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彬的“战场”和“责任田”

2016-05-30 19:23姚远张蓷椈唐玉民傅祖兴
派出所工作 2016年3期
关键词:老丁房主警情

姚远 张蓷椈 唐玉民 傅祖兴

2015年12月23日上午11点,在北京市顺义区南彩镇前俸伯村的警务工作站见到南彩派出所社区民警崔彬时,他正忙着给辖区的群防群治力量开会。这是崔彬每个月的例会。会上他听取了治保积极分子、巡逻队员、志愿者近期的工作汇报,并且针对近期辖区的情况对他们的工作进行了讲评和指导。

2006年,崔彬从军队转业来到了南彩派出所,2008年正式成为一名社区民警。南彩镇的26个村,崔彬几乎都管过。如今,崔彬负责的前俸伯村常住人口3100余人,外来人口4000余人,是典型的外来人口多于常住人口的人口倒挂村。前俸伯村交通便捷,附近有地铁15号线以及从东直门交通枢纽发车的公交车等。房屋租金低廉,因此吸引了很多在市内、机场周边工作的人到此租住。另外,辖区内还有中学1所、小学1所、幼儿园4所、超市20多个、物流快递公司1个。

面对出租房屋多,流动人口多,社区情况复杂,人口密度大、成分复杂等特点,崔彬积极应对:他逐户走访检查和宣传安全防范常识,加强日常的巡逻,强化完善村内监控等技防设施建设,充分依托、依靠村级群防群治力量,使前俸伯村的治安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量身定制的防范宣传

由于辖区内有不少平房院,夏季是入室盗窃、入室抢劫类警情的高发期,而冬季是预防煤气中毒的特殊时期。崔彬进行的安全防范宣传也依据辖区的特点,进行了量身定制。

不干胶小贴纸。比起现代化小区里那些“高大上”图文并茂的安全防范提示卡片和海报,前俸伯村里的家家户户门口贴的“防范小贴士”显得有点“简陋”。巴掌不到的一块贴纸,比一张普通的名片大不了多少,没有卡通的形象图案,内容却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每种颜色的“防范小贴士”对应着不同的内容——防盗窃、防火、防诈骗及防煤气中毒等。这样的卡片,是崔彬根据辖区的情况精心制作的,他主动沟通并获得村委会的支持,制作了15000余张不干胶卡片,在敏感季节由村委会的志愿者挨家挨户地贴在引人注意的地方。如今,前俸伯村几乎每个平房院里都能看得到这些颜色醒目的“防范小贴士”,辖区群众的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意识逐渐提高,逐渐掌握了安全防范的方法。

有声宣传——广播站和巡逻车。除了进行入户宣传之外,崔彬把防范宣传知识整理成通俗易懂容易让村民接受的语言,让村委会的播音员一次性录了五遍,每天早中晚在村委会的广播站进行循环广播。除此之外,崔彬还利用巡逻车车载广播的方式进行宣传,确保了宣传手段的多样性和针对性。

张贴警情通报。在崔彬对辖区情况了然于心、应对自如的背后,付出的是难以看到的心血,单从他密密麻麻的工作笔记中就可见一斑。他坚持每个月定期进行辖区的警情分析,根据警情特点制作警情通报,下发或者张贴到各企业中。

治理出租房屋的“疑难杂症”

前俸伯村地处城乡结合部,楼房和平房相结合,整个辖区90%以上的房屋都是出租房屋。出租房屋人员变动快,也是犯罪分子容易藏身的地方,况且绝大多数的房主是人户分离,房主不在本村居住。即使找到出租房的房主,房主也不了解承租人的情况,无法说明承租人情况的不在少数。虽然民警对出租房进行过登记,但有的出租房屋的房主对办理登记不理解,不到派出所办理登记。如此一来,流动人口的身份、居住等信息就很难查找,对社区治安环境来说是很大的隐患。另外,水、电、燃气、冬季煤炉取暖使用频率高,电线私拉、可燃物多,则是群租房的消防隐患。

每个月崔彬都会部署群防群治力量对出租房屋进行检查登记,对全村的租房者进行安全常识提示,并及时提示房主做到“三个不租”、“两个必须”及“一个报告”。“三个不租”:凡是无个人有效身份证明的不租、凡是无正当职业的不租、凡是从事无照经营活动的不租。“两个必须”:房主必须与租房者签订合同,并在三日之内上报村委会流管办公室;房主必须为租房者提供防火、防盗、防煤气中毒安全措施。“一个报告”:流动人员离开,房主及时向社区民警办理注销手续。另外,对于人户分离的房主及出租大户,崔彬每个月都会入户走访,并和他们建立电话联系,定期通话了解情况。

