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下小学德育策略构建与应用

2016-05-30 23:25彭敏建
大东方 2016年8期
关键词:网络信息构建应用

彭敏建

摘 要:在网络信息下,要构建小学策略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就要以网络信息资源整合为典型案例构建,通过网络技术及时向家庭与学生传达,从而形成家校结合的小学德育体系,并通过网络信息来丰富这一体系的应用,才能使小学德育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网络信息;小学德育策略;构建;应用

随着网络信息的迅猛发展,小学生对于电脑及网络的接触已经越来越多,虽然这客观上提高了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但同时也带了很多的困扰。小学德育在这一背景下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不管是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所带来的不安全因素与隐患增加,还是网络信息带来的网瘾及其他不良影响,都对小学德育形成了深刻的影响。基于此,不仅教育界在呼吁净化网络行动,社会也形成了一定的共识,认为要善于利用网络为小学德育及学科教学服务。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及实际做法,从网络信息资源整合、网络便捷性及网络形式多样化等特点,探索构建家校一体化的小学德育策略及其应用。

一、依托网络信息与资源整合,以案例式德育策略来贯穿小学德育

在网络信息发达和计算机普及的前提下,小学生很容易就接触到相关的网络资讯。而由于这些资讯良莠不齐,且小学生的分辨能力有限,就很容易误导他们养成不良的习惯,进而影响其德育发展。尤其是网络谣言与某些奇谈异说,就更是精神垃圾,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形成严重影响。因此,作为小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辨网络信息,通过整合网络信息与资源,不仅要教会学生分辨这些信息的真实程度,而且还要利用这种整合来丰富小学德育教育素材,找出正反典型案例作为案例式德育策略的数据库,及时形成德育教育的材料进行传播,使学生第一时间受到德育熏陶。

在本学期开学初期,在妈妈网、某些网站家长论坛突然传播了这样一则消息:河南多地有孩子被抢或被拐,且每个被抢或被拐事件都有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说得好像头头是道。笔者在看到这样的信息后,迅速从新华网、凤凰网、新浪网等重要网站查找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发现各大网站都没有这样的新闻播报,初步判断为谣言来引发社会恐慌。经过严密的核实,如对应时间、地点及人物失踪事件的网上查找及当地公安微博私信求证,证明了这些信息都是虚假信息。笔者利用班会,把笔者查找、核实的过程进行截图讲解,不仅教会了学生分辨信息的真伪,而且还教育了学生要把诚信的正能量来带到网络中,网上也要树立爱国、诚信、不传谣不信谣的观念。而这一案例的整合,就成为了小学德育爱国、守法、诚信的典型素材,为学生理性认识网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这一德育教育以温馨提示形式在班群出现后,家长们纷纷为此点赞。

二、发挥网络信息便捷性,以聊天社交软件来构建小学德育体系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最重要的在于形成德育体系。从现实来看,主题班会、学科教学、校园文化等活动都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平台。在网络信息下就要重视网络信息的作用发挥。充分发挥其便捷性来构建并丰富小学德育体系。在“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及新闻客户端)的时代,小学德育体系可以从中吸收更多的养分,把德育教育推向更广阔的平台与天地。一般而言,小学德育都围绕聊天社交网络软件来开展,如通过微博、微信、QQ等来推送小学德育信息,通过家长向学生进行传达或开展德育教育。但仅仅停留在此又会显得比较肤浅,因为简单的信息推送家长未必能对小学生进行及时的教育与反馈。

以微信软件为例,笔者利用微信公众号及微信群对此进行了一定的尝试。首先笔者利用学期初家长会面对面建立了微信群,并鼓励小学生父母双方都加入微信群。其次建立微信公众号,将微信公众号定位为德育家校一体的联动。再次,通过微信群让家长关注公众号,并向每个学生发放德育作业完成的账号与密码。最后是公众号的建设,将公众号按学生实际与德育内容分为思想政治生活、道德美育生活及学生身心发展生活三部分。通过公众号的三部分内容建设,如道德美育生活,及时把社会典型案例及身边好人好事进行推送,并留下一定的德育问题要求家长与学生进行反馈。也会把学生身心发展实际用微视频的方式上传到公众号,使家长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德育发展状况。还可以通过评论区让家长或学生留下宝贵的建议加以改进。通过这些网络互动式的德育手段,学校与家庭的德育教育就可以同步进行,而微信群就成为了公众号内容更新、信息推送、互动转换的良好平台。

三、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打造家校一体、线上线下结合的小学德育形式

由微信软件的利用我们不难发现,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桥梁与媒介作用,德育教育要取得更好地成果,并被家长与学生易于接受,就必须勇于创新。借助于网络购物的经历,笔者认为要着力推进家校一体、线上线下结合的小学德育教育形式,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先进性,把家庭、学校、社会连接起来使之更好地为小学德育服务。从本质上来说,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家校一体形式,是把德育教育的连续性、渗透性充分考虑到其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德育教育更依赖于家庭和社会,只有通过家庭和社会才能将学校德育成果转为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因此,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推动德育发展是势在必行的。

在前述微信公众号中,笔者留下问题并要求家长与学生一起完成决不是形式主义,而是考虑将问题与内容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家长学生共同来思考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为避免家长学生应付了事,笔者还会邀请部分家长参加相关的德育活动,观察并反馈有关德育教育。对配合较好的家庭及时在微信群进行表彰,而对不太配合的家庭也私下进行相关情况的了解。而绝大多数学生家长,都会对此进行建议与评价,能将线上线下家校结合起来,形成德育教育的强大支持。从实际效果来看,通过近一年的努力,线上线下家校一体的形式越来越受家长与学生的欢迎,甚至有部分家长还主动将学习情况的视频录制下来进行分享,或将典型案例通过多个家庭配合进行录制转发给笔者,以便笔者上传到公众号。

由此可见,网络信息下小学德育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信息整合与网络工具的便捷性,从观念上、形式上对小学德育进行全新思考,才能结合时代所需打造家校一体、线上线下交互的小学德育体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的合力共同做好小学生的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张飞.初探小学德育教育在网络形势下的新方法[J].中华少年.2016(32)

[2]李婷,权玲玲.网络环境下开展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4)

[3]邱涛.小学德育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模式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26)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九和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网络信息构建应用
网络信息下高中生投资理财观念培养
透视网络信息对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隐性攻击分析方法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