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教学探索与思考

2016-05-30 21:41谢玉荣
大东方 2016年8期
关键词:续写仿写观察

摘 要: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是读和写,这两者是相互促进且相辅相成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积累,写作是阅读的加深和运用,教师应引导学生多阅读优秀作品,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只有读好书,多阅读,勤思考,多积累才能在写作时文思如泉涌。

关键词:阅读;写作;读写结合;仿写;续写;观察

培养小学生汉字的读、写、阅读,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写字、阅读、作文是一个相关的逻辑体系。就阅读来讲,其本身具有的吸收属性能够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作文本身具有的表达属性又能够灵活运用阅读中得到的东西,体现阅读效果。读写两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反思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总是容易把这两者割裂开来进行教学,所以导致大多数学生会对阅读兴趣较大,而到写作的时候面露难色,绞尽脑汁也不能做到很流畅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一单元结束后才进行的或是一个周一次的作文写作练习,很大程度上局限了作文的形式和意义,容易造成小学生的抵触。下面本着“以读促写、仿写结合”的原则,来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做到读写结合:

一、多做积累打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有丰富语言积累的认识,通过语文学习从而具有较丰富的积累”。“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课后有这样的要求“朗读并背诵”,让学生在背诵过程中加深理解,并且能够取长补短,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同时也在摘抄过程中积累素材,让学生明白:对课文的深刻理解是运用的基础,背诵仅仅是加深印象和理解的手段。课文的学习我们更提倡学生自主摘抄优美句子,记住修辞手法的运用。每学完一篇课文,一个单元,总会进行大小总结,不断强化学生的记忆,不断加强知识的反复。还会围绕这个单元的主题让学生把一个单元所积累的进行分享或是进行小知识竞赛,通过交流合作和竞争来达到巩固和积累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让精心雕琢的词语,优美的语句,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智慧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迁移运用,让知识为自己所用。这样才能做到呼之欲出,运用自如。

二、学会仿写长技能

有的老师认为,学生写作文的时候不能模仿,理由是模仿别人行文方式会限制学生思维,养成惰性。其实实,这样的看法是不全面的。仿写并不是抄袭,也更不是简单机械地照搬。老师不能禁止学生模仿,老师要加以引导,促进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汲取原文营养,学习长处,自我进行再加工并加入切身经历和体会,使原文升华也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我在对学生的阅读教学这部分很看重原文的章法解释,是学生明白作者意图。依照章法,并领取话题让学生对其进行模仿,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的写作练习,发挥范例的标杆和参照作用,使学生能够掌握范文的思维结构和写作方法,在仿写潜移默化的形象中,循序渐进地学会仿写,掌握写作的技能,提高写作水平。

三、多多练笔得提升

其实小学阶段语文教材中的写作资源非常多的,因为来源于生活并且角度多样,所以对于话题的选择、学生理解力的对接是很有好处的。在教师讲解下领悟课文内容及行文特点方法之后,教师要让学生运用刚刚在课文中学到的、提到的手法、词汇去丰富、发展课文内容,通过各种小练笔是学生意识到,其实写作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熟能生巧。学生思维发散,他们会有创意地按照自己理解去感受、欣赏、理解课文。大作文可以变成小作文,练习密度和频度增加,减少因学生厌倦和精力不集中而引起的兴趣退化。例如可以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周周写周记,学期做总结等等。每学完一篇课文做一次片段小练笔等等。从小处着眼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处理好读写的关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问题,读写结合是推进语文教育改革的有效手段。恪守新课程“体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个性化”、“读写结合”等理念的要求,并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的心得与经验,下面是总结出的贯穿于课中、课后及课外的读写结合策略:

1.课中做批注

在课文中做批注,在教学人员看来这是读写结合最随意、最简便的方式。随着对课文内容理解水平的逐渐深入,一边读一边在自己有感触的地方写下自己的体会,整理自己的思路,完成与作者的沟通和共鸣。这既是一种读书方式,也是一种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

2.续写

课文中,有些句子欲言又止,有些段落戛然而止,有些结尾意犹未尽。利用作者这样开放式的设计,可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续写和填补。这是一种考察学生理解力的趣味方式,也能让教学者快速了解学生的思想。

3.用心观察

我们在教学中提倡写实、纪实,是充满自己对生活的趣味观察。要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在课文阅读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的观察角度和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需要做的并不仅仅是学会几个词意,掌握几种修辞,更应明白作者的思想,对生活的感悟。作文和生活体会是分不开的,若没有平时的观察和积累,就写不出有真情实感的,能够打动人心的文章。

四、小结

作为一个教学工作者,在我看来,读写结合中的写并不同于平常的写作,它在一定程度上和阅读结合得更为紧密,依赖于阅读所获的,是阅读成果的表现,是阅读过程当中自己产生的体会的表达。其实这也就决定了写的形式灵活自如,写的篇幅长短不同,写的内容人人不同。教师可以就一个小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也可以就一个小话题让大家做简单的写作练习。甚至日记周记这样的形式也能穿插进行。总之,“读写结合”是素质教育倡导下新课标的一大重要要求,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在阅读中多加入自己的想法,在脑中有自己的主见,认识到原来阅读和写作结合如此紧密。激发学生写作和表达的积极性,真正完成“读”与“写”的结合,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倪文锦.问题与对策:语文教学有效性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1(9).

[2]边霞.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3]龚惠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内蒙古教育,2014(8).

作者简介:

谢玉荣(1974—)女,彝族,籍贯四川西昌,现执教于四川省西昌市洛古波乡中心小学,小学语文一级教师。

(作者单位:西昌市洛古波乡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续写仿写观察
怎样引导小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续写,点亮课堂
挖掘阅读教材, 实践英语仿写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基于兴趣培养的续写和改写方法探研
探究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
创新小学作文教学形式的有效手段
浅析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
教材为本 以读促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