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的历史沿革

2016-05-30 10:48赵沈亭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沿革都城北京

赵沈亭

摘 要: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从她的起源到现在,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今天它已经作为我国十三亿人民政治生活核心。但在历史上,北京城也并非一直是我国的首都,它的城址也并非一直在今天所在的地方。北京城在历史上的变化是十分复杂的。

关键词:北京;沿革;都城

一、商周时代:北京城的诞生与成长

北京最早见于记载的名称叫做蓟,以蓟为中心最早兴起的奴隶制国家就是燕。《韩非子·有度》上明文记载燕的国都是蓟,“燕襄王以河为界,以蓟为国。”而燕的地理位置偏在东北,“北迫蛮貉,内措秦晋,崎岖强国之间,最为弱小。”

蓟城诞生的地点,按照推测,应当在北京旧城广安门以北和白云观以南的地方。燕国统治范围不断扩大,崛起北方,战国时期,号称七雄之一。到了公元前221年,燕国为秦所灭,蓟城也就从此并入秦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二、从秦汉到隋唐:军事重镇和贸易中心

“由于蓟城在南北之间这一有利的地理位置,蓟城在秦始皇兼并六国,第一次在我国历史上建立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之后,成为这一统一封建国家东北方的重镇,这一情况,从公元前3世纪起一直到唐代末叶,前后大约一千年间,可以说没有什么很大的转变。”每当汉族统治着势力强大,内足以镇压农民起义,外足以抵御入侵,开拓疆土的时候,蓟城便成为统治着经略东北的军事基地。秦始皇统一以后,修驰道,北至蓟城。汉武帝时,经营东北,开拓燕国原来的疆土,设立了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更明显的是隋炀帝和唐太宗,都曾将蓟城作为向东北征讨的基地。隋炀帝两次亲到蓟城大举出征,还形成了蓟城一时的富饶。“帝谋伐高丽,器械资储,皆集于涿郡,涿郡人物殷阜,屯兵数万。”唐太宗也曾于贞观十九年(645),以蓟城为军事基地,亲攻高丽。以上史实可以说明,蓟城在汉族统治者经络东北时的重要作用。反之,当汉族统治势力衰弱或政局分裂的时候,蓟城又常常作为军事防守的重镇。三国时期,魏征北将军刘靖在蓟城屯兵防守,因而大修水利,实边御外。唐中叶以后,唐王朝统治危机四伏,北部许多游牧民族伺机反抗,唐统治着在北方一代设置八节度使率兵戍守,蓟城便是驻地之一,称为范阳节度使。

显然,从秦汉到隋唐,这其间大部分时期是处于比较安定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下,蓟城自然成为中国北部一个最大的贸易中心。她对中原地区的汉族与山后地区的游牧部落之间的物资文化交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夫燕易勃、碣之间一都会也,南通齐。赵,东北边胡。上谷至辽东,地踔远,人民希,数被寇,大与赵、代俗相类,而民雕悍少虑,有鱼盐枣栗之饶。北邻乌桓、夫余,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

三、从辽南京到金中都:向全国政治中心的过渡

在北京城的历史上,辽金两朝是古代蓟城从军事重镇走向全国政治中心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里,长安城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前半期最大的一个政治中心的地位一落千丈,而远在东北的蓟城却一天天重要起来。

从长安城的衰落到北京城的兴起,巨药剂复杂的政治、经济、历史原因。长安城的崛起与其他城市一样,首先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悠久的历史因素也是值得考虑的。随着中央奴隶制国家的出现,长安城在全国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同时由于地方农田水利开发,贸易的发达,长安城所在的关中地区到汉朝时候可以称得上为全国首富之区。“故关中之地,予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公元936年,后唐的节度使石敬瑭得到契丹援助,夺取后唐政权,建立后晋,因此把幽云十六州送给契丹做谢礼。契丹占据幽云十六州之后,与会同元年(938年)在幽州城(蓟城)建立陪都,因为这个陪都在其疆域南部,所以称为南京。辽圣宗开泰元年(1012年)又改称燕京,虽然燕京作为辽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陪都,但是辽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但是到了兴起于松花江的女真人占据幽州城之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金天德三年(1151年),海陵王完颜亮下令“广燕京城,营建宫室”,“筑燕京,制度如汴”。把大城的东西南三面加以扩展,其次又在城内内部的前方修筑宫殿,工事非常豪华。贞元元年(1153年),完颜亮正式迁都,并将燕京改为中都。金朝定都中都是北京历史上一件跨时代的大事,从此北京成为北方封建王朝的首都,并将向全国都城过渡,至元明清三代,终于正式成为全国都城。

四、元明清:正式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金中都,如此豪华的一座城,在兴建之后不过百年,就遭到了一场浩劫,以致宫城所在竟成一片废墟。1215年4月,蒙古军首先攻占金超东北郊外以琼华岛为中心的大宁宫。5月,蒙古军乃围中都城,金朝守军不战而降,中都得以幸免战火之灾,从此归于蒙古政权统治之下。蒙古统治者占领中都以后,即取消中都这一称号,重新改称燕京,作为统治汉族的一个重要据点,蒙古统治者并没有在此建都的打算。直到1260年,忽必烈从蒙古高原上的都城和林来到了燕京,但是在这四十多年间,燕京遭到严重破坏,城中宫殿曾在一次大火中全部毁灭,东北郊外的大宁宫也一片荒凉。至元四年(1267年),忽必烈决定在金的中都旧城东北郊外建设新城,作为都城。至元九年(1272年),忽必烈命名正在营建中的都城为大都,宣布建都于此。从此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成为元明清三代的都城。

到了清朝,就完全袭用了明朝的宫殿,除增建和重修了现在故宫中的一些大殿外,其余力量都放在了北京城西郊两座离宫的修建上,增建了一座是万园之园的圆明园(1860年惨遭英法侵略者焚毁),一座是颐和园,包括万寿山和昆明湖,现在成为著名旅游景点。

参考文献

[1] 侯仁之.北京城的生命印记[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03).

[2] 张仁忠.北京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 阎崇年.中國古都北京[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沿革都城北京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形式”之都与“移动”之都:辽代都城解读的一种尝试
论汉初都城择变过程中的空间认知
北京,北京
近年来六朝都城考古的主要收获
北宋都城新郑门遗址与开封“城摞城”
民国时期陆军编制沿革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沿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