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校外体育锻炼模式研究

2016-05-30 22:13邸怀庆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小学生

邸怀庆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不仅影响着小学生的体育素质、体育能力,也影响着国家的体育发展。在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阶段,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体质较弱,学习任务繁重,所以使小学生体育课内学习锻炼的时间较少,因此加强小学生校外体育教育显得刻不容缓,正是在这个前提下研究小学生校外体育锻炼模式,旨在促进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 体育锻炼 校外体育

小学体育教育是体育教育的初级阶段,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不仅直接影响着整个体育教育的发展,而且还影响着国家的教育和社会发展。然而,在实际的小学体育教学中,课时较少,学生的体育能力无法得到很好的提高和锻炼。本文从小学生的校外体育锻炼模式出发,谈了小学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

一、小学生校外体育锻炼的必要性

小学校外体育锻炼,主要是指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如放学后,寒暑假期所进行的体育锻炼,目的在于增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小学生的体育能力。现在的很多小学生学习任务繁重,体育能力较弱,身体素质较差,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

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小学生自我的体育锻炼意识不强,自觉性较差,体育热情不够,即使是在体育课上,也没有对体育课程投入过多的精力去,更不用说是在课后进行反复的训练和提高。另一方面,学校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体育课时较少,有的学校体育课的时间一个星期只有一节或是两节,体育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对小学生进行很好的体育教学。因此,小学生的校外体育锻炼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首先,可以一定程度的减少因为体育课时间不够所带来的影响,增加了小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其次,能够极大地提高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和体育训练的热情,增强小学生的体质和体育意识。

二、小学校外体育锻炼的原则

(一)多元化原则

小学生的校外体育锻炼应该避免单一,刻板的体育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的顺应小学生本身的体育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体育老师和家长要对小学生加以适当的引导,使小学生在体育锻炼时既培养起自己某一项体育活动的专长,又兼顾了其它体育活动。小学生的校外体育锻炼活动,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竞技性比較强,适合多人参与的体育活动,如足球、篮球、羽毛球,同时又要培养适合单人进行的体育活动,如跑步等,旨在培养其相应的体育意识,体育精神,从而实现体育的多元化发展。

(二)个性化原则

小学生处在成长过程中,也应逐渐形成自身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对于好动的学生,在充分激发其体育热情的同时要注重相应体育技能的培养,对于好静的学生要根据不同的特点积极的开发相应的体育热情从而进行体育锻炼。另外,不同的学生对于不同的体育活动项目所持有的热情不尽相同,有的喜欢跑步,有的喜欢打篮球,羽毛球,有的则喜欢打乒乓球。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的校外体育锻炼一定要遵循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以及自身条件,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

三、小学校外体育锻炼模式

(一)家庭式体育锻炼模式

家庭锻炼模式主要是在体育锻炼活动场地在家里的体育活动锻炼,这种体育锻炼具有很大的安全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家庭式体育锻炼模式孩子的体育活动和体育心理极其容易受到父母的影响,父母要注重自身的体育行为,防止不当的体育行为对于孩子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家长也可以积极的带孩子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全家出去旅游,健身、爬山、远足,这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育能力,也可以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同时还增进了家人之间的感情和交流。

(二)伙伴式体育锻炼模式

小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尤其是缺乏体育老师在场的校外体育锻炼很难保持体育锻炼持续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会表现得缺乏毅力,或是锻炼时间不够,或是锻炼程度不够,这都会对小学生的体育效果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性格自发的寻找锻炼伙伴,进行各自喜欢的体育锻炼项目,如跳远、打篮球、跑步、打乒乓球,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又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育能力共同进步。

(三)个性化体育锻炼模式

所谓个性化体育锻炼模式,就是根据个人的情况,兴趣爱好和特点学校体育老师或是体育家长对有一定体育特点或是有着浓厚体育兴趣爱好的学生量身定做的体育锻炼模式。这种体育锻炼有着明确的锻炼计划和目标,有的体育锻炼活动甚至有体育老师或是体育教练参与。这种体育锻炼模式针对性强,对于学生,各方面体育能力的提高有着较大的帮助。这种体育模式不仅对有着体育特长或是体育兴趣爱好的学生适用,同时,针对特殊群体,比如肥胖儿童和体质较弱的学生同样适用。

(四)竞技体育锻炼模式

竞技模式主要是根据小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形成体育锻炼学习小组,通过体育比赛的形式加强学生们的体育锻炼培养学生们的体育素质。社区可以经常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比赛,如乒乓球赛、拔河赛、田径赛跑,等等,通过一定的奖品激发小学生的体育热情和主动性,与此同时,在不影响小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前提下让小学生适当的接触体育锻炼培训班,通过一些大中型的体育赛事加强体育能力的提升。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生的体育教育将会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小学生的体育教育不仅可以为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发展打下很好的基础,而且还有助于增强国民体质,促进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因此,在进行小学体育课改的同时,也要适当地引入小学生校外体育锻炼机制,全面促进小学的体育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金洲,陶保平,孔企平.学校教育研究方法[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毛振明.学校课外体育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5,(01).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小学生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非常小学生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