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营改增』对施工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2016-05-30 15:15许与可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30期
关键词:施工企业营改增影响因素

许与可

摘要:“营改增”已正式推行,施工企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文章结合建筑行业发展特点,在分析“营改增”对施工企业影响的基础上,探索建立适应“营改增”的管理机制以及施工企业加强税收筹划合理减负等相关对策。

关键词:“营改增”;施工企业;影响因素

“营改增”是我国税务改革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决策,对税务工作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旨在解决传统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税制管理的质效,更加完善税收制度,同时助力企业降低税务成本。在“营改增”的大环境下,施工企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施工企业需要积极结合“营改增”中的相关内容,完善企业税务管理方式,防范涉税风险,促进施工企业的全面发展。文章将结合“营改增”对施工企业的影响及对策进行分析,以期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营改增”对施工企业的影响

(一)“营改增”对施工企业税负的影响

1. 企业营业税是固定的,且全面征收不存在抵扣。当前很多施工单位都是按照工程结算收入进行纳税,没有关注到施工项目的盈利或者亏损情况。在“营改增”政策影响下,将相关进项税额实现了税负之间的相互交融,增值税仅仅能够对工程增值的内容进行税务计算,而工程中亏损的部分则直接由企业要缴纳的增值税额决定。如果工程单位长时间处于亏损的情况下,那么增值税的税负则会低于营业税的税负。同时,项目分包企业采购的工程物资、设备购置等款项可通过进项税额对工程成本进行抵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重复纳税的情况。所以在实际的施工企业管理过程中,“营改增”有助于减少施工单位的税负问题。

2. 在“营改增”新政实施后的实际施工项目中,建筑材料的采购、劳务费用以及机械设备、设施料的动产租赁可抵扣进项税额可能小于理论上的进项税额,将会加大施工企业实际纳税额,增加其实际税负。当前我国施工行业普遍存在着企业资质差异性较大的问题,票据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不够规范的情况普遍发生。施工单位在进行材料采购的过程中,很难及时获得相关的发票,材料发票的数额巨大,且发票的收集、审核、整理等工作难度大、时间长,这就有可能造成无法按时进行认证,不能及时完成进项抵扣的情况发生。

(二)“营改增”对施工企业内部管理的影响

1. 对企业运营管理的影响。营业税和增值税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中营业税指的是全额征收,不存在抵扣的问题,但是增值税通常和进项税额实现税负转嫁,所以在工程税务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其重视程度,降低企业税负,为施工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施工单位需要结合新常态不断进行改革,结合“营改增”的实际情况,明确单位的发展对策,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的盈利水平,增强施工企业的风险评估能力、预测能力,使施工单位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核心业务的研发,提升施工企业的整体市场竞争能力,加快“转型升级”,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2. 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施工单位可以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发票管理、财务管理编制以及营业税财务制度构建等方式,完善财务管理活动,满足施工单位的发展需求。另外,“营改增”也能够促进施工企业的全面发展,通过抵扣税额等方式,采用更多的优质材料提升工程施工的质量,增强税收管理中无形资产的转让活动,将各项影响工程企业发展的因素降到最低。“营改增”环境下,施工单位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创新管理模式,进而直接推动工程施工单位的发展。

3. 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营改增”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支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也将促进企业形成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因为增值税当前仍然适用于服务业中,所以施工单位也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要求不断转变战略发展策略,由原本单纯的施工单位转变为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企业,构建以服务为主导的施工企业管理模式。在现行粗放型管理企业居多的情况下,无疑是个艰巨挑战,同时也是倒逼企业强化自身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的良机。

二、“营改增”政策下的施工企业发展对策

在“营改增”政策下,企业应探索建立适应“营改增”的管理机制同时通过加强税收筹划等方式,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税负,规避风险。

(一)施工企业要做好“营改增”的衔接过渡

“营改增”属于国家体制进行改革的重要方式,设立一定的“营改增”试点,产生较大的影响,并且使产业结构得到一定的优化。将中小企业纳税人的赋税减轻,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施工单位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营改增”管理模式的分析,明确“营改增”背景下工程税务研究的重要内容,明确施工企业中“营改增”的关注重点,并将“营改增”作为一种强迫自身加强管理的手段,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发展条件进行综合调控,提升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与此同时,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营改增”政策内容的宣传力度,使“营改增”政策能够深入贯彻到施工单位各项财务管理活动中。

(二)企业应探索建立适应“营改增”的管理机制

一是要提升对供应商的管理力度,“营改增”政策条件下,施工企业可以选择将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供应商,实现各项增值税发票的及时获取,进而实现税额的快速抵扣。一旦没有选择的条件下,可以尽可能的向对方提出要求,让其提供税务部分代发的增值税发票。

二是要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在开展各项财务活动时,要对合同的付款流程以及税费凭证等相关内容进行详细审阅。为了有效避免“营改增”后经济纠纷的发生几率,在签订合同的时候,需要对分包合同、材料采购合同等进行综合分析,约定对方所提供的付款申请、增值税发票给予之后,再进行付款。

三是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在对其改进的过程中,结合增值税税务需求对财务报表进行适当的编制以及核算,提高会计核算水平以及其规范性。此外,企业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并且强化对财务监督和控制工作进行适当的强化,以此科学应对支付带来的压力。

四是要对相关人员加强培训。例如施工单位可以定期开展“营改增”相关知识的培训活动,使企业财会人员熟悉业务,明确掌握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财务管理能力、分析能力,保证施工企业各项财务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降低不良问题及风险的发生率。

(三)施工企业应加强税收筹划合理减负

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税务筹划的空间也需要适当进行扩展,施工单位需要构建真实、有效且全面的会计信息活动,加强对财务信息的分析,合理选择筹划内容。施工企业可以依据增值税改革的细则,将分支机构设定为独立的法人资格子公司,从而保证各项税额能够有效减少,缩小企业税负额度。同时,施工单位的材料采购活动中,也可以将一般纳税人作为供应商,进而实现进项税额的有效抵扣,通过多种方式,为施工企业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

相较于营业税,增值税的税务筹划空间更大。施工单位需要秉持着精细化管理原则,通过减少资质共享情况,科学选择分包商以及加强合同管理等多种方式,降低各类风险发生几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是我国目前推出的最重要的税制改革,其在推动产业转型、结构优化、创新创业和深化供给侧改革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营改增”的不断推进,企业应探索建立适应“营改增”的管理机制,同时通过加强税收筹划等方式,完善税收管理。

参考文献:

[1]丁月虎. “营改增”实施后对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4(22).

[2]沈昕,潘宗术.浅析建筑业“营改增”对工程公司施工管理的影响和对策[J].石油化工建设,2015(12).

[3]吉静利. 营改增对企业财务和会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建筑施工企业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5(14).

[4]王孝兰. 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对施工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15).

[5]朱桂红. 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税负的影响及其对策探析[J].财会学习,2015(21).

[6]古文辉.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及相应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5).

(作者单位: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施工企业营改增影响因素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网络信息技术在施工企业项目财务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