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家族和“李顺昌服装店”新考

2016-05-30 02:26王以林

王以林

摘 要:李顺昌服装店是苏州开设的第一家西服店,后搬到南京,是当时南京最有影响力的西服店之一。关于该店及该店创办者和经营者李氏家族,虽之前也有专门研究和述及,但有些出入,甚至错误。笔者以新史料及实地调查为基础,就李顺昌服装店发展轨迹和李氏家族历史略作考证。

关键词:李氏家族;李顺昌服装店;新考

中图分类号:TS94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2346(2016)02-0046-04

1 精益生产的管理方法及其特点

1.1 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 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IMVP)的专家对日本丰田准时化生产JIT(Just In Time)生产方式的赞誉称呼。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效益。精益生产的核心是消除一切浪费,去掉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管理等生产环节中不产生附加值的工作;通过不断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生产灵活性、实现无废品和零库存等手段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使企业能够迅速而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1.2 精益生产的特点

精益生产是一项全面的变革,不仅要求生产技术自动化、生产管理现代化,而且也要求员工现代化。精益生产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消除生产中一切不增值的活动。精益生产方式把生产中一切不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活动都视作是浪费;虽然能够创造价值,但所消耗的资源如果超过了“绝对最少”的界限也被视作是浪费。为杜绝这些浪费,要撤掉不直接为产品增值的环节和工作岗位。在物料的生产和供应中严格实行准时生产制。

2)员工参与。为了获得企业的持续改进,需要鼓励所有的员工参与到精益生产管理方式的改善中去。特别是一线员工,他们在完成实际工作中应能找出很多小问题并能解决,以防止这些小问题逐渐积累成大问题。

3)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柔性就是敏捷性,是系统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企业应有灵活多变的生产组织形式,能适应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及时组织多品种生产,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精益生产方式以高柔性为目标,力争实现高柔性和高生产效率的统一。企业要在人员、组织和设备3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柔性。

4)精益求精。精益生产方式将完美作为目标不懈追求,要求企业针对生产进行持续改进、消除浪费、降低成本和库存,使产品品种丰富并多样化。企业应致力于持续改善和不断进步追求精益求精。

2 精益生产是提高中小型服装企业竞争力的手段

2.1 中小型服装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目前中小型服装型企业生产过程管理粗放,普遍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工具。虽然很多企业已经有了生产改善的意识和知识,如5s等,但是缺少实施。很多中小型服装企业采用家族式的管理方式,缺乏规范化管理;管理人员总体素质偏低导致现场管理简单,企业中存在很大的浪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生产现场存在较大问题。生产现场管理比较混乱。生产车间设备布局不够科学,原料及半成品乱堆放、废料和垃圾清运不及时、运输通道不通畅等造成搬运浪费和安全隐患。现场缺乏目视管理,标示不明确,物品寻找难等现象。库存控制不力,车间规划不合理占用了较大的生产空间和资金。服装的加工工序缺少标准化,生产过程控制不力,质量保证体系不够健全。

2)管理水平低,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中小型服装企业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基层管理者都依赖经验来安排工作。标准工时定义不准、流水线的工序设置和分配不够科学合理造成工人效能和产能不统一。小组分工不均、局部开工不足造成生产不均衡等现象。

3)劳动力成本上涨和用工荒。随着经济形势回暖,很多服装企业订单很多但是缺少工人,“用工荒”已成为制约服装等劳动力密集型加工制造企业发展的瓶颈。随着服装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等内陆地区用工需求增加,导致沿海地区的农民工越来越少。低薪筹和高强度劳动是用工荒最直接的原因。中小型服装企业大多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培养机制,一线操作工人流动性很大,造成招工难留住工人更难的局面。尤其在产品设计、技术开发等方面缺少专业技术人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新劳动法的实施及用工荒导致工资上涨增加了企业的劳动力成本。

2.2 中小型服装企业必须实施精益生产

服装企业面临原材料、劳动力价格的不断上涨,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加之信贷紧缩、节能减排、取消出口退税等政策的压力,传统服装产品出口的价格优势已明显减小,服装企业之间竞争越来越大。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服装企业要争取订单能够短期内准时交货做到快速应变才能保持利润,保持竞争力。中小型服装企业必须实施精益生产,推行科学管理。

