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式与美式创新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2016-05-30 12:51陈俊
中国经贸 2016年2期
关键词:德式美式比较

【摘 要】德式创新将根本性的技术转化成功的融入传统工业领域,以企业创新为中心,建立多层次的科研院所等创新机构,实施双元制方式培养创新人才;而美式创新则是以突破性的创造发明为主导,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注重基础研究和教育,通过税收减免政策和资本市场变现的方式来激励创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关键词】德式;美式;创新;比较

现今在我国,创新是一个高频词非常流行,企业家、政府官员等都在讲,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创新活动,努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同时在国外,德国以工业4.0为契机开展创新,为实现产学研之间的相互支持与合作;美国以重塑制造业的全球竞争优势开展智能化创新,特别侧重工业互联网领域。这两种创新方式各自的特性及共性都值得我们借鉴,分析如下:

一、德式创新的特性

1.根本性的技术转化创新。

德国以根本性的技术转化创新为显著特点,特别是将技术创新运用于工业领域,并发展到商业领域,进而创造就业机会,提升经济增长,把创新变成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而不单单是局限于暂时领先的新技术本身。

2.融入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

德国在开展创新活动的同时还力求将新的创新和技术融入传统工业,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把技术创新、思维创新、功能创新注入传统工业的生产过程中,不断进行反馈和修正,达到让传统和新兴这两个产业相互融合的结果。

3.把企业创新放在中心地位。

德国的创新体系中,处于中心的是企业创新,在世界机械制造行业排名中,排在前三位都是德国公司;德国商会、协会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特别服务,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职业资格和专业技能职业培训,提供新产品市场规划等经济政策咨询服务。

4.建立广泛实用的科研院室。

德国的科研院所覆盖网络非常完善,很多的中小企业都建立先进的实验室, 配备高素质的科研人员, 高额的科研经费等,获得技术成果,帮助企业更新理念,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开展创新反馈,使科学研究和实际操作需要相符合。

5.独特双元职业教育和培训。

德国的创新体系有赖于其独特的教育体制, 特别是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开展独特的“双元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身份是双元,不仅是企业员工同时也是学校学生。企业坚持培训员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及职业能力,促进生产效率而创新,保持竞争能力。

二、美式创新的特性

1.突破性的创造发明创新。

创造发明作为美国首要的竞争力,即突破性的创新,我们都已感受到了美国每一次突破创新带来的社会体验改变。美国政府提出的竞争力计划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这种突破式的改变,美国在这种技术发明方面确实做得非常好,我们现在使用的手机、互联网,卫星转播,全球定位,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操作系统,计算机语言等发明都来自美国。

2.孤立的产业技术创新。

因为美国传统工业没有成足的发展,他们也没有将发明优势和传统的制造业相融合,导致美国没有具有凝聚力的制造业,而只有单独孤立的技术。同时,美国这样的先进经济体已从减少制造业转向纯服务型经济,在转向服务业经济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失去传统制造业的发展。

3.基础创新占中心地位。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并已前移至基础研究,以占领世界科学前沿的制高点。美国政府认为:基础研究是对未来的投资,是技术创新的源泉。因此,美国政府在基础研究方面投入大量资金,特别面向材料、生命、数学等基础领域,资助重点主要为:信息、能源、气候、安全等方向。

4.完善的资本市场激励。

美国对创新的保护、激励、退出制度是无人能及,不仅拥有世界上最成熟完善的技术创新激励场所——纳斯达克证交所,一直被他国模仿从未被超越,实现创新背后的资本完整的从进入到退出的路径,不仅可以让创新成果获得变现的通道,同时也可以通过资本退出机制把创新活动的风险降到最低。

5.推行启发式基础教育。

美国的教育模式是启发式的,学校加强数学与科学等基础教育,在没有统一的教材和考试中小学里,学校的责任只是不断挖掘孩子的潜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判断选择、大胆尝试、实践动手,每个年轻人的创意有可能造就新的产业领军人物。

三、德美创新的共性

1.国家政府支持。

两国的每届政府都很非常重视技术创新,积极建设一个完善的国家创新服务体系,政府支持创新创业的战略目标,重视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出台一系列战略规划拉动经济持续发展,将建立更多创新公司作为国家的一项战略措施。

2.健全法律保障。

德国激励和保护公平的市场竞争,主要法规有《高科技战略行动计划》《德国2020高科技战略》《科学自由法》《德国工业4.0战略计划实施建议》等;美国防止“市场失灵”出台相关法案,包括《促进创新的竞争力法案》《提高美国竞争力的行动计划》《知识产权实施联合战略计划》等。

3.产学科研协同。

通过大幅增加科研经费、新建一批科研机构,建立多层次、配套齐全的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机构。注重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健全公共科研体系,包括科研机构、科研院所、大学、企业相关研究院等等。

四、启示

我们可以借鉴将自我奋斗的美国国民性格和专注执着的德国国民性格相结合,把美式的创造发明和德式的技术转化创新相结合,运用到传统工业领域。通过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尊重个性发挥,激励人们大胆突破,赋予他们创新的思维和实践动力。通过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的保护手段,减免税收,发展中小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实现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史世伟.德国国家创新体系与德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J].德国研究,2009(1)

[2]李楠.国家创新体系与美国信息产业的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2(1)

作者简介:

陈俊(1980—),男,浙江临海人,汉族,经济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猜你喜欢
德式美式比较
德国人的德式阅读
大气稳健的美式之风Polk Audio Signature系列
美式复古
德式读书
默克尔的“德式”风格外交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花样美式
永久美式交叉期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