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游戏教学法的作用

2016-05-30 13:48张梦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19期
关键词:教学法化学游戏

张梦

摘 要 化学游戏教学法是以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竞赛中、兴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教材中的内容和知识,并在此过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游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助的精神,还有利于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游戏教学法是适于学生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教师们追求课堂效率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 化学 游戏 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0031-02

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认知规律,在化学教学中可增加设计一些学生们喜爱的、直观生动的游戏,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在游戏中建构知识,培养技能,体验情感。采用游戏法教学,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让学生在动中促思、玩中长智、乐中成才,培养学生“喜爱化学、学好化学”的心理素质。游戏教学是一种有规则、有目标和有趣味的活动。游戏教学法的原则就是对“教”和“乐”的严格界定:“教”要求游戏活动的设计必须围绕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尤其要围绕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乐”要求必须有比较成熟的游戏法则,有较强的竞赛性,有动感,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予以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

一、游戏法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经验告诉我们,第一堂化学课尤为重要。因此,把第一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要上好第一堂化学课——绪言,在教学设计时,把教学的难点定位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树立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念上。创设情境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而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在绪言课的教学设计上我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完成游戏“说一句话”,这个游戏的做法是让同学们查找资料或自由发挥,说一句话,这句话可以是对化学的认识、看法、理解或问题,也可以是一个化学知识点(时间安排5分钟)。该游戏在实际教学中的反馈:学生的反应积极、兴致高昂。接下来让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几个化学游戏实验:1.用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杯中的“清水” 会变成一杯乳白色的“牛奶”)。2.烧不坏的手帕(手帕事先用酒精溶液浸泡)。3.切洋葱(用小刀将洋葱切片。当洋葱被切开时,洋葱中的正丙硫醇就挥发到空气中,如果进入人的眼睛,就会刺激泪分泌腺使人流眼泪)。开展游戏活动前要先确定游戏规则:三人一组,最先完成实验,实验现象明显,实验中无仪器破损,无实验事故的小组为胜。在几个化学实验游戏之后,顺其自然引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及其教学重难点。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在课堂中学生气氛活跃、积极参与活动、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并应用知识。由此不难看出,这堂课的教学构想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二、化学游戏法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但仍偏向于经验,尤其是直接经验对他们的学习、知识的理解很有帮助。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采用游戏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在讲核外电子排布时,针对“电子离核越近能量越低”,可向学生打比方说:“这好比你们小时候,婴儿时,爸爸将你抱在怀里;学会走路时,爸爸将你牵在手上;你再大一点,爸爸则说:走,外边玩去。即是说,离核越近,能量越低;离核越远,能量越高。”学生听到这里便点头称是,欢笑不已。然后由学生进行即兴表演,一名同学扮演爸爸,一名同学扮演婴儿。能进行类似处理的再比如: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可比方为,在举行结婚仪式时,结婚的人是新郎和新娘两人(好像原子核外第一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即达相对稳定结构),被邀请的嘉宾是八人一桌进餐(我国的部分农村),若餐桌上已经有六个人或七个人,那么还需外加两个人或一个人就可以进餐,若餐桌上只有一个人或两个人,那他们就只能到其他桌和他人共进餐(好像原子核外排布的电子层,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为6或7时,易得到两个电子或一个电子,从而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为1或2时,易失去一个电子或两个电子,从而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学习内容完成时,由学生即兴表演,两个人扮演核外第一层上的两个电子,一个人、两个人一组、六个人一组或七个人一组分别扮演原子核外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

对一些抽象的知识,我们也可尝试游戏教学法,如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分子、还原、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催化剂等教学内容,可让学生完成“配对” 游戏,游戏规则是:谁的速度最快,正确率最高,谁获胜。与之配对的可以是诗歌、成语、谜语、典故或脑筋急转弯。诗歌可选择: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成语可选择:水滴石穿、原形毕露、合二为一、一分为二等。

三、实验游戏法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讲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它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它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它又是增强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催化剂。因此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化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验中,我引入游戏方式和游戏规则,让学生在你争我赶,相互合作,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实验,完成教学内容。游戏规则是:实验小组能按时、正确完成实验,实验现象明显、无仪器损坏和桌面整洁的实验小组为胜,获“实验能手”之星的称号。

如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1.制取氧气。学生讨论:(1)在实验装置中,使用了哪些仪器?(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3)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4)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学生制定实验实施方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在试管中装入少量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3)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4)点燃酒精灯,先对试管进行预热,然后对高锰酸钾所在的部位加热。(5)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氧气。(6)实验结束时,先把导气管从水中移出,再移开酒精灯。(7)熄灭酒精灯。2.氧气的性质。⑴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生成什么?能否用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⑵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生成什么?为何在集气瓶的底部留少量水?实验现象不明显时,应怎样分析原因?在实验实施过程中,经过同学们的动手动脑、实验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学探究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中都居于主导地位,而化学实验又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在化学实验中渗透游戏法则,目的是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猜你喜欢
教学法化学游戏
爆笑游戏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