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文学作品中的动物意象分析

2016-05-30 02:03赵小筱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分析

赵小筱

【摘 要】萧红的文学作品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她的很多作品中都有着动物的身影。各具特色的动物意象赋予了萧红小说独特的魅力。为了更好的了解萧红小说,笔者将对萧红小说中的动物意象进行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够通过这一分析来帮助读者了解萧红小说,使读者感受到萧红小说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萧红小说;动物意象;分析

萧红曾经被鲁迅誉为30年代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呼兰河传》与《生死场》虽然没有典型性格的主角与连贯性的情节,但是却将背景作为主角,体现出了独特的特点。其创作背景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创作模式,表现出抽象性空间意味,其中蕴含的动物意象也深受读者关注。

一、萧红小说的特点

萧红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女性作家。作为一名作家,萧红有着很高的文学才华,杨义先生曾给予了萧红极高的评价,他认为萧红是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杨义对萧红文学才华的欣赏。萧红所处的年代是战乱的年代,因此萧红的生活并不安稳。颠沛流离的生活给予了萧红丰富而深刻的生活体验,这种生活体验对萧红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阅读萧红小说我们可以发现,萧红小说中包含了萧红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萧红是通过描述家乡的风俗、自然、动物等来表现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之情的,而其中作为特别以及突出的当属动物意象,小说中的动物意象包含了作者萧红内心的真实情感,这是萧红小说的一大特色。无论是小说《生死场》中的山羊、老马、狗,还是小说《牛车上》中的牛,它们都暗含了作者萧红内心的真实情感,表现了作者萧红对故乡的眷念。此外,《皮球》、《牛车上》、《家族以外的人》、《永久的憧憬和追求》、《后花园》、《呼兰河传》等作品都是采用儿童视角,童稚的语言,还有丰富的想象力和作品中的梦幻色彩,都体现了中国现代女性作家白话文实验的最富个性的成果,那就是富有生命热情但又近乎“零度”的叙事。

二、萧红小说中动物意象的分析

阅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可以发现,这些神话故事中大多存在著动物图腾崇拜,先民们将自己的美好情感寄托在了动物身上。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我国古代神话,古希腊也不例外。古希腊悲剧的起源是一场酒神祭祀活动,而这场祭祀活动和羊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例子足以说明动物意象与民族文化心理有着密切的关联。

萧红小说中有很多的动物意象,这些动物意象在一定程度上寄托了作者萧红内心的真实情感,这些情感不仅有关民族、故乡,还有关生命形态。笔者在阅读萧红小说后,一直无法忘怀萧红在小说中描绘的各种动物意象,无论是走向屠场的老马,还是黄昏后成群结队的乌鸦,均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萧红的眼中,动物并不是怪诞、滑稽的象征,它们与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一看法也体现在了萧红小说中,萧红小说中的动物的命运例如马、羊等事实上象征着人的命运。

萧红在自己的小说中详细描述了动物的生存状态,用动物的生存状态来表现人的生存状态,她认为人的生存状态和动物的生存状态是一样的,他们的生活是一样的平庸与琐碎。但是人们十分满足于现状,并没有奋起反抗这种生活,在这些人的眼中,生存的意义就在于吃穿。正如萧红在小说中描述的那样,人和动物是一样的,他们一样忙着生,忙着死。

同时,萧红还在动物的身上寄托了人的精神品格。例如萧红小说 《牛车上》,武云嫂的生活处境十分艰难,但是她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生命。萧红将武云嫂比喻为拉车的牛,认为她就像牛一样生活着。牛是一种有着很强耐力的动物,萧红将武云嫂比喻为拉车的牛,是在说武云嫂有着很强动物耐力,她是凭借耐力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顽强生存下去的。《生死场》、《后花园》、《呼兰河传》等代表性作品都一以贯之地回响着生命的咏叹调,每一个人物都活在作者自己的生命里,作者本人也彻底地投入并永远地活在她所创造的文本世界之中。

此外,萧红还将动物意象与小说的情景交融在一起,通过动物意象来渲染氛围,为小说奠定基调。例如小说《呼兰河传》,萧红写到,给冯歪嘴子的女人送殡的时候,一群又一群的呱呱叫着的乌鸦从人的头顶经过。乌鸦是衰败、荒凉的象征,萧红在小说中描写的乌鸦使得环境变得十分荒凉,给了读者更为直观的感受与体验。乌鸦对于小说气氛的营造和情节的推动,拥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也是萧红作为小说作家的独特之处。

三、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萧红小说有着独特的内涵,能够带给读者十分丰富的阅读体验。读者不但可以通过情节了解和感受那个时代,更可以看到萧红运用动物意向对于小说氛围的营造以及情节的推动。艺术创作是人类童心在更高程度上的复活和再现,萧红用散文诗式的文体形式,通过孩子纯真的眼光观察和探索外部世界。在父母缺位、情感缺失的童年经验中,萧红洞察了人世间的寒凉、人性的冷酷与自私。在萧红小说中,有很多的动物意象,这些动物意象上反映了作者萧红内心的真情实感,反映了萧红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表达了萧红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萧红通过动物的生存状态来表现故乡人的生存状态,这是在外漂泊的萧红对于生命价值的理解,这也是萧红小说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 孟觉之.对着大地的崇拜与启蒙——从“麦场”看《生死场》的双重主题意蕴[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2014(05).

[2] 吴情.论萧红笔下的生死意象——以《生死场》、《呼兰河传》为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06)

[3] 陈进武.何为动物何为人——浅析《生死场》中的“动物”[J].大众文艺(理论),2009(10).

[4] 王丽姿.动物化·生与死·符号化——解读《生死场》中人物的生存状态[J].太原大学学报,2009(04).

猜你喜欢
分析
禽大肠杆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经济危机下的均衡与非均衡分析
对计划生育必要性以及其贯彻实施的分析
GB/T 7714-2015 与GB/T 7714-2005对比分析
网购中不良现象分析与应对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伪造有价证券罪立法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