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精细化管理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16-05-30 04:22尹康姚富丽余柯夏先明蔡勇杜一华
亚太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精细化管理实践教学

尹康 姚富丽 余柯 夏先明 蔡勇 杜一华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客观上要求各学科管理的精细化,只有实行精细化管理,才能促进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外科手术学实践教学中的一个实践技能项目的精细化管理为例,阐明临床实践教学应如何进行精细化管理,以提高教学质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实践教学;精细化管理;人才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120-02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源于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1]。20世纪90年代,这一思想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全面推广和应用。

随着高等院校改革的不断深入,但其在结构、规模、质量、效益、速度之间的不协调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发展。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教育领域,用于高校管理是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以及高校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实行精细化管理才能适应形势发展对高等教育工作的要求,促进和实现高等教育观念的变革,保障高校管理到位、实现健康、整体可持续和谐发展。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工作过程质量控制和改善的管理技术、也一种管理哲学、一种管理系统和一套管理工具,通过管理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协同和高效运行。

那么作为高等医学院校的实践教学应该怎么才能做到精细化管理呢?实践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参与教学的学生、实验指导教师、实验技术教师、实验管理人员、实验物资、后勤保障及相关的规章制度等。在教学管理教程中,怎样使老师教学前能作好充分准备,教学中能精心施教?怎样使学生课前有效预习,课堂中专心学习,课后巩固复习?怎样保障实验物资的数量、质量及有序的供给?怎样保证实践环境既符合每个实验项目的要求,又整洁?怎样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才是一套科学、客观的?现以创伤现场四大急救技术为例,剖析外科手术学实践技能教学中的精细化管理(见表一):

1 集体备课(包括本次课的目的与要求、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及教学方法、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及课后作业等内容)。2 根据临床实践项目确定学生分组(本项目把140名学生分成7个组进入7个训练间,练习时根据不同项目的不同环节分成不同小组进行)。3 实践指导教师:(1)写好教案、备课记录。(2)做好多媒体课件(如教学视频、PPT等)。4 实验技术人员:根据本次实验项目做好实验准备(实验物资及场景的布置,详见本项目具体物资及场景图表)。按教学进度,在上一次课结束时由实践指导教师安排预习内容及提出问题(PBL教学的一部分):1预习外科学P169-176,外科手术学P162-189。2明确创伤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先救命,后诊治)3 初步了解创伤现场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的目的、意义、方法及注意事项?1 教师教学准备充分。2 学生课前预习有效。3 实践环境及物资准备充分。1 实验室主任课提前一周组织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制度)2 实践指导教师课前备课(中期和期末交教研室主任检查,进入教师个人考核体系)。3 实验技术人员课前布置好实践环境及准备好实践物资(实验技术人员的职责,开课前由实践指导教师检查并评定,进入实验技术人员个人考核体系)。4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教师课堂抽查,并进入平时考核成绩)。

集中授课基础理论知识获得进行实践前应用多媒体集中讲解实践项目的基础理论知识:1 本次课的目的与要求。(1)了解创伤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及一般处置措施。(2)掌握创伤现场四大急救技术(止血、包扎、固定及搬运)。2教学内容(结合案例,应用PPT、教学视频等)3 重点与难点重点:创伤现场急救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的方法。难点:(1)创伤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2)止血带止血法安置的部位及时限。(3)四肢骨折的固定及包扎方法。(4)脊柱损伤病人的搬运及固定。1 集中听课。2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3 向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4 课堂讨论。通过教师的讲解及师生互动完成本次课的基础理论的传授。1 学生上课积极、纪律好(平时纪律考核)。2 教师教案生动形象(定期通过学生、同行及专家问卷调查)。3 随常考核学生对本次实验项目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进入教师教学考核及学生平时考核成绩)。(15分钟)

技能获得阶段1 介绍创伤现场急救常用的止血方法及器材。2 播放教学视频片段。3 示教创伤现场急救中各种止血方法并交待操作注意事项。4 结合案例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1 结合教学模型及器材听指导教师讲解创伤现场急救常用的止血的目的、方法及用物的选择及注意事项。2 观看教学视频。1 通过指导教师结合操作模型及器材完成创伤现场急救止血技术的传授。2 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1选择操作规范的教学视频(购买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教学视频或由教研室资深专家执导拍摄的教学视频,并根据专业知识的发展及时更新)。2 按照集体备课的要求,规范化示教。(10分钟)

分组练习阶段实践指导教师:1 将学生分2人一组进行模拟练习(在创伤模拟人上或一人模拟患者)。2 现场指导并纠正学生操作。实验技术人员:1 协助实验指导教师进行指导。2 及时补充实验物资。分组模拟训练,立即体验操作:2人一组,分不同角色(患者与急救医生,主操作与助手)交替练习。1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模型亲自进行模拟练习各种止血方法。2 注重学生临床动手能力的培养。3 实验物资补充及时。重视过程性评价,及时讲评学生的错误,便于学生不断改进,掌握操作技能(进入学生的平时考核成绩)。(10分钟)

