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古村落保护规划研究

2016-05-30 08:15刘叶
科技与企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石佛寺锡伯族美丽乡村

刘叶

【摘要】从美丽乡村建设的大环境出发,以石佛寺锡伯族古村落为例,考虑目前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在古村落保护规划时应重点加以规避。挖掘古村落自身的历史文化特质并发挥历史文化价值,实现功能、产业、空间三个方面有机融合。同时要以历史文化资源为导向的规划方法,保护完整的传统风貌,提升内在动力和外在活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美丽村落。

【关键词】美丽乡村;古村落;石佛寺;锡伯族;保护规划

古村落作为基本的聚居场所,是人类长期以来为了生存与生产发展而不断适应与改造自然环境的实践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是特定地域中人地关系、社群关系的空间反映,是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建筑艺术的真实写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一、古村落认知与保护现状

所谓“古村落”,是基于经历了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同时又具备丰富的历史文化要素和有历史代表性的空间建筑形态。在西方国家,他们的保护方法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继承-保护-发展”的模式,注重古村落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的延续与生长,为古村落找到一条继续生存和发展的道路。我国古村落保护起步比较晚,对作为历史文化载体的古民居、历史遗迹、古树名木进行静态保护,往往忽视了生产生活方式与文化传统的延续。

二、古村落保护规划和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关系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也是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可以看出,村落不仅要在空间环境上提升,更重要的是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尤其是在古村落的规划建设上,更要注重内涵的挖掘和内在动力的研究。在现阶段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情况,即:有“型”无“味”的急于求成向有“质”有“魂”的保护利用方面的转变。1.有“型”无“味”的急于求成。现阶段美丽乡村建设大多趋向于急于求成,无论从地区发展还是规划类型这些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却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刀切的方式。不尊重古村落的发展规律,强制地进行拆除或是破坏,最终只能是两头落空,失去古建筑的同时,也失去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2.有“质”有“魂”的保护利用。如今的古村落,能保留下來比较完整的资源已经少之又少。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古村落,提高美丽乡村建设的文化品质,无论旅游资源价值大小,也必须认真经营,避免破坏其艺术和文化价值。古村落是美丽乡村一种独特的发展类型,不仅可以带动美丽乡村经济发展,更是是乡村建设的重要资源,在珍惜保护的同时,也要合理利用。

三、保护规划策略研究

针对古村落特点,重点关注村落整体格局、形态及特色的活动空间,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保护体系,实现功能、产业、空间三个方面有机融合的规划策略。

1、内外相融的功能构成。沈北新区旅游功能区整体呈现一环两带七组团的发展格局。石佛寺村作为辽河国家湿地旅游带的西侧起点,特别是其“山水一体”的空间格局奠定了其核心地位。因此,需站在更大的空间中审视石佛寺的空间格局,并在规划中加以应用。依托辽河湿地公园沿线村庄,构建完善的现代服务业网络,重点打造民俗及生态旅游服务,同时引导农业二产化、农业三产化。

2、传承发展脉络的村落格局。石佛寺村的保护与利用一方面要保护和修缮文物建筑、古村景观,明确保护与控制范围,保存完整的古村风貌。另一方面要构建传统风貌,在主要村落空间中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风貌区。

3、文化旅游经济下的产业体系。石佛寺村的保护和利用,一方面要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对村落历史文化的挖掘与传承,保存民族记忆。另一方面要提升文化遗产的综合价值,整合提升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植入与村落环境相融的文化体验经济,兼顾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的双需求,使古村成为鲜活、生动的文化之村。

四、以历史文化资源为导向的规划方法

我国东北地区古村落数量较少,尚未形成针对自身特点的保护体系,远不如安徽的西递和宏村、陕西的党家村以及山西的乔家王家大院等。因此,规划和保护时应针对村落自身特点,将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要素予以融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强化。

1、控制山、水、村的整体空间格局,保护完整的传统风貌。七星山、辽河、锡伯古村,构筑了一幅完美的传统生态文化村落。规划应对村落山水格局进行整体保护,保证锡伯古村落所依托的外部山水环境与村落空间形态相协调。同时在村落自身整体形态的控制下,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和整体风貌。利用改善内外交通环境来优化村落空间环境,使山、水、村的空间格局完美融合,体现“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

2、挖掘入口空间,打通景观通廊,使村落景观隔空呼应。锡伯古村落有较多景观节点,但在整体上缺少有机的呼应和联系。在入口处打造民族风貌展示的重要节点,形成体现地域特征的村落入口空间。村落西部的七星山制高点为辽代舍利塔,村落东侧为辽代双州城,东西向紧靠些许小径保持联系。因此,规划打通七星山和双州城的景观通廊,让两座辽代的重要遗迹隔空呼应,充分展示辽代城市和塔的关系,组织好村落的景观秩序。

3、重塑村落公共活动空间,提升内在动力和外在活力。以重要公共活动空间为依托,置换周边建筑功能,设置特色餐饮、乡村旅馆等功能,并结合现状采用不同方式对建筑立面、道路、围墙、广场、雕塑、树木等元素进行改善提升,对空间环境进行整理,形成具有村落特色的公共活动空间,使村落具有内生动力和外在活力。

4、建设纪念性遗址展示空间,充分传承古村落文化传统。古村落内部环境中,以双州城最具典型。利用现存遗迹建设城垣遗址景观带、瓮城景观区、街坊展示区等。同时对村落北部十方寺堡、西部辽塔等重要遗址空间进行环境整理。从消极的任其“自生自灭”转变为积极地开发保护,进一步由保护创造效益。

五、结语

石佛寺独特的山水格局和文化底蕴,奠定了其作为沈阳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地位。面对古村落发展缓慢和日益衰败的现状,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去积极地保护和开发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展现出一片“碧水映青山、四方绕古村”的繁荣景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美丽村落。

参考文献

[1]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2]马晓龙,吴必虎.历史街区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协同[J].城市规划,2005(9):P49-54.

猜你喜欢
石佛寺锡伯族美丽乡村
潍县石佛寺的源流与寺中铁佛的存藏
论西迁入疆后的锡伯族散文
石佛寺水库坝基液化评价及处理措施
前城市村民的后庙宇时代
锡伯族“贝伦舞”的舞目与词义辨析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跨域反哺中的锡伯族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调查研究——以兴隆台锡伯族学校为个案
石佛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让他阳光地活下去:记锡伯族“老关工”张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