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园冶》看计成的园林文学思想

2016-05-30 23:28拉毛卓玛
文化产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文学思想园林

拉毛卓玛

摘 要:《园冶》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园林营造的专著,为我国明末吴江人计成所著。《园冶》这本著作其价值和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是一部出色的园林营造的科学著作,又是一部融人、自然、建筑、法理与一体的园林建造理论学说。《园冶》既在文学创作方面体现出独到特色,又在园林文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有着核心的作用和影响。作为一本以叙述说明为主的科学专著,不仅语言华丽、挥洒自如、韵味无穷,而且文中多引经据典,还融入部分神话传说和故事以增加著作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如引用了《尚书》、《左传》、《说文》、《释名》等典籍和羲皇、西王母、嫫母等神话故事,这在以叙述说明的科学专著实难能可贵。

关键词:《园冶》;园林;文学思想

在文学、艺术、美学的研究中,从著作来探讨作者本人所体现的文学思想一直是一个比较纠结的难题。这是因为:其一,一个作者的文学思想形成具有极其复杂的情境,他的经历、阅历、通常难以把握,形不成准确的看法。二则仅一本著作难以完全、完整体现作者本人的全部文学思想。但是,探讨作者本人的文学思想依然是文学研究的一个异常关键的部分,即使不尽完善,也是相当有意义的,它对理解作者的思想体系和当时的社会有莫大的帮助。当一本被湮没多年的著述问世人间,人们开始关注并探讨其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市场价值等等时,不应该忽略作者本人的文学思想价值。本文想从《园冶》所体现的园林营造理念探讨计成本人的园林文学思想,以期能从更广泛意义上解析计成的园林文学思想和审美价值。

一、计成与《园冶》

《园冶》是中国最早的论述造园艺术的一部专门著作。但自从问世以来,数百年一直销声匿迹,被淹没并流失海外,直至20世纪30年代左右从日本传回中国,国内建筑界、学术界才逐渐认识 《园冶》的价值,以及其作者计成的点滴事迹。

计成,字无否,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的吴江。吴江是一个物化天宝、地灵人杰的地方。那里有大量的政治、军事、文学、绘画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当地还汇集大量以研究发展农耕农具、水利、道路、天文、地理、手工艺方面的人才和著作,如沈子由(1490-1563)的《吴江水考》、陆龟蒙及其著作《耒稆经》等。另外当时的吴江“佛事兴盛、寺庙林立”,寺庙道观随处可见,佛事法事应接不暇,这在少年计成的心里留下了许多关于佛学和佛理的知识。

计成生活的时代,正是大明帝国日渐衰微,社会急剧变化的年代。历史上发生了万历三十一年的“妖书案”、东林书院解散等涉及文化思想的案件,事实上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文化生态已开始改变,虽然对地处江南一隅的吴江影响有限,但对文化思想敏锐的计成应该有些许影响和暗示。我们无从考证计成是何时出于何种主要目的进行游历,但从记述中“游燕及楚,中岁归吴,择居润州”中分析,计成经历北方燕地和中部楚地无谓两种需要,即“生计需要”或“思想需要”。而计成少年生活丰富多彩,推断其必然应有富裕的家庭背景,所以应该是思想需要或文化生态使然。

二、《园冶》与园林文学

《园冶》不同于其他的园林文学,它既是一部科学专著,又是一部理论著作。全书分为三部分,卷一是兴造论,有园说、相地、立基、屋宇、装折;卷二栏杆;卷三是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等内容。《园冶》对造园的技术、经验做了全面的总结。提出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营造追求目标和理念、“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设计思想、“能主之人”以满足客户需求的“以人为本”的客户需求导向、“人、自然、建筑”融合的园林生态和宜居思想以及山水人文意境的园林审美理念。计成在《园冶》中总结的经验以及发展的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是对园林营造、使用、审美的文学、艺术、自然、哲学、禅宗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讲,《园冶》不仅显示了明代造园设计的最高水平,也显示了造园理论的文化升华,它是中国园林文学的一朵奇葩,影响注定深远。

三、《园冶》中计成的园林文学思想

阅读和研究《园冶》学者除了对计成精准而全面的造园技艺的描述甚为佩服之外,更多的是感受他在《园冶》中反映的对自然、人生、创作的感悟。其实这些恰恰反应了计成当时的园林文学思想,尽管这些思想不尽全面尚有时代的局限。

园林才是计成的真正作品,《园冶》是计成园林文学思想的体现。

首先计成在营造园林时,在吸收利用中国古代的“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观念,这是他的园林文学和园林创作的主要理念,从尊重自然、巧妙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中营造园林生态,创造出自然意境美的园林审美思想和趋向。

其次,古典园林本质上是文人园林,是哪些达官贵人退养的去处,这些官商大都是文人出身,造园常常寄寓着流连山水,忘却繁华,隐逸自乐的思想。计成在《园冶 自识》中说:“崇祯甲戌岁,予年五十有三,历尽风尘业游已倦,少有林下风趣,逃名丘壑中,久资林园,似与世故觉远,惟闻时事纷纷,隐心皆然,愧无买山力……….”。对于仪征的汪士衡“寤园”,计成有如下述“时汪士衡中翰,延予銮江西筑,似为合志,与又于所构,并骋南北江焉”,“似为合志”说明其造园思想雷同吴又于的“隐逸”之意。

另外,《园冶》包含了计成本人经世致用的园林文学思想。计成非一般的文人,而为一位造园高手,其本人兼文学、艺术、设计、制造技能于一身。是一位实践家,而不是只高谈阔论的文人。他欣喜于能得以让个人的思想实践实现物化,从园林的功能不仅实现其审美和意象,满足园主人的需求和他本人的理想,更得以实现其“为人所用”,即讲究营造园林得以经世致用。

四、结语

自《园冶》重新恢复到学界的视野之后,关于《园冶》的研究已经有了可喜的成果。《园冶》提出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营造追求目标和理念;“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设计思想;“能主之人”以满足客户需求的“以人为本”的建筑需求导向;“人、自然、建筑”融合的园林生态和宜居思想; 融山水意境美的园林审美理念。从价值论的角度看,《园冶》本身以及计成在《园冶》中体现的园林文学思想都是很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计成著,陈植释.园冶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2]计成著,赵农注释.园冶图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1.

[3]洪修平,吴永和.禅学与玄学·玄理与禅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4]王蔚,史箴.与天对话——略析中国园林的传统文化基因.新建筑[J].1997.

猜你喜欢
文学思想园林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红楼梦文学思想的现代阐释》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庄子》文学思想分析
论元代散曲的文学思想和现实特征
耿直人格下的情绪和个性扩张
浙东“大文学”思想的综合探究
———评郭庆财博士《南宋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研究》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