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绘画对中世纪“观看”模式的的终结与新的开创

2016-05-30 03:57梁爽
西江文艺 2016年20期
关键词:耶稣肉身中世纪

梁爽

【摘要】:本文介绍了文艺复兴绘画中独特的内在结构与外在表现是如何对中世纪时期的图像模式做出了终结,并在终结的基础上如何开创出新的绘画理念与观看视角。重点分析了“道成肉身”这一重要的宗教概念是如何在具体的绘画实践中完成了全新的图像化表达。

【关键词】:观看;道成肉身

从公元476年的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古代文明及帝国的荣耀逐渐消退,一个以基督教为核心的时代开始,我们将之称为“中世纪”。后人会以黑暗,愚昧,封建,落后等充满否定意味的词语来形容这个在西方历史上与基督教有过最紧密联系的时期,时间的节点大概从5世纪到15世纪约一千年的时间。但我们又会在不断地反思中发现这一时期所创造的以“哥特式”为代表的艺术中充满着智慧与高超的技艺。中世纪研究方面的权威,美国的历史学教授哈斯金斯著有《12世纪文艺复兴》一书,在这部书中他通过对文献的细致整理与研究,介绍了代表中世纪巅峰成就的11-12世纪的情况(以12世纪为主),从文学,哲学,科学及图书收藏,大学的建立等方面全面反驳了中世纪的“黑暗”印象论,并指出夹在古希腊罗马与文艺复兴之间的这个历史时期并非是悬置的,历史的演进中不存在完全割裂的状况,他在本书的序言中他明确提出:

“中世纪并非曾经想象的那样黑暗和静止,文艺复兴也不是那么光明和突然。中世纪展现着生命、色彩和变化,对知识和美好渴望和追求,以及在艺术、文学和社会组织方面的创造性成就。”①

书中介绍,在1050-1250年的时间里,大学的建立,拉丁古典文化的复兴,大学的兴办,对阿拉伯文化的引入,希腊文献的翻译等工作都已经展开,也就是说,古典文化的复兴,东方智慧的引入已经与之后的文艺复兴相类似。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对中世纪的“误解”是在历史的解读中逐渐叠加而形成的一种确认,而这种误解正是从15世纪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那里开始的,他们蔑视中世纪,将之比喻为一种蛮族的文化,极具讽刺意味的“哥特”一词的由来就是一个说明。

之后,与文艺复兴相辅相成的启蒙主义顺承了这种观点,并在19世纪布克哈特所著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形成了某种定论式的认知结果。如果光从视觉艺术来看,中世纪的图像表达确实和它前后两端的文明存在某种断裂.在中世纪,艺术是一种宗教情感的表达而不是审美活动。

当我们思考中世纪的图像表达,确实会发现,根据基督教教义,身体是需要被包裹与隐藏的,它代表着堕落与罪恶,而神不是任何一个具体的人,他是一个“名”,一个“灵”,所以只能是符号化的。公元730年,利奥三世发动了“破坏圣像运动”,任何以人的形象表现上帝,圣母及天使等形象的图像都被严格禁止,这一冲突持续了百年的时间,终以图像的传播利于宗教的发展,它具有自身不可去除的价值的确立而收场。中世纪的绘画通过改造古希腊罗马“神人同格”的观看模式,将上帝放在悠远的天国,抛弃代表罪恶与羞耻的肉体,形成了一套稳定的神学的圣像符号体系。但文化的演变就是在物极必反的偏颇中寻找平衡。中世纪关心的是如何最直接与准确地传达教义与巩固信仰,在这种观念下,图像只能走向象征与隐喻,又回到了最初的稚拙感。无论如何,这样看起来十分干瘪又木讷的,缺乏人体该有的饱满与自信的图像是文艺复兴的画家无法接受的,“对热爱古代文化的拉斐尔的同时代人和古典时代的人来说,中世纪艺术只不过是一种倒退,一种无理性的探索。”②的确,当宗教与政治过多地结合,变成了一种教权的运作与对民众的掌控;当过分地强调禁欲从而限制了人基本的自然属性,这个宗教最初的精神感染力就不再那么纯粹了。所以,当商业及新兴资产阶级代表的世俗的力量在贵族,教士(教皇)与农民之间形成一个全新的制衡力量,并不断瓦解上层所宣扬的神学观念与权力,又通过货物的交换与下层的农工阶级达成一种双赢时,生活的富足,社会氛围的转化,艺术家在一种大规模的古物崇拜中重新唤回了肉欲的感官世界。他们需要面对的问题是:在一个仍然具有相对虔诚的宗教感情的时代里,如何沟通宗教与肉体,艺术家们在《新约》對基督降世,“道成肉身”中找到了支点。其实,随着世俗力量的增长,中世纪的图像也在逐步调整自己与现世生活,与所谓人性自然的关系。当画面中逐步加入了自然的背景,题材开始表现神以外的形象,或者神的形象加入了更多感情化的投入,或是书籍的插图面积逐渐增大并形成自己的风格与特色,文艺复兴也就到来了。

