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新型学与教的方法

2016-05-30 03:42方玲
大东方 2016年8期
关键词:资源开发信息技术

方玲

摘 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对于教育亦是如此。信息技术本身虽不能自然而然地引发教育的革命,但它却是这场革命必然发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了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为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搭建了广阔的工作平台。为了适应21世纪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议题,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学改革找到了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信息技术;观念创新;学与教; 资源开发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学”

(一)网络合作学习

1.网络合作学习的概念

网络合作学习,主要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进行交流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

2.网络合作学习的特点

网络合作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支持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从而突破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进行同伴互教、小组讨论、问题解决、项目探究等合作性学习活动。它除了具备传统合作学习的特点外,还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1)交互的自由化。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一些促进合作与会话交流展开的交互工具,如E-mail、BBS、ICQ、电子白板等,使处于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不同角色的合作者,以不同的方式便捷地开展各种形式的会话、交流与合作,彻底打破了传统合作学习在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从而使得学习、交流、合作更便捷、更迅速地在时空中进行,使合作学习走向纵深化。

(2)学习的趣味化。在网络合作学习的环境中,多媒体教学集知识的丰富与多样、图文与声像并茂的信息,使知识表征多维度化,这在教学中增强学习趣味性的同时,又给学生以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还能帮助合作者在合作的同时,更好地创建教学的情景,交流彼此的见解和观点,增强合作者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提高准确表达的能力和反思能力,最后,合作者通过互助合作和网络信息方式,又将正确、准确而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呈现在网络平台上,使学生借助非线性的方式,灵活而又感兴趣地在各个知识节点上自由浏览,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认知弹性的提升。

3.网络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可以依托于网络环境,借助网络的互联互通性和网络监测的实时性、精确性的特点,建构庞大的开放性的试题库,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以人机交互为练习方式,以实时的积分排名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合作学习。这种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模式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分析,学习环境的设计,信息资源的设计与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 学习效果评价。

(二)网络的协作学习理念

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是指在计算机多种通讯技术的支持下由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学习者,在交互与合作中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学习者根据合作主题,借助网络通讯工具结成学习伙伴,协商设计合作方案,讨论探索,展开合作行动,最终完成学习任务。该模式强调学习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培养学习者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二、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教”

多媒体网络教学是指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收集、传输、处理和共享教育教学资源,用计算机来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这是一种把文本、图像、动画和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在屏幕上将多媒体各个要素有机的组合,来完成一系列随机性交互操作的信息技术。它使传统的说教模式变成了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变为具体形象,为学生尽可能创设一个真实的情景,让学生的认知活动变得生动、有趣。

(1)新型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势是:①它具有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友好的人机界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育。③它能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④它有助于师生对计算机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提高师生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⑤它还将推动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建设。

(2)多媒体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很多的优越性:①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教学,课堂教学生动、形式新颖、信息量大。②多媒体进入课堂后,通过教师—计算机—学生之间的三者对话,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提高教学效果。③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这样,给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抽象为具体,通过带有娱乐性的练习,还能轻松地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具有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友好的人机界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④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⑤它还将推动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建设。

总之,信息技术渗透在信息化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素养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教师必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致力改变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方式,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丰富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工具,革新课堂教学,以实现课程的最优化,真正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创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郑金洲. 合作学习. 福建教育出版社

[2]赵建华 李克东.协作学习及其协作学习模式 电化教育研究,2000,(4)

[3]安晓飞 黄志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研究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3(10)

(作者单位:宁夏市中卫市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资源开发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川北大木偶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分析
数字媒体技术介入地方性博物馆资源开发讨论
徐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河南新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