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心理治疗对乳癌患者心理康复的影响

2016-05-30 10:15武素宁陈越
科技风 2016年4期
关键词:乳癌

武素宁 陈越

摘 要:目的:观察叙事心理治疗对乳癌术后患者心理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人,对照组32人。对照组给予规范化治疗和基本的健康教育,治疗组在给予规范化治疗和基本的健康教育基础上,加用叙事心理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入院日和出院日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评估,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干预后,治疗组的SDS评分及SAS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组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叙事心理治疗使乳癌术后患者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对患者的心理康复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叙事心理治疗;乳癌;心理康复

Effect of narrative psychotherapy on 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Wu Suning, Chen Yue

(Oncology Department of CNPC Central Hospital, Langfang Hebei 065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narrative psychotherapy on 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Methods 64 cases of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standardized treatment of cancer and relative health education, but the treatment group strengthen health education by narrative psychotherapy and take correspond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standardized treatment of cancer.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pectively, at admission and discharge date, had been conducted a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with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and self-assessment anxiety scale (SAS), and the effect of narrative psychotherapy on 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had been compared by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SDS scores and SAS score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a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SDS scores and SAS score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s The narrative psychotherapy, in favor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establishing confidence in life, can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It is worth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Narrative psychotherapy; Breast cancer; 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乳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病灶仍局限于局部及区域淋巴结病人,手术治疗是首选。由于手术治疗切除组织较多(包括整个乳房)、手术创面大,给患者心身带来了严重的创伤[1]。患者面对恶性肿瘤对生命的威胁、不确定的疾病预后、乳房缺失导致外形受损、各种复杂而痛苦的治疗(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婚姻生活可能受到影响等问题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反应[2]。一系列研究表明,心理康复与乳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疾病预后有着重要影响,乳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正日益受到重视。叙事心理治疗[3]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下诞生的新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她的诞生,给心理治疗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带来了一种新的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我科采用叙事心理治疗法对乳癌术后患者进行系统的心理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住院的乳癌患者64例,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均为女性。对照组年龄27-76岁,平均年龄(52.7±11.1)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7例,高中6例,初中10例,小学9例。治疗组平均年龄(53.0±10.5)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6例,高中9例,初中7例,小学1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文化程度、认知能力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患者于入院日及出院日填写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填写过程由专职的心理干预护士全程管理,使用统一指导语对受试者进行问卷内容的讲解说明,患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调查问卷。共发放64份,收回64份,回收率100%。

1.2.2 心理干预方法

1.2.2.1 一般心理护理:

多了解和关心患者,鼓励患者表达对疾病和手术的顾虑和担心,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请接受过类似手术且已痊愈的患者现身说法,帮助患者度过心理调试期。对已婚患者,应同时对其丈夫进行心理辅导,鼓励夫妻双方坦诚相待,取得丈夫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并能接受妻子术后身体形象的改变,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2 叙事心理治疗

治疗组患者在入院时就由专职的心理干预护士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获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利用每天下午的心理访谈时间,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逐个与患者进行心理访谈,鼓励患者讲出自己的故事,再利用问题外化和解构,寻找一直困扰当事人的无力、痛苦与病态的个人经验或故事的突破口,帮助患者认清问题在生活中所处的位置,并通过患者的叙述找到有正面力量的替代故事,最后重构一个积极有力量的故事,从而找到生命的意义,找到战胜疾病的信念和力量。整个过程需要护士始终以一种放空、接纳、聆听的态度,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顾虑,通过见证、联结、迁移、信件和仪式等方式来串联,使患者产生新的自我认同,进而完成其生命的重新整合,为患者积极的面对生活提供帮助,近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看似简单的叙述,实则是护患双方在表达各自情感。护士在了解患者的同时,也使得患者更加了解护士,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消除了社会对医护人员的误解,减少了医、护、患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1.3 判定标准