在一次走访的过程中,崔彬与房主杨宝芳聊天得知,她家一个名为薛某租户的平日表现较为异常,于是崔彬对该租户进行了检查,结果在他的租屋内发现有简单的吸毒用具,后对薛某尿检呈现为阳性,确认薛某为一名吸毒人员。

赢得商户支持和信任的诀窍

前俸伯市场的摊位、门店大大小小约260家。摊位多,人员复杂,盗窃自行车、拎包、纠纷等事件偶有发生,而市场内部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一些商户消防设备不全或是不能使用,有的商户吃住都在店铺内,成为火灾隐患,还有一些贩售的商品属于管制范围……崔彬在日常的走访中不会放过这些问题。他联系市场管理部门,通过沟通协调,在前俸伯市场安装了11个监控探头,及时对商户进行清查,为每个商户更换了消防灭火器、电线及电表,并将原所有夜间住于市场的商户都清除出去居住,确保了市场的消防安全。

崔彬是辽宁人,说起话来带着浓浓的家乡口音。听他和商户们沟通,就像是拉家常,幽默感十足。在检查商户是否有贩售违禁用品管制刀具等情形时,他看似随意地和商户聊近期的生意情况、叮嘱注意消防安全,在轻松谈话中,就了解到了自己需要的信息。

商户老丁是前俸伯市场的一名治保积极分子,他曾几次向崔彬提供了盗窃、拎包的线索。他对辖区工作的支持,源于崔彬对他的一次“举手之劳”。老丁是外地人,他爱人的社保也在外地,开社保证明需要派出所提供暂住证和居住证明。老丁的爱人找到了崔彬,崔彬在派出所给老丁的爱人开完了证明之后,下起了倾盆大雨。雨势渐大,老丁的爱人还急着赶往社保中心,于是崔彬开着私家车把老丁的爱人送到了社保中心。老丁的爱人很感动,她一直认为北京的警察都是“高不可攀”的形象,没想到崔彬不仅迅速地为自己开好证明,对一位普通的群众也如此体贴入微。她悄悄地在崔彬的车里留下了300块钱。崔彬看到后,及时把钱还给了老丁。尽管老丁和崔彬之前已经很熟悉了,但是经过此事之后,他决定以更积极的态度来支持崔彬的工作,为市场的平安出一份力。他不仅经常向崔彬提供线索,而且还发动其他商户支持派出所的工作。

崔彬认为,和商户信任感的建立并不困难。为商户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整治好市场秩序是赢得商户信任和支持的不二法门。

有效发动群防群治力量

为了解决村级巡逻力量严重不足这个难题,崔彬多次找村委会进行沟通,对群防群治力量进行了重新选用和规范。

为了加大对辖区的巡防力度,村里出资配备了两辆巡逻车,为治保积极分子配备了统一的联防工作服。崔彬除了每个月给他们开会之外,还会根据警情变化、季节更换、敏感节日等对群防群治力量进行业务培训并布置任务。在组织人员进行巡逻时,他会指导和传授巡逻盘查时应注意的事项和掌握的方法,组织巡逻队员有针对性地进行蹲守。

在组织治保积极分子日常入户走访时,发现了一户人家里有一位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由于该户经济拮据,没有条件送这位精神疾病患者去医院治疗,崔彬得知此事后,立即和村委会沟通,最后由村委会出资送这位精神疾病患者入院得到了妥善的治疗。

为了提高群防群治力量的积极性,崔彬实行了明确的奖惩措施。对于不能完成任务、态度敷衍的人员,经教育仍不改进的及时进行更换;同时对于每个月完成任务、及时提供线索、发现辖区可疑人员的治保积极分子,通知村委会给予奖励;如遇上节假日、敏感时期、季节性事故预防等治安任务繁重的时期,崔彬主动为他们申请加班费……公正及时的激励措施,让群防群治力量感受到受尊重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日常维护辖区平安的积极性。

对崔彬来说,社区是他的家,他把老百姓视为自己的家人;社区是他的“责任田”,他要尽心尽责,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管好;社区又是他的“战场”,他要时刻警惕社区里存在的治安隐患,维护辖区的一方平安。

猜你喜欢
老丁房主警情
不一般的“老丁”
为你的道歉负责
为你的道歉负责
欠费吓死人
老丁
不能吃的饺子
“霉神”彦哥
警情多,赖别人的嘴?
适可而止
我寻找你是想帮你找回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