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达教子:你成功了我才成功

2016-05-30 10:48若渔
女士 2016年4期
关键词:英达巴彦冰球

若渔

英达和宋丹丹的恩怨情仇一直是娱乐圈关注的焦点,虽然对大儿子英巴图心怀愧疚,但英达也说过:“分开了就是分开了,不然对谁都没有好处,也会对新家庭造成伤害。要开始新的生活,就要把原来的一页彻底翻过去,包括不见孩子。”在许多人眼里,英达算不上是一个称职的父亲。可是,当小儿子英巴彦出生后,英达却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一边体验做爸爸的喜悦,一边又硬起心肠做严厉的“虎爸”。

英氏家训:儿子成功了父亲才成功

英达的曾祖父英华,创立了《大公报》和辅仁大学;父亲英若诚,曾任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向中国引入英国戏剧作品。因为出生名门,英达一直很努力。英若诚去世前,曾无限感慨地对英达说:“儿子,感谢你,让我的人生获得完美,希望你也能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功。”

当英达拥有英巴图时,正当他还是个大孩子的时候,也是他人生努力拼搏的阶段,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放在儿子身上。等到婚姻亮起红灯、儿子随妻子离开自己时,他才幡然醒悟,自己将永远错失这个孩子的成长。

英达和梁欢的孩子降生后,看着襁褓里结实、健康的儿子,英达暗下决心,此生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小子培养成才。他希望儿子长大后能像箭头一样勇往直前,因而为儿子取名如镝。因为英家是满族人,所以英如镝还有一个名字叫巴彦,就是富饶的意思。

英达想弥补以往的遗憾,可是由于诸事缠身,他根本抽不出时间与儿子朝夕相处。知夫莫若妻,梁欢知道英达的心结:只有巴彦成功了,丈夫的人生才会完满。梁欢辞去所有工作,把全部心血用于相夫教子。

逼子成才:成功从来都不是安排的

英达觉得,想要把英巴彦培养成一个成功的人,必须让他先拥有成功的个人条件,而独立性的培养,是对孩子必不可少的训练。从巴彦很小开始,英达就要求他晚上独自睡觉。小小的英巴彦,宁愿选择睡在父母卧室的沙发上,也不愿独睡一间房。英达也试过无数次夜晚把熟睡的儿子抱回自己房间,可没过一会儿,巴彦就会夹着小枕头悄悄跑回沙发上来。

随着巴彦个头越长越大,沙发被压得变了形。英达不允许妻子换新沙发,想借此逼迫儿子早日独自睡觉。有一次,睡梦中的英达突然听到“轰”的一响,是沙发被压垮的声音。令他哭笑不得的是,一眨眼工夫,就见巴彦如弹簧一样“嗖”地从地上爬回了被压坏的沙发上。

此事让英达深有感触,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是天生的,不能为了强迫孩子早日独立而忽视了他内心所需要的安全感。英达没有再逼迫巴彦睡自己房间,而巴彦就这样在父母卧室的沙发上睡了6年,直到出国后才心甘情愿地独自睡觉。

该把儿子往哪条路上引导,才能获得更好的成功?英达想,父亲既是演员又是官员,而自己既是导演、演员、编剧又是董事长,放眼英氏家族,好像唯独缺少音乐和体育界的成功人士。

巴彦3岁时,英达夫妇就让他师从名家,每天至少练3小时钢琴。所以,从巴彦上幼儿园开始,梁欢每天中午都会把英巴彦接回家,雷打不动地练习钢琴。

巴彦似乎并不喜欢钢琴,时间一长,会用各种理由来减少练琴的时间。英达拿比赛的成绩作为练琴的标准,只要英巴彦每次比赛能拿第一名,就可以不增加练琴时间。结果,英巴彦每次都不负众望地拿到第一名,英达只好信守承诺不延长巴彦的练琴时间。

巴彦读小学5年级时,钢琴老师问英达夫妇:“你们打算什么时候为英巴彦办理退学啊?”英达很惊诧。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想把英巴彦培养成一名钢琴家,就不可能让他像普通的孩子那样接受学校教育,必须让他把所有时间用来弹钢琴。