心理状态评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程度。包括20项内容,均采用4级评分法。各项得分相加得总粗分,乘以1.25后取其整数部分,即得标准总分。按照中国常模的结果,正常上限为40分,临界值为50分,得分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严重。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抑郁程度。包括20项反映抑郁主观感受的内容,包括10项正向评分和10项反向评分,均采用4级评分法。各项得分相加得总粗分,乘以1.25后取其整数部分,即得标准总分。按照中国常模的结果,正常上限为41分,临界值为53分,得分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严重[4]。

2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由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均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 结果

治疗组心理负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2组SAS、SDS量表评分比较(±s)

4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入院时大多数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由于放疗、化疗及手术治疗后患者会出现负面反应症状,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患者负面心理状态未得到明显改善,而治疗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治疗,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状态与干预前、对照组相比较,明显降低(P<0.05)。

叙事心理治疗,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在2014年底由我们院长助理李春主任在我们护理人员中推广,并迅速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通过每天清晨的微信群授课,每周四下午的专家讲座,每晚微信群的提问答疑,我们认识到这种心理方法很有必要在临床上应用,特别是我们肿瘤科患者。现代医学并不能解决所有疾病,我们能做的就是给患者更多的安慰,叙事心理治疗的出现,拉近了我们医、护、患之间的关系。我们通过倾听患者的故事,运用适当的方法,使问题外化,帮助当事人找出遗漏的片断,从而引导来访者重构积极故事,以唤起当事人发生改变的内在力量。叙事治疗强调的不是技巧而是态度,这就需要我们怀着一颗尊重、谦卑、好奇的心来面对那个与我们不一样的生命。它强调“问题”才是问题,人不是问题,人与问题时分开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专家,都有能力依照自己的偏好,重写自己的生命故事。

乳癌患者由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对乳癌深感恐惧,她们认为自己得了“癌症”,就等于上帝给判了“死刑”。此外由于乳房的缺失,自认为是“残疾”或“废人”,她们对自身形体的改变表示忧虑和压抑,感到生存无价值[5-6]。不少患者担心自己患乳癌后无法过正常人的生活,不能重返工作岗位,担心丈夫、亲友、同事远离自己,担心自己能否承受化疗,担心化疗和放疗的效果等。这些心理障碍严重地影响着她们的生活质量。而常规的心理护理很难打消患者的这些负面情绪,我科在护士长和心理咨询师的带领下将叙事心理治疗方法引入临床。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将叙事心理治疗运用在乳癌患者的心理康复治疗中,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很大的改善,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自信心,为患者积极的面对生活提供帮助,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叙事治疗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在临床的应用前景广泛,我科将在其他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裘法组, 孟承法. 外科学[M]. 4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318-327.

[2] 江连英. 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干预措施[J]. 内蒙古中医药, 2013, (22): 168-169.

[3] 冷静, 曾天德. 叙事心理治疗: 一种后现代思潮的治疗理念和方法——兼谈与传统心理治疗的比较[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24(2): 150-153.

[4] 吕探云, 孙玉梅. 健康评估[M]. 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173-176.

[5] 余志华, 阳世伟. 乳癌患者信息需求及心理状态调查分析[J]. 护理学杂志, 2005, 20(4): 61-63.

[6] 刘琳, 施婕, 韩肖华. 乳腺癌患者的心身症状及护理对策[J]. 中国康复, 2005, 20(4): 247-248.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作者简介:武素宁,女,1985年生,河北衡水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肿瘤、骨病、ICU等专科护理;

猜你喜欢
乳癌
乳癌:半数癌症可预防
KLF5转录因子对预测乳癌肺转移的临床意义
每月定期检查战胜乳癌
晚期乳癌五大迷思与预防
晚十点后进食乳癌风险增倍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易致乳癌吗?
家族性乳癌病人乳癌组织及血清miRNA-26a、143与195表达及意义
乳腺癌与环境因素
警惕男性乳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