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音乐:旅行中的小惊喜

2016-05-30 10:03悠悠
小演奏家 2016年4期
关键词:三重奏贩售维也纳

悠悠

放眼望去,欧洲已是街头艺术发展历史最悠久也最蓬勃的地方,据说早在中世纪,就有游吟诗人的存在,以到处游历的方式,将自己的见闻或所欲建言的内容编织为歌谣,自弹自唱,这可算是最早期的街头艺术之一。街头艺术的形式众多,不论静态、动态、音乐、舞蹈、戏剧等等,千样百种,是代表民间最具生命力的庶民艺术,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自然多是与音乐有关。

维也纳是世界的音乐之都,不但处处有音乐,连呼吸那里的空气都让人觉得浑身都是文艺气息。维也纳城市以圣史蒂芬教堂为中心点,向外扩展至霍夫堡外围以及国家歌剧院外围,约划一个半圆,在这半圆的环型道路之内,就是属于维也纳市中心的徒步区,这个徒步区范围内,就是街头艺人最密集的地方。维也纳是古典音乐产出的重镇,街头表演的艺人当然不乏古典音乐类型,不论是演唱声乐还是拉奏弦乐器,每一位街头艺人的演奏水准都非常高,让人不禁怀疑这些人是不是职业演奏家一时兴起而跑来街头演奏的。

观赏街头艺人的演出,一般是观众各凭喜好自由打赏,不过对自身演奏极具自信的街头艺人来讲,他们往往还会准备自己录制的专辑,一面表演一面贩售。我生平购买的第一张街头艺人的专辑就是在维也纳徒步区,秋天的夜晚有点凉,散步在街头非常舒服,耳边传来一阵熟悉的旋律,却是用一种特殊的弦乐编制,因而我停下脚步,他们的团名是“万花筒三重奏”。

“万花筒三重奏”的乐器编制为高音巴拉莱卡三弦琴、低音巴拉莱卡三弦琴与手风琴。巴拉莱卡三弦琴为俄罗斯民族乐器的一种,而“万花筒三重奏”就是由三位来自俄罗斯、在当地各自获得众多独奏比赛奖项的音乐家组成的,他们擅长将交响曲或歌剧中著名的咏叹调、序曲等改编为三重奏来演奏,不但不失音乐原味,还具有原始管弦乐团编制的磅礡气势。当年我买到的自制专辑中,就收录了罗西尼的《赛维利亚理发师》序曲、莫扎特的《小夜曲》、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比才的《卡门》哈巴涅拉舞曲、维瓦尔第的《四季》“冬”、皮亚佐拉的《自由探戈》等,是一张有趣味又不失通俗的专辑。

除了维也纳,另一个对于街头艺术发展丰富的城市就是巴黎。1982年,当时的法国文化部长贾克朗希望能提升推广各类型音乐的地位,让古典音乐走出演奏厅,并鼓励有才华的音乐家与创作者能走入公共场合,勇于表现自我,发表自己的作品,因而在当时创办了第一届夏至音乐节 ,选定在每年的6月21日夏至,也是全年日照最长的一天,作为音乐节固定举办的日子。那天从中午开始,民众就可以带着自已的乐器在巴黎的大街小巷、各大广场,甚至是地铁站内,自行摆放器材表演。这天,警察不会取缔噪音与占用公共区域,甚至入夜后也会睁只眼闭只眼,让大家尽情演奏狂欢。不论是个人表演、团体演出,还是由音乐相关单位所规划的职业级表演,在这一天所有的演出都是免费的,不管是巴黎市民还是刚巧路过的旅人,都可以尽情探索巴黎的每一个角落,去发掘音乐与不同场地结合的更多创意与可能性图书馆、博物馆、车站等处处都可以是音乐厅。