包扎方法教学

技能获得阶段1 介绍创伤现场急救中常用的包扎方法及器材。2 播放教学视频片段。3 示教创伤现场急救中包扎的各种方法并交待操作注意事项。4 结合案例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教学模型及器材听指导教师讲解创伤现场急救常用的包扎的目的、方法及用物的选择及注意事项。2 观看教学视频。1 通过指导教师结合操作模型及器材完成创伤现场急救包扎技术的传授。2 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止血法(10分钟)

分组练习阶段实践指导教师:同止血法实验技术人员:同止血法分组模拟训练,立即体验操作:2人一组,分不同角色(患者与急救医生,主操作与助手)交替练习。1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模型亲自进行模拟练习各种包扎方法。2 注重学生临床动手能力的培养。3 实验物资补充及时。同止血法(10分钟)

固定方法教学

技能获得阶段1 介绍创伤现场急救中常用的固定方法及器材。2 播放教学视频片段。3 示教创伤现场急救中固定的各种方法并交待操作注意事项。4 结合案例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1 结合教学模型及器材听指导教师讲解创伤现场急救常用的固定的目的、方法及用物的选择及注意事项。2 观看教学视频。1通过指导教师结合操作模型及器材完成创伤现场急救固定技术的传授。2 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止血法(10分钟)

分组练习阶段实践指导教师:同止血实验技术人员:同止血法分组模拟训练,立即体验操作:2人一组,分不同角色(患者与急救医生,主操作与助手)交替练习。1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模型亲自进行模拟练习不同部位的固定方法。2 注重学生临床动手能力的培养。3 实验物资补充及时。同止血法(10分钟)

搬运方法教学

技能获得阶段1 介绍创伤现场急救中常用的搬运方法及器材。2 播放教学视频片段。3 示教创伤现场急救中搬运的各种方法并交待操作注意事项。4 结合案例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1 结合教学模型及器材听指导教师讲解创伤现场急救常用的搬运的方法及用物的选择及注意事项,特别是脊柱损伤病人的搬运。2 观看教学视频。1 通过指导教师结合操作模型及器材完成创伤现场急救搬运技术的传授。2 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止血法(10分钟)

分组练习阶段实践指导教师:1 将学生分5人一组进行模拟练习(在创伤模拟人上或一人模拟患者)。2 现场指导并纠正学生操作。实验技术人员:同止血法分组模拟训练,立即体验操作:5人一组,分不同角色(患者与急救医生,主操作与助手)交替练习。1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模型亲自进行模拟练习各种搬运方法。2 注重学生临床动手能力的培养。

3 实验物资补充及时。同止血法(10分钟)

综合练习1 结合实验项目给出一个临床案例,如何对一名43岁男性患者,因车祸伤导致小腿开放性骨折伴活动性出血进行现场急救。分组模拟训练,立即体验操作:5人一组,分不同角色(患者与急救医生,主操作与助手)交替练习。1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模型亲自进行模拟练习创伤现场四大急救技术的综合应用。2 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全面掌握学生对此实验的掌握情况及临床综合应用的能力。(18分钟)

2 讲评学生的口头答题情况。1 完成每一个实验项目的操作。2 回答问题。在讲解、练习基础上进行考核,达到促进教学的作用。重视质量评定,使实验目标达到。(5分钟)

课后巩固阶段布置作业课后练习掌握创伤现场急救四大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在下次课开始时抽查(进入平时考核成绩)。(2分钟)

课后实验物资及环境1实验技术人员检查实验设备及清点物资。2 做好实验设备使用及物资记录(精密及贵重仪器设备填写运行记录)。1 关闭设备、整理并清点器械。2 实验室清洁卫生。3 关好门、窗、水、电,请实验技术人员检查后方可离开。1 实验设备及物资管理规范。2 实验室整洁。1 保证实验设备的正常运行。(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2 保证实验室整洁。(实验室规则)

总结

从上表的实践教学管理不难看出,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规章及制度。要求参与教学的各各角色需按照指令既分工又协作地完成既定动作,细化各环节指令,有序实施教学管理,达到“教”有所“依”,“学”有所“获”。精细化管理是一个不断追求最好的管理理念,在精细化管理建设中应注重自身专业的特点,实践中不断完善。精细化管理应用于临床实践教学,可使实践教学更加完善。

切实可行的规章管理制度是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其来源于自身教研室几代教学队伍所积淀下来的及本校同行和他校的优秀的教学管理经验。精细化管理,就是强化教学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真正调动师生双方教与学的主动性为动力,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标准。我校临床实践教学通过不断完善精细化管理,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在我校参加的近四届(2010年-2015年)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比赛中,我校连续五年获西南西北分赛区一等奖,决赛中也取得较佳的成绩。

(作者单位:1.四川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外科手术技能中心;2.四川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通迅作者:姚富丽)

基金项目:2011年度“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川教函 [2011]659号)。

参考文献:

[1]汪中求,吴宏彪刘兴旺等.精细化管理 [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质量精细化管理实践教学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职业技术院校教学改革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