算附加分。这种设计方法可使 A 层次学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进而增强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使 B 、 C 两层学生不易满足,激发其求知欲。实行分层测试,有助于教师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开展个别教学活动,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三、因材施教的实施效果

由于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制定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学生不同的学习目标进行教与学的活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充分的训练机会, 好学生不再感到吃不饱、差生也不再感到吃不了。各个层次的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最大潜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学习,发展了思维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因材施教模式既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去学习,也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合作精神,更让学生树立起成功的信心。因材施教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值得借鉴与深化的教学探索。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继续探讨和研究,使它不断改进和完善。

(作者单位: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长赤镇龙池学校)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初中英语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