如果有机会在这一天来到巴黎,不妨跟着当地人一起体验难得的不夜城,你会发现在历史悠久的莎士比亚书店门口演出的是英国味十足的英式民谣,意大利文化中心的门口传来的是地道的拿坡里民谣,随便走进一个巷弄,就有雄壮威武的鼓队敲打着进行曲,过个马路来到圣米歇尔广场,面对面在PK的却是节奏感十足的非洲鼓乐与沉静庄严的印度乐。

说到莎士比亚书店,建议可以爬上陈旧的小楼梯到二楼探险一番,二楼除了别具特色的童书专区外,还有一个读书室,那里所收藏的书籍不供贩售,只能在现场阅读。另外在二楼的一隅有一个微小的空间,空间的角落有一台立式钢琴,周围摆放着几张座椅,墙面上依然摆放着满满的旧书,在这里,欢迎所有人来此弹上几曲,朋友们围坐在钢琴旁,俨然就是小型的沙龙聚会。我到的那天,有位男士正在弹奏莫扎特的作品,虽然弹奏得不流畅,不满八个小节就往往停下重头来过,但不得不赞叹这位男士拥有令人佩服的勇气,在几位朋友与陌生人面前,不放弃地挑战着眼前的五线谱,而重点是那特殊的氛围是在别处感受不到的。

说到巴黎,另一个不能不提的地方,就是蒙马特,蒙马特聚集的街头艺术家更是多到令人目不暇接。蒙马特的圣心堂是所有旅客必须参观之处,圣心堂地势较高,门前广场与阶梯是俯瞰巴黎景色的好地方,那里除了有小贩聚集外,也常有街头艺人在此表演,尤以特技艺人最为吸睛。知名的小丘广场是画家们的聚集地,油画、版画、水彩画、素描等,各种形式材质的画作都可在此找到,如果有兴趣,可以当场委托画家帮自己来一幅肖像画。走过小丘广场,在咖啡馆、小商铺林立的小巷间穿梭,随处一个角落都会有歌者或音乐家在演出。蒙马特虽然处处充斥游客,但就一个转角的差别,也往往悄悄隐藏着喧嚣中的另一种宁静。

蒙马特拥有一种魔幻的力量,在那黄昏时分,我就在此买了生平第三张街头艺人所贩售的专辑,而且还是一张与古典音乐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专辑。三位黑人,一位是主唱与吉他弹奏,一位是打击乐器与和声,最后一位则负责和声,演唱的是我听不懂的法文流行歌曲,偶尔演唱几首英文口水歌。也许并不是多么具有艺术价值的音乐,也许简单而通俗,不过当你只身一人散步至此时,就是有一种莫名的悸动,配合着夕阳的余韵微光,再加上有感染力的嗓音与和声,就算没有带回专辑,在脑海中这个景象也是一种难忘。

眼尖的人可能会问:这是生平第三张?那第二张呢?第二张购得是在布拉格旧城区的一间餐厅,那是一个飘着雪的冬天,外面零下不知道几度,餐厅内在演奏的却是地道的爵士乐团,在暖气的包围之下,一个恍神差点以为自己身在纽奥良。这是我第一次现场看洗衣板作为打击乐器并被弹奏,这是在纽奥良传统爵士乐演奏中常会使用到的乐器。使用此乐器的乐手们几乎都是自制,毕竟这种乐器可没有专门在贩售。简单来讲,就是在洗衣板上钉上不同材质的东西,例如钉子、小型的钹、饭店柜台用的呼叫铃等,然后使用滑奏与敲击的方式,创造出不同的节奏与声响。想想看,在有如童话故事般的城市,欣赏着十足美式的蓝调与爵士乐演出,人生不就是因处处充满着这种反差的趣味而精彩吗?

猜你喜欢
三重奏贩售维也纳
三重奏栏目作者:王文其
三重奏栏目作者:阮敏哲
解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自动贩售商业模式创新
帕劳:立法禁用禁售防晒乳
幸福三重奏
畅游全世界最宜居的城市——维也纳
粮的三重奏
夏天探测器测试维也纳情感知足感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