当英达回到家和巴彦商量时,遭到儿子的拒绝。英巴彦流着眼泪说:“爸爸,其实我不喜欢钢琴。我每次努力拿第一名,都是为了能少弹一会儿琴。”儿子的话如一记闷棍敲在英达头上,他一下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当年,他北大心理学硕士毕业后想报考戏剧表演专业,父亲没有阻挠他,而当他没有如期考上只能远赴海外留学时,父亲更是全力支持。当他从演员转行做导演时,父亲同样没有反对,还把毕生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难道父亲不渴望他早日成功吗?显然不是。父亲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着他,等他自己走向成功的大门。

英达决心像父亲那样,尊重儿子的意愿,毕竟成功从来都不是被安排出来的,只有顺应儿子的兴趣,儿子才可能真正成功。英达果断地让儿子放弃学了多年的钢琴,而钢琴老师得知后万分惋惜。

严苛虎爸:流血也要坚持不放弃

巴彦很小的时候,英达就发现儿子对溜冰特别有兴趣。那天,英达和梁欢带儿子去商场买东西,商场里有个溜冰场,巴彦就趴在冰场外围的玻璃上看。英达随口问:“你想学滑冰吗?”英巴彦当即猛点头,就这样开始了他的冰上生涯。

不同于学钢琴,巴彦每天都期待着能去练习滑冰,不管怎么摔跤,他都不喊疼,爬起来就跟着教练做动作。一年后,他已经学得有模有样了。教练问他:“你是继续学花样滑冰,还是学冰球?”英巴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冰球。

除了工作,英达几乎都会在训练场旁陪伴儿子。他原本对冰球一无所知,几年下来竟成了一个冰球通。为了让英巴彦能接受更好的专业训练,英达与梁欢在儿子9岁时举家前往美国芝加哥,因为那里有全世界最优秀的冰球球队。

从此,英达成了空中飞人,奔波于中国与美国之间。由于时差,他常常会错过儿子的比赛,但他会让妻子帮他录下来,只要有空就会认真地看,发现儿子的进步和不足。

当得知儿子的偶像是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时,英达不惜动用自己的人脉,把姚明请到英巴彦面前。看着儿子激动万分的模样,英达甘之如饴。也许是偶像的动力起了作用,英巴彦更加坚定了要成为最优秀冰球运动员的决心。

为了让儿子的体能达到冰球运动员的标准,英达把自己变成了营养专家和美食家,只要有时间就会下厨为儿子炮制味美营养的食物。

冰球运动员常常会受伤,英巴彦也不例外。英达虽心疼但从不表露,在他看来,要想成功就必须吃苦。当儿子被撞掉一颗牙齿、满口鲜血地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故意说:“男子汉,掉颗牙齿不算啥,你看人家满口没牙都照打球。等你哪天牙齿都掉光了,我就带你去种全套。”很多时候,英达会亲手为儿子包扎伤口。他甚至还学了推拿按摩,为儿子解除疲劳。

英达曾吐槽:“冰球可能是冰雪项目中需要投入金钱最多的,包括护具、头盔、冰球杆,而且这些东西都是损耗品,儿子有时候也只能用一些二手物品。所以,英巴彦的成绩除了他的辛苦付出外,也都是靠钱堆起来的。”这些年英达一直不停地奔波忙碌,为儿子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

如今,英巴彦17岁了,他在冰球上表现出来的成绩已经得到了冰球界专家们的认可。目前,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进入NHL(北美冰球职业联赛),然后在2022年冬奥会上代表中国冰球队出战。英达豪气地说:“我相信,英巴彦一定可以带领中国冰球队走向世界的。”“巴彦就是我一生中最好的作品。只有他成功,才能证明我的成功。我感谢他,我的儿子。”

编辑 尼尼威

猜你喜欢
英达巴彦冰球
拥抱冬奥 共向未来
拥抱冬奥 共向未来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航拍巴彦呼硕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冰球
冰与火的运动——冰球
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开幕:英达热再生施工惊艳贵阳
英达热再生再担沪宁高速大中修
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打破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