文艺复兴的艺术在根本上还是宗教艺术,只是这个时候我们或许可以将宗教与艺术连用,称那些作品为“宗教艺术”。在这个层面上说,文艺复兴对古希腊罗马与中世纪做了一个综合,它糅合了古希腊罗马的饱满的写实的人体,同时延续了中世纪的宗教主题,并借由《新约》所讲的“道成肉身”的神学保障,完成了两者的统一。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新约-约翰福音》(1:1)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新约-约翰福音》(1:14)

“从来没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新约-约翰福音》(1:18)

除了这些语句,在《新约-马太福音》(17:1-2)所记的“耶稣显荣”中出现了对耶稣形象的正面描写,“过了六天,耶稣带着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暗暗地上了高山,就在他们面前变了形象,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这个时候,神已经降世世间,并以肉体之躯显现神迹,如“耶稣治好大臣的儿子”,“在毕士大池边治病”,“耶稣使五千人吃饱”,“耶稣在海上行走”,“治好生来瞎眼的”,这些故事是宗教艺术常用的题材。天主教信《新约》,信成肉身的神,信圣母这位伟大的母亲。拉斐尔一生的艺术成就都集中在圣母与圣子的描绘上,这些真实而温润的形象会让人产生去拥抱画中孩子的意愿。从乔托开始,中世纪概念化的让人望而生畏的图像表达开始逐渐淡化,转而遵从内心对神的形象的新的理解,其实乔托仍然属于中世纪,宗教的仍然是画面的主旨所在,但是他开始注重绘画性,注重一种具有肉身的神该有的体量感,从而开始注重来到人间的耶稣面对的是为他的离去而真切地感到悲伤的母亲与信徒,从此,道成肉身的真神打开了写实主义的大门,直到拉斐尔为人类留下了历史上最美丽的圣母形象。事实上,人们很难认为这样的形象是不能打动人的。这些“盛期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们给宗教的题材赋予一种富有人情味、理想化的特质,一种把神变成人的崇高想象、在这一点上,他们是独一无二的。”④并且,这种唯一性一直都没有被打破,人类在写实性,世俗情境与虔诚的宗教感情之间再也没有达到过如此完美的平衡,对道成肉身的诠释也没有过更出色的答卷。

注释:

①(美)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著,夏继果译.12世纪文艺复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序1-2页.

②(法)雅克尼·杜朗,董强译.西方视觉艺术史:中世纪艺术[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323页.

③ G.R.波特编,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纪历史研究所组译.新编剑桥世界史近代史(第一卷 文艺复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12月第1版,第196页.

④G.R.波特编,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纪历史研究所组译.新编剑桥世界史近代史(第一卷 文艺复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12月第1版,第196页.

猜你喜欢
耶稣肉身中世纪
蛰伏
蛰伏
中世纪欧洲艺术
“黑暗时代”一说是谬论。这里说说中世纪的科学进步为何仍举足轻重 精读
征战在中世纪的骑士
一次弯腰等于十八次弯腰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
我对每个人说再见
英国耶稣受难日
“肉身佛”千年不腐或因“类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