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青春投射

2016-05-30 12:08苏北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6年2期
关键词:张海迪冰心小姑娘

苏北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自卑的,不管你是多么骄傲的人,这是由青春的性质所决定的,因为青春是迷惘,青春是恍惚,青春是无尽的忧伤。然而青春又是飞扬的。青春是无限旺盛的精力。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岁,阅读便成了青春的不二选择。我工作的第一站是来安县的半塔镇,在那个镇上我度过了二十岁的生日,正是在那个日子,我不知怎么遇到了冰心的作品。那时能拥有的是冰心的《寄小读者》。我并不小了,不是读《寄小读者》的年龄,可是作为文学爱好者,《寄小读者》给了我文学的启蒙。我几乎是怀着虔诚的心,将里面的“通讯一”至“通讯二十九”仔仔细细看个遍。我读书还是非常细的,尤喜欢默念。“通讯三”中说道:“今早过济南,我五时便起来,对窗整发。外望远山连绵不断,都没在朝霭里,淡到欲无。只浅蓝色的山峰一线,横亘天空……”那时我并不能知道济南有多远,对于山,也印象模糊,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

可这本书后来却被我爸撕了。那是我爸第一次撕我的书,他还是支持我学习的。可我迷上文学之后,整日泡在书里,呆头呆脑,他可不满意了。有一天下雨,我从外面回来,发现桌子上的本子和书被撕了许多。这本心爱的《寄小读者》,也被撕成了两半。这可心疼死我了。这是我最爱的一本书。父亲撕我书的理由是,我老大不小了,不去考虑个人问题,整日埋在书里,看这死书,又有何用?他已说过我许多回:“你总是比别人慢一拍!别人读书你忙玩,别人忙工作你忙读书,别人忙成家立业,你忙这没用的劳什子!”于是怒不可遏了。

我其实没有理他,我有无尽的青春,我才二十多一点。青春是用来干什么的?青春就是用来挥霍的,青春就是用来“作”的。后来我又买了《冰心选集》和《冰心评传》,这两本书现在还在,在书的扉页上,至今还留有我青春的笔迹:“购于南京雨花书店,一九八四年四月五日”。冰心写《寄小读者》,也才二十三岁,比我只大一点点。

冰心的许多小说我也读过。《小桔灯》印在我童年的心里。那个穷困的人家,那个八九岁的小姑娘,总是那么浅浅、淡淡地在心里跳动。我是怎么学会最初的文学描写的,是从“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我曾在二十一岁时写过一篇散文《滁州赏秋》,里面记到在醉翁亭边,曾遇到过一个小姑娘,所用的描写,大致离不开这样的学习。

我不知道青春为什么会那么的自卑,也许每个人的青春都多少有点自卑,那是来自于迷惘的人生。文学往往是抵抗自卑的最好盾牌,把自己沉醉进去,用文学的金光将青春投射。

后来我走出生活了十几年的小城,来到一个山区的小镇,在那里我读了许多的世界名著,当然,青春依然是需要投射的。在那个镇上,我可以看到许多报纸,《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都是单位订阅的。我从这些报纸上,知道一个女孩叫张海迪,她那么的顽强,高位截瘫,却发奋自学,自学了英语,还读过那么多的书。报纸上登有她的大幅照片,她的笑那么健康和单纯,她那一头乌油似的长发,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剪了许多登有她事迹的报纸,夹在书中,以抚慰我那颗脆弱的、敏感而怯懦的心灵。

你别说,这些阅读还真起到了作用。在我后来走出来读书,参加语文考试时,作文考的是一个关于理想的话题。我在作文中引用张海迪的事迹,因为具体生动,布满细节,而感染了阅卷老师,他给了我作文高分,使我得以顺利考入,进到学校,又因作文好而当上了写作课代表。这一切的“果”,都是有我之前热爱上文学的“因”。

当然,这又是另一番的投射了。

(选自《大公报》)

【推荐语】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成长经历,将在那段青葱岁月中对阅读对文学的痴迷和执着娓娓道来,这其间的心路历程——痛苦、叛逆、挣扎、喜悦、感动,在不华丽的语言中也让人感同身受。青春总是夹杂着各种滋味,在自卑、骄傲、迷惘、坚定中的每一个脚印都会投射到以后的生命中,这其中的因与果值得每位年轻人思考。

猜你喜欢
张海迪冰心小姑娘
采茶小姑娘
春天的小姑娘
吹泡泡
迎“春”冰心
母亲
张海迪:在婚姻里诗意漫步33年
张海迪:在婚姻里诗意漫步33年
共青团中央宣传关于深入学习张海迪,开展“当代青年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讨论的通知
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