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2016-05-30 01:08李新红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解决措施问题

李新红

摘 要:农村集体资产规模显著发展,为促进集体经济以及新农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做好农村集体管理工作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村镇会的进一步稳定,农村经济的显著提升,农民收入的大幅上涨。

关键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 问题 解决措施

农村集体资产指的是归属乡、村全体成员所掌握,可以为集体赢得经济效益,主要涉及集体掌握的货币以及非货币资产。农村集体资产归属农村集体组织所有成员所有,是各个成员进行生产、生活的经济基础,与成员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农民对其非常关注和重视。

一、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意义

国家实施改革开发之后,农民收入增长显著,农村集体经济逐步发展。随着集体经济总量的不断上涨,对应的资产管理问题也获得广泛的关注。现阶段,相关资产的管理问题依然存在较多问题,一方面对和谐新农村建设工作造成了影响,另一方面严重削弱了集体经济发展基础,对此,必须深入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问题。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现存进行深入研究,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原因,对保障农村利益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有利于集体资产的安全,由此进一步拓展农村集体经济。

二、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集体资产的财务管理缺乏规范性。首先,集体资产账簿记录存在缺陷。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依然存在一些乡镇的新购资产没有没被及时记录在账目中,已经报废或者转移的相关资产没有进行销账,很多村并没有建立明细账,同时也没有设立台账等问题,导致很多资产在集体账目之外游离,账实严重不符。与此同时,财务科目的设置较为粗糙,票据相关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规范,较为常见问题的是记录的账目多为流水账,难以有效的体现财务收支状况。加之部分农村集体负责人以及会计人员的更换过于频繁,导致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集体资产不清晰。其次,集体资金管理缺乏规范性。货币资金在各项资产中是流动最为频繁的一项,同时也是管理问题存在较多的一项。

2.缺乏完善资产管理制度。现阶段,相关资产管理大多集中在集体干部手里,然而这部分负责人员常常缺乏资产经营认知,思想理念以及管理理念都较为保守滞后,导致集体的资产管理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农村经济活动较为混乱,导致集体资产常常过于表面化。此外,因为缺乏严密的制度,资产管理活动中涉及的一些合同缺乏合规性,导致农村集体难以取得有效的收益。

3.缺乏完善的监督检查体系。农村集体资产采取的管理模式为多头管理模式,使得监管约束力度严重不足。首先,监管不到位,对于资金资产的管理,部分地区缺乏明确的指导和监督。其次,会计监督缺乏合理性,在实际的活动中会计人员重视核算、忽视监督。对于村集体而言,村集体组织相关经济活动常常由村长所决定,比如,调查中发现某村支部书记没有积极吸取前任书记因财务问题被处理的教训插手财务管理,挪用土地款存入非正规金融机构,自己吃回扣,导致款项流失,集体损失严重,引起群众上访,最后被追责。

三、优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相关措施

1.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的财务核算。针对农村集体资产涉及到的日常管理活动,进行强化管理。其一,强化流动资产管理,涉及对开设村级银行账户和管理现金收支相关工作的规范,账簿的设置,债务的登记等活动;其二,强化管理固定资产,构建台账以及明细账,保障各项账目都符合。其三,对资源性资产进行强化管理。机动地、水面等相关资源性资产相关经营权的拍卖以及招标活动必须通过村民大会的集体讨论,杜绝暗箱操作。同时在账面余的基础上详细核查固定以及流动资产,尤其是核查是否存在帐外资产,同时向村民公示结果。与此同时,需要对相关的工作流程进行规范。一是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工作规范流程。村集体经济组织在银行设立基本账户,村级所有经济业务,经手人必须取得有效的原始凭证,注明用途并签字盖章→所有会计凭证必须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同意并签字盖章→所有会计凭证必须经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审批同意并签字盖章→所有会计凭证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经镇派驻各村的驻村干部签字后,由村级报帐员送会计服务中心按规定审核记帐,結账前应将结账期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帐,结账后形成结交清单并签字→按规定编制月份、季度、年度财务报表,并及时按要求向上级报送→会计资料和档案定期整理,装订成册,归档保管。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务手续,对各类收支票据的核算,做到印章齐全、手续完备、凭证合法,所有支出票据做到“五有”,即有事由、有经办人、有审批人、有理财小组签章、有审核意见,对手续不完备的票据不予付款、不予入账、不予抵库,取消了镇级财务,镇级一切收支必须纳入村级核算,不设账外账,村级一切财务活动一律由村报账会计办理,非财务人员不得插手现金收支,不得坐收坐支、代收代支。二是做好村集体三资的清理核实和建账管理,在公开民主、保障群众的知情与参与的前提下,我镇对各村的三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核查,并分村进行了台账的登记。

2.构建完善的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制度。完备的资产管理制度可以很好的保障资产得监管和运营体系的建立工作开展,这同样可以促进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活动。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机制可以对相关责任人权职进行清晰的明确,同时对年度责任目标进行清晰的规定,保障国家和农户的权益。与此同时,需要构建完善的资产管理评估机制,农村集体资产相关抵押、拍卖等活动需要专门的评估部门负责,评估结果需要集体组织进行认定,同时通过县级行政机构的审核。构建完善的全民管理机制,关于重大资产或者投资项目相关工作,需要集体组织成员组织会议进行讨论通过,组织民主决策。制定完善的财务公开监督机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相关财务工作,应当根据相关规定,第一时间真实的向村民公示村级财务,接受成员的监管。

3.建立全面有效的监督机制。在组织农村集体资产对应监管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集体成员的力量,农户不仅是资产的所有者也是最为理想的监督人。根据相关法律,农户可以就资产管理问题提出经济讼诉,可以保障农户的资产所有者地位,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简单流程,保障渠道畅通。在此过程中,必须强化对经营性管理的监督,杜绝擅自进行资产的租赁和出售等活动,防止资产出现流失。针对对外投资业务建立对应的内控以及追责制度,对审批以及经办人员的权限、相应的措施进行明确的规定,一旦发生重大决策失误的情况,或者业务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必须立即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4.探索农村资产的管理新模式。针对较大额的资产可以选择使用信托方式进行管理。也就是按份共有的规则,建立土地股份合作镇由此集中经营性资产,由合作镇为农民设立对应的账户,同时向农户分发对应的收益凭证。然后合作镇和信托机构订立信托合同,进而信托机构负责资产的经营权,机构根据合同对资产进行专业的市场运作和开发,同时定期向受益人返回一定的利益。同时根据按份共有的标准,平均分配相关收益;而专业性的资产开发,可以促进资产合理的经营,保障农户获得最理想的收益。根据当前形势分析,信托化管理已经成为组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一个趋势,而资产的信托化、证券化等管理活动可以保障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农户的经济利益。

四、结语

综上,农村集体资产对广大农村居民来说意义非凡,是他们组织生产、生活的基础,但是结合国家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现状,资产管理存在较多问题,为了进一步改善管理现状,我们需要深入分析问题出现原因,进而采用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对此本文围绕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展开讨论,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自身的改进建议,希望可以对促进资产管理工作发挥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卓,詹琳.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问题探究[J]. 经济体制改革,2015,02:93-96.

[2]尹庆伟,王海净.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问题研究[J]. 农业经济,2014,06:73-74.

[3]方志权.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若干问题研究[J]. 科学发展,2014,08:80-86.

猜你喜欢
解决措施问题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