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平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2016-05-30 07:53谢月
西江文艺 2016年6期
关键词:社会公平恩格斯马克思

谢月

【摘要】:中国在推进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需要坚持科学思想的指导,解决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诸多问题。社会公平,作为构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建设水平的衡量标准。马克思主义是指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而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当代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的主体的人是“现实的人”,并且将物质生产实践视为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历史活动”。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平理论是从物质生产实践中抽象出的,对社会现实关系进行总结基础上提出的,有利于社会和谐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指导理论。

一、社会公平概述

马克思则指出“衡量什么算自然法权和什么不算法权,则是法本身最抽象的表现,即公平。”[1]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将共评定为一种法权观念,但是对社会公平的定义,恩格斯就明确指出了“对现存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和不公平,对‘理性化为无稽,幸福变成痛苦 的日益觉醒的认识,只是一种征兆,表示生产方法和交换形式已经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2]。

二、社会公平理论概述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平理论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以社会生产实践为载体,是继承前人关于社会公平理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形成的,为社会实践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的理论思想内容。

1、思想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平理论受到到了前人的公平正义思想的影响。德国古典哲学中指出的善良意志,即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应该是自由意志,是无条件的绝对命令,直接影响了马克思对于自由的重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将社会经济活动进行了具体细致的分类,人类经济活动分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这种细致和深入地对社会经济的了解和研究,为研究社会公平提供了理论基础。空想社会主义从实践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平做出了严厉的批判,指出私有制的存在是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公平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也指出了要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的原则对社会劳动成果进行分配。这些理论成果和思想都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公平分配理论原则的重要来源和基础。

2、理论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平理论明确地分成了五个部分。五个部分相互联系,并且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公平理论。

(一)社会公平的属性

马克思、恩格斯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看待社会公平,指出社会公平是历史的、阶级的,同时也是随着社会物质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相对的观念。社会公平作为一种观念,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社会存在的真实反映,并且对社会存在具有一定的反作用。社会公平是在一定的社会形态里,带有这个社会形态属性色彩的相对的公平。是体现了统治阶级意志的公平,与社会物质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二)社会公平的根源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社会公平问题的根源不在于人的主观观念,而是根源于社会物质生产实践。生产力水平发展的清涕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运动,促成了社会不公平的产生。而且马克思、恩格斯将公平作为人们的一种价值判断,将公平归属于法权观念和道德观念中,是根源于物质生活实践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关系的反映。

(三)社会公平的标准

马克思、恩格斯将社会公平归属于历史范畴,所以社会公平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而衡量社会公平的标准也会因为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形态环境中而体现出具体不同的内容。而能够形成和作为社会公平的标准的内容不能是抽象的,而应当是具体的。社会公平的根本标准是是否适应生产方式发展方向。

(四)社会公平的目标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真正实现社会公平需要生产力达到很高的水平,生产资料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社会形态中,才会消除为了实现生产资料占有而产生的剥削与被剥削,才能消灭压迫,实现人类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公平与正义。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德意志意识形态》对理想社会做出了设想,他们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所有人都不会有活动范围受限,人的自由得到全面发展。

三、社会公平理论的当代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平理论指出,无产阶级通过消灭阶级而实现社会公平。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由于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实现社会公平的道路上还有很长一段探索的道路要求。而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平理论中指出社会公平的实现道路,中国可以从教育上“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3]实现教育的普遍化;在城乡发展中将把城市和农村生活的优点结合起来,避免二者的片面性和缺点。”[4]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在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方面通过法律和社会政策调节社会公平。通过通过对最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公平理论的具体实践,来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1-2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1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86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86

参考文献:

[1]陈辉,熊春文.社会公平:概念再辨析[J],探索,2011(4):16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1-212,741

[3]莫尔.乌托邦[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82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86

猜你喜欢
社会公平恩格斯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基于访谈探讨天津取消小升初择校考试制度的合理性与否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恩格斯服兵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