推进精益生产,可使服装企业的成本大幅度缩减。精益生产的创始人大野耐一归纳了影响企业创造价值的七大因素,也叫七大浪费:工序的浪费、不良品的浪费、库存的浪费、生产过剩的浪费、搬运的浪费、等待的浪费、动作的浪费。服装企业通过组织减少和消灭七大浪费的活动,可以大大地降低企业的成本,效果明显。

多品种、小批量、短周期是目前服装企业生产的特点,也是中小型服装企业的主要生产方式。中小型服装企业要提高产品品质,必需要有规范、高效的品质管理方法。精益生产是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降低成本的有效生产方式。中小型服装企业应通过实施精益生产管理,提升并持续保证产品的质量。

3 中小型服装企业精益生产的导入策略

实施精益生产方式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精益生产不是可以照搬照抄的程序,必须根据本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来制定适合的解决方案。中小型服装企业要成功实施精益生产管理方式,应采取以下策略。

3.1 加强危机意识,彻底更新观念

大多数的中小型服装企业的领导和管理人员都认为企业目前的生产管理水平还不错,生产车间繁忙任务比较饱和,表面看起来企业的发展没什么问题。正是由于缺乏危机意识和对当前生产的正确认识,造成了企业缺乏实施精益生产管理的动力。因此,实施的第一步就是要进行全员的意识培训,并让所有员工建立起危机意识,能够认识到当前竞争环境的压力。从上层领导总经理、副总经理到一线作业员、搬运工都要更新观念,尤其是领导要首先更新观念。有的人认为中小型服装企业基础差根本无法实施精益生产;有的企业实施了精益生产,但缺乏有效实施导致结果与的期望有很大差距,就认为精益生产不过如此;有的人认为精益制造是生产部门的工作与其他部门无关所以未能全员参与。这种种现象表明只有对企业全员进行意识和观念上的更新,加强对精益生产的了解,有了基本认同的基础才能顺利实施精益生产。

3.2 成立实施组织,做好详细规划

中小型服装企业在实施精益生产的时候,应首先建立一个精益生产组织,专职或兼职的推行委员会。一般将总经理设为该组织的负责人,生产管理、生产技术部门和加工车间、品质控制等部门的主管也应全部加入到该组织中。该组织负责制定精益生产实施的方针目标,推进的方案计划和实行方法,实施对全员的培训,制定考核评价标准,建立监督检查体系。

3.3 摒弃经验主义,借助顾问专家

中小型服装企业实施精益生产应借助外部精益生产管理专家的帮助,这样才能够较快地取得较好的成果,仅凭自己的经验是不够的。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应提出系统的解决办法,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目前中小企业生产中许多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是依赖员工的主观判断,这样未必科学有效,最终导致不良产品率较高。由于未能彻底摈弃经验主义,很多实施了精益生产的中小型服装企业也未能取得良好效果。企业应该聘请富有现场精益管理经验和深厚理论知识的专家,对企业现场进行考察并制定系统的实施方案,帮助企业找到生产管理中存在的真正问题,在专家与员工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传授给企业员工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3.4 改善现场管理,改善示范生产线,实现全员改善

服装企业生产管理较为复杂,中小型服装企业精益生产的实施应该从生产的现场管理做起,改造生产流程控制生产品质,杜绝一切浪费降低成本。

3.4.1 现场改善从5S开始。5S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个步骤,应用于改善生产现场的环境。通过施行5S管理活动,减少一些比较明显的浪费现象让现场走向有序化。由于5S活动简单易操作效果非常明显,能够让员工意识到精益生产是实在的管理技术,从而能加强员工对改善的信心。推行整理可以清理掉现场的非必需品减少空间的占用;推行整顿使生产现场的物品按秩序摆放以方便拿取;推行清扫使生产现场变的干净,设备能够得到及时的保养;推行清洁维持前3个步骤的成果并长期保持形成制度;推行素养进行持续的检查和整改,通过宣传教育让员工养成良好习惯、遵守规则铸造团队精神。通过5S管理活动来保持生产现场良好的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裁剪、缝制和后整理等生产车间推行看板管理,及时更新各种表格以便员工及时掌握管理现状和必要信息。利用看板管理加快工序间的周转速度,若出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和处理以消除生产隐患。员工绩效考核结果通过看板展示,可以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使工人的自觉性大大提高。

