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人格

2016-05-30 23:01李源
亚太教育 2016年30期
关键词:王阳明荀子圣人

作者简介:李源(1989.03-),女,汉族,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生,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具体体现为对一种理想人格的建构与追求,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人格所描绘的是现实层面的人的实践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的追求,内修之道与实践之道相结合,乃为理想人格的建构正道。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理想人格;马克思主义理想人格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292-01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每一位哲人在探讨人生问题时都不可避免的提及理想人格,尽管当时不会用到这样的词汇,但从现如今的视野出发,许多哲思学理都可归入理想人格的范畴。

(一)老子的理想人格

在老子的笔下,圣人是高于常人的理想人格。老子笔下的圣人具有守道同德、圣人气象等人格特征。其中,守道同德是老子圣人人格的基本特征。“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①圣人既是“同道”“守道”者,也是行道者,是道的载体。

关于圣人的修养方法:第一要做到少私寡欲“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二要做到绝学弃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②

(二)孔子的人格思想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人格理想的支柱。孔子在塑造自己的崇高人格的同时,致力于探讨实现理想人格之路。

第一,圣人。“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孔子以所仰慕的圣人人格勉励弟子,构成圣人人格的基本因素是“仁”和“智”。圣人是最完美的理想人格,是人生修为的最高目标。第二,君子。孔子对君子所应具备的品德做出了一定的规定:“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仁”、“知”、“勇”乃是孔子所规定的君子人格的要素,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孔子以君子的人格规约弟子。

(三)孟子的理想人格

性善论是孟子人格思想的理论基础。孟子同样把圣人视为理想人格的楷模,但和孔子不同的是,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孟子所倡导的“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主要构成要素包括:

第一,居仁由义。孟子把“仁”作为最高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同时也十分强调“义”的价值。第二,浩然之气。孟子言:“吾知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虽然至大至刚,但必须与仁义道德相结合。第三,大丈夫气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尽心下》)“大丈夫”人格价值观确立了人的地位的主体平等性、人格尊严的至上性,同时强调社会之道是仁义与善性的结合,为人之道是诚与浩然之气的统一。

(四)荀子的人格学说

荀子将人格的内在品性与法的观念联系起来,强调内在品格与外在行为的一致。荀子将“圣”与“王”一分为二,认为“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也。故学者以圣王为师。”荀子提出“全而粹”的要求,“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荀子·劝学》)就内在品格而言,全而粹即人格的多方面发展。因此,荀子全而粹的理想人格,不仅仅表现为知情意的多方面发展,更具有行法的观念,而且注重身体力行。

(五)庄子的理想人格

庄子的理想人格是“能体纯素”的“真人”,是一种复归自然本性的理性人格理论。“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在庄子笔下,将“真人”基本品格描述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即道德修养最高尚的人,能清除外物与自我的界限,达到忘我的境界。庄子同时也探讨了达到理想人格的方式:通过“心斋”和“坐忘”的方式。

(六)王阳明的理想人格

良知说是王阳明理想人格确立的理论依据。王阳明对理想人格的界定体现在,第一、良知是人之所以成为圣人的内在根据,提出“良知是谓圣”。第二、王阳明所认为的理想人格必须体现在道德修养上。第三、王阳明认为凡人可修炼成为圣人,圣人也有许多地方需要向凡人学习。凡人只要做到“纯乎天理”即可。王阳明说道:“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谓圣人”,以良知说为基础,构建了理想人格的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理想人格

马克思把人本身发展的最高境界即理想人格描述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人格理论以全面的人性为理想的人性,全面地肯定人的各种需要,充分地肯定人的肉体存在和感情需求,高度地重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一致性,因而,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人格是对全面人性的保持和展现。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想人格的差异

(一)道德性与社会性

在对理想人格的定义与建构中,中国传统文化倾向于将理想人格建构在道德的基础上,在道德层面上来探讨。而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规定(“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③将人性的质定性为社会性,认为人的独特本质和规定就是社会性,因而对理想人格的探讨也是建立在人的社会性的基础之上。

(二)內修之道与实践之道

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在实现途径上,是以仁义礼智等道德上的善的充分发展为追求的,是一种内修之道。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实践基础上,才能发展生产力,完善生产关系,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理想人格的养成也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其所构建的理想人格是一种实践之道。

(三)精神境界与现世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所描述的理想人格强调至真、至善、至纯的道德品质、情感操守以及思想素养,给人以最高境界的精神指引。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人格理论以全面的人性为理想的人性,全面地肯定人的各种需要,充分地肯定人的肉体存在和感情需求,高度地重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一致性,因而,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人格强调的是一种现世追求。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注释:

①摘自《老子》第77章

②摘自《老子》第8章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理想人格论与儒家理想人格论的比较.彭定光.湖湘论坛,1993,(5).

猜你喜欢
王阳明荀子圣人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和谐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
王阳明的著述观及表现
不以己善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