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

2016-05-30 21:39郭俊梅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习作能力小学生

郭俊梅

摘要:习作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它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指导,更需要教师随时地培养,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保护好这种可贵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指导学生热爱习作。

关键词:小学生 习作兴趣 习作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能具体、明確、言语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见,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但在现实中许多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犯难,不知写什么,更不知怎么写,于是在学生中间便流传起了一些有关作文难的顺口溜:“作文、作文,难死人!”“作文之难,难于上青天”。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从培养小学生习作的兴趣入手。

一、从观察入手,培养学生的兴趣

袁微子先生指出:“作文要有内容,内容的主要来源是平时所见所闻。所见所闻都有赖于观察。”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时机,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培养习作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对周围事物好奇的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周围事物,帮助他们收集作文的材料,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一天,我发现班里的几位同学围着花坛捉蝴蝶。课下找几名同学了解情况,他们有的说:“捉蝴蝶是为了观察蝴蝶是怎样为花儿传粉的。”有的说:“捉到蝴蝶后把它压平、晾干后做标本”……知道这些情况后,我想,学生对蝴蝶这样感兴趣,何不因势利导,让他们认真地去观察,了解蝴蝶的有关知识呢?于是我留了一个作业让学生去观察蝴蝶是怎样传粉的,你是怎样做蝴蝶标本的……这个作业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第二天,我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情况在班中进行交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大家七嘴八舌,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一股脑地说了出来。接着,我让学生自命题目进行作练习,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写出了一篇篇精彩的文章。

二、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诱发兴趣。小学生看到一个习作题目后,往往无从下笔,不知该写什么,因为他们的感性材料的积累不是很丰富,他们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捕捉写作时机,激发学生的习作情感。例如,有一次课堂小练笔,我让一位同学到前面讲故事,我让其他同学注意观察的礼貌、服饰、神态、语言和动作,为他“画像“,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作兴趣。写完后,我让几位同学到前面读自己的作文,并让大家评一评,看谁“画”的最逼真,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来读。

其次,从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入手,诱发兴趣。对于传统简单的命题作文,学生往往感到缺乏材料,无话可说,对于老师呆板的指导,学生会感到单调乏味,为了满足孩子好动的内丰需求,留心观察游戏的经过是怎样的,大家都有什么动作,表情如何,你自己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事实证明,学生的习作大都写得不错。

三、多元评价,激发学生的兴趣

1.学生评价,注意引导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文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相互评价作文呢?

第一,要使学生认识到互相评价习作,有利于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作文水平,掌握作文规律,为将来作准备,激发学生互评习作的兴趣。

第二,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文章病院”“编辑室”“出版会议”,优秀作文讲评,名作欣赏等活动。

第三,养成反复修改的习惯,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只有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才能巩固。

2.谈心评语,激发兴趣

教师在写全篇习作评语时要注意叙述口气的协商性,我们应当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积极向上,爱好表扬的特点,在批改时学生习作中的优点一定要向学生指出,通过扬长树立学生的信心,对待有些学生文章中写的不好的地方,也可以用商量的口吻与其谈谈如何修改,改变以经常用的“内容不具体,语句不通顺!”这种生硬、打击学生积极性而无指导性的评语,教师写的评语要能让学生看完后积极主动,心情愉快的修改作文,教师要平心静气,用满腔热情去肯定学生作文中的成功之处,诚恳指出其不足,介绍一些学生可实施的修改方法,多用谈心,协商式的评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殷切希望和爱心,以情动人,逐步引导学生掌握习作的方法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改变标准,等级改革

习作批改的最后一项是打等级,不可否认在我们学生中确实存在部分学生写的很差,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之所以取得等级低是我们所持标准太高。①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儿童作品;②把学生的习作与作文选中的作品相比较,忽略了“习作”贵在“习”即练习。教师的标准应该适当降低。给同样的等级却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也是有效提高学生兴趣的良药。在评定习作等级时,我们可以把“优、良、及格”换成“优++,优+,优、优—”,对于那些未达到及格水平的学生,尽量不打上“不及格”的字样,从其他方面引导学生重写。

实践告诉我们,习作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它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指导,更需要教师随时地培养,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保护好这种可贵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指导学生热爱习作,让“老大难”的习作变成“小儿科”。

猜你喜欢
习作能力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