3.4.2 改善示范生产线体现成果。打造成熟完善的生产示范线是中小型服装企业实施精益生产的第二步。当5s取得初步成果,员工看到了实际的效果,思想上能够真正的接受变革以后,可以选择一条生产流水线进行小范围的示范改善。选择时,要认真确认好改善前的状态,包括成品及半成品清单、设备平面布置图、生产工序流程图等,然后针对流水线设立一系列的目标,循序渐进地进行改善。要实行目标责任制,维持生产线生产的平稳和均衡,尽量避免偶然因素造成生产线停顿,保证品质稳定。还要通过标准动作的制定、操作工序的改善、设备的改善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的信息应及时的向员工发布,确保这个流水线同步进行、合作顺畅。示范线的负责人,要每日对改善的进度进行确认。对于改善成果要及时做好统计发布,让全员感受到精益生产的好处从而促进企业生产。

示范线改善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布置生产设备。传统的服装生产流水线的设备布置方法是采用机群式布置,把同一类型的设备布置在一起。这样导致零部件往往需要来回移动使得生产线拉长加长生产周期。精益生产方式的设备不是按设备类型来布置,而是根据服装加工工序来布置流水线的生产设备,这样可缩短运输路线,消除零部件或半成品的不必要移动,节约生产时间。

(2)缩短作业更换时间。服装企业的生产以小批量为特征,所以款式的转换会很频繁,要保证生产的连续性还要提高生产效率,就必须缩短款式的转换时间。在新款投放流水线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制定好产品的加工工序、排车图,把需要使用的工夹具和裁片按照使用顺序预先准备好,调试好加工设备。将操作程序简化以减少作业更换时间(包括不停机和停机的转换)。将更换作业程序标准化,按照作业更换标准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操作以加快作业转换速度和准确性。

(3)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应在示范线上深入推行面向生产全过程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建立起一套科学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来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配备必要的人员和设备,加强对员工专业技术的培训和自检互检意识的培养。将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管理和人员的各项因素都降至最低,以减少、清除、特别是预防质量缺陷的产生。建立产品档案制度,让每一道加工工序都可以追溯,以便查找和消除产生不合格产品的根本原因,杜绝不合格产品的产生减少浪费。

3.4.3 实现全员持续改善。精益生产的推行是一个过程,通过全员不断的参与来使员工养成持续改善的习惯。中小型服装企业要有持续改善的理念和决心,不断学习运用各种精益工具对企业进行改善。负责推动精益生产的部门应做好指导和支持工作,生产管理、设备、品质控制、物流等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应主动学习并相互积极配合共同进行改善。中小型服装企业不应只顾眼前利益,而要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并按计划有效实施,从而确保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壮大。

精益生产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精益求精的过程,它致力于改进生产流程和流程中的每一道生产工序,尽最大可能消除价值链中一切不能增加价值的活动,旨在提高生产率,消灭浪费,在按照顾客订单生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中小型服装企业现有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能很快理解并接受这种生产方式。所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循序渐进地采用合理有效的手段来进行生产流程再造,把精益工具的实施和人员素质的培训很好地结合起来,不断发展完善自身机制,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得中小型服装企业能够持续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冬,张春琦.对沈阳市中小企业实施精益生产管理的问题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0(1):49-50.

[2]丹尼斯.什么是精意:全面掌握丰田生产方式[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153.

[3]陆君伟.精益生产实施流程与细化工具[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38.

[4]曾凤华.精益生产的理念及其实施手段[J].机械管理开发,2004(5):98.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urrent existenc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clothing enterprises, analyzes the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nterprises and suggests using lean production management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clothing enterprises. It also gives corresponding methods of lean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the ligh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clothing enterprises.

Key words:small and medium-sized clothing enterprise; lean production; production management

(责任编辑:陈超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