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热点题型分析

2016-05-30 11:58罗功举
广东教育·高中 2016年2期
关键词: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

罗功举

化学反应过程中既包括“质”的变化,又包括“能”的变化,而“能”的变化主要以反应热的形式表现出来,是化学反应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知识。下面将其常考题型分析如下,供参考。

题型一、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

【方法】⑴书写要领:①必须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标明反应热ΔH的符号、数值和单位(ΔH与最后一种生成物之间留一空格);②Δ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应注明ΔH的测定条件。绝大多数ΔH是在25 ℃、101 kPa下测定的,此时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③反应热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s、l、g),溶液中的溶质标明“aq”。化学式相同的同素异形体除标明状态外还需标明其名称[如C(s,金刚石)]。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标示“↑”和“↓”,不在等号或箭头上写“点燃、△、高温、催化剂”等条件;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而不表示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书写燃烧热、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其限定要求。⑵正误判断视角:①热化学方程式是否已配平,是否符合客观事实;②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是否标明、是否正确;③反应热ΔH的数值与该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是否对应;④反应热ΔH的符号是否正确,放热反应的ΔH为“-”,吸热反应的ΔH为“+”,是否漏写或写错单位。

题型五、反应热的计算

【方法】⑴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量的求解,可先写出热化学方程式,再根据热化学方程式所体现的物质与物质间、物质与反应热间的关系直接或间接求算物质的质量或反应热。其注意的事项有:①反应热数值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改变时,其反应热数值需同时做相同倍数的改变。②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是指反应按所给形式完全进行时的反应热。③正、逆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⑵根据盖斯定律,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热化学方程式包括其ΔH相加或相减,得到新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进行反应热的有关计算。其注意的事项有:①热化学方程式同乘以某一个数时,反应热数值也必须乘上该数。②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时,同种物质之间可相加减,反应热也随之相加减。③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时,ΔH的“+”、“-”号必须随之改变。⑶根据燃烧热计算:可燃物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可燃物的物质的量×燃烧热。⑷根据键能计算:反应热(焓变)等于反应物中的键能总和减去生成物中的键能总和,ΔH=∑E反-∑E生(E表示键能)。

③根据题意可知,测量值偏小,这说明反应中有热量损失,因此选项a、c正确。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则氢氧化钠的体积增大,其质量增加,放出的热量增加,b不正确;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由于温度计上粘附氢氧化钠,会消耗硫酸,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减少,选项d也是正确的。答案选a、c、d。

点拨:本题综合性强,涉及知识点多,易错点也多,如求NaOH的质量时,一是计算错误,用245 mL直接算得4.9 g,二是未注意有效数值,错答为5 g;又如选择仪器时,漏选b;计算中和热△H时,有的同学未注意审题,沿用课本中的实验数据,把m的数据记为100 g,求得的ΔH=-66.9 kJ·mol-1,导致错误。这些都是解题中要引以为戒的。

除上述类型的问题外,还有概念辨析(如燃烧热、中和热等)、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实例的判断、学科内综合问题(如与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相联系)分析等,不一一列举。总之,通过学习,要初步掌握各类常考题型及涉及知识内容、解题方法等,唯有如此,我们的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责任编辑 李平安

猜你喜欢
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
巧配化学方程式
挑战一级方程式
稠油硫酸盐热化学还原生成H2S实验研究
教养方程式
高超声速热化学非平衡对气动热环境影响
燃烧热知识常考题分析
燃烧热知识常考题分析
燃烧热易错题直击
例析热化学中焓变计算的常见题型
眼表热化学烧伤后重度睑球粘连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