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2016-05-30 03:42李兆兰
大东方 2016年8期
关键词:运动兴趣终身体育意识高中学生

李兆兰

摘 要: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就高中学生而言,如何在学校体育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这是新课程改革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关键词: 体育教学;高中学生;运动兴趣;终身体育意识

学校体育必然要主动的适应社会变化的这种要求,积极的去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培养终身体育意识。那么,作为高中体育教师应该怎样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呢?

1让学生真正明白“终身体育”的含义和意义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各种体育教育。终身体育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中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使终身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成为一生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终身体育意识是当今时代提倡的体育观念,我国2011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把培养全民终身体育意识、习惯作为推动全民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体育和健康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也是为了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

2教会学生锻炼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能力

学校体育不只是直接为增强学生体质服务,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锻炼的方法,培养自觉锻炼的习惯和自学自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自主锻炼的过程是知、情、意、行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坚持自主锻炼的必备条件,只有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才能有志气,有恒心坚持自主锻炼,并养成良好的独立自主的练习习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3营造良好的氛围,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培养

大教育家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长生的主要标志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兴趣是学生心理中积极性、主动性的反映,是利于教学的重要因素。

体育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某种体育活动并积极参加某种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既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个体能力发展的起点与依据,激发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且能充分体现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随着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体育兴趣的培养问题更加突出。

3.1培养融洽的师生情感,点燃体育兴趣

只有兴趣,才能使人有坚持的自觉性。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爱其术”,揭示的正是和谐信赖的师生关系所带来的无穷的教育力量。在体育教学中师生间建立融洽的情感是培养与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先决条件,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让每个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与学生同甘共苦,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从而赢得学生们的信任、欢迎。

3.2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富于变化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与手段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多,但是随着现代多媒体教学逐步渗透到各学科领域,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多媒体可以将丰富多彩的体育信息与知识很直观地传播给学生,吸引学生去阅读和观看,从而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如:教师在一节课中交替使用讲解示范,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切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演示,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较之传统的教学方法,明显提升了课堂时效。因此,丰富的教学方法,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学生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使他们从小就喜欢体育,乐于体育锻炼,逐步培养起终身体育意识。

3.3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体育兴趣

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为学生们提供参与的空间,让课堂成为学生运动的乐园,通过各种趣味浓厚、竞争较强的游戏或比赛,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真正体会到体育运动的艰辛及胜利后的喜悦。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4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

“欲明人者,先自明”。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不断学习更新知识,面向全体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上要勇于创新,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与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会他们掌握科学的自我锻炼方法和独立参与体育锻炼的能力。所以体育教师能力的培养和自我提高,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总之,体育意识是在漫长的体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是一项非常艰巨而漫长的系统教育过程。高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个人意识的形成阶段,这一阶段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能理性的认识到自己的健康水平,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技能,加深对体育的情感体验,树立正确的健康观,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锻炼身体的计划,自觉的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学校体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12

[2]《体育心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4

[3]姚国伟《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安徽体育科技 2005(2)20-25

(作者单位:辽宁省灯塔市第二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运动兴趣终身体育意识高中学生
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
在阅读的乐趣中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
拨动兴趣琴弦 奏响体育乐章
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运动性区域的预设与